试卷代号:1169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 试题 2008年7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 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 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 思想的发展。()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40
试卷代号:1169 座位号巨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 试题 2008年 7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每题 3分.共 30分) 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 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 ,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有 4个基本特征 ,分别是 :指导性、整体性 、灵活性、创造性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 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 的内部 因素 ,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 ,在教 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 内容是必要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 思想的发展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 ,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40
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 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 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 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 型5种。()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641
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 向主要有 以下几种 :道 德主义取 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完全正确 C.无错误,但不完备 B.完全错误 D.部分错误 6.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 、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 A.完全正确 C.无错误,但不完备 B.完全错误 D.部分错误 7.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A.完全正确 C.无错误 ,但不完备 B.完全错误 D.部分错误 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 :使用系统方法 ,对教学 目标 、学 习内容 、教学活动 、教 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 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 ,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 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 A.完全正确 C.无错误 ,但不完备 B.完全错误 D.部分错误 10.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 :问题表、矩阵选择表 、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 型 5种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641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2.史密斯一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 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A.中间层次 B.具体层次 C.低层次 D.高层次 2.(),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 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 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 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 C.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 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042
得 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1每小题 7分,共 21分) 1.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2.史密斯一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选题 (每题 3分,共 30分) 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 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A.中间层次 B.具体层次 C.低层次 D.高层次 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 ,又可以用于学校 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 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 术、个别花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 C.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 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042
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A.不能预先规定的 B.特定的行为 C.预先规定的 D.开放性的 6.煤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C.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 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9.()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 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 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情境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信息加工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1043
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 W. Eisner)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A,不能预先规定的 B.特定的行为 C.预先规定的 D.开放性的 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C.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 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3个 C.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 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 4个 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 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9.(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 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 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情境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信息加工理论 D.行 为主义理论 1043
10.“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 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 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30年代一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一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得分 评卷人 四、实践题(19分) 依据教材的观点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1044
10.“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 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 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 20世纪 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B. 19世纪中叶起到 20世纪 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 20世纪30年代一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D. 20世纪 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得 分 评卷人 四、实践题 (19分 】 依据教材 的观点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