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的特点: 1)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 2)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 3)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4)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 系统
数量性状的特点: 1)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 2)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 3)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4)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 系统。 6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实验依据: 1909年,瑞典遗传学家 Nilsson Ehe对小麦和燕麦中籽粒颜色的遗传进 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粒与白粒 的杂交组合中有如下A、B、C3种情况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实验依据: 1909年,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对小麦和燕麦中籽粒颜色的遗传进 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粒与白粒 的杂交组合中有如下A、B、C 3种情况: 7
A B C P红粒×白粒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红粒 粉红粒 粉红粒 F2红粒:白粒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3/41/415/161/1663/641/64
A B C P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F1 红粒 粉红粒 粉红粒 U U U F2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3/4 1/4 15/16 1/16 63/64 1/64 8
结果发现: 1)在小麦和燕麦中,有3对与种皮 颜色有关的、种类不同但作用相同的基 因,这3对基因中的任何一对在单独分离 时都出现3/4:1/4的比率,而3对基因 同时分离时,则产生63/64:1/64的比 率。 2)上述的杂交在F2的红色籽粒中又 呈现各种程度的差异,按红色的程度又 可人为地分为:
结果发现: 1)在小麦和燕麦中,有3对与种皮 颜色有关的、种类不同但作用相同的基 因,这3对基因中的任何一对在单独分离 时都出现3/4:1/4的比率,而3对基因 同时分离时,则产生63/64:1/64的比 率。 2)上述的杂交在F2的红色籽粒中又 呈现各种程度的差异,按红色的程度又 可人为地分为: 9
在A中:1/4红粒:2/4中等红:1/4 白色; 在B中:1/16深红:4/16红:6/16中 等红:4/16淡红:1/16白色; 在C中:1/64极深红:6/64深红:15/ 64次深红:20/64中等红:15/ 64中淡红:6/64淡红:1/64 白色 10
在A中:1/4 红粒:2/4 中等红:1/4 白色; 在B中:1/16深红:4/16红:6/16中 等红:4/16淡红:1/16白色; 在C中:1/64极深红:6/64深红:15/ 64次深红:20/64中等红:15/ 64中淡红:6/64淡红:1/64 白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