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花卉与环境因素 The environment factor of the flower 花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1.内因 遗传因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的质地、营养、 酸度、气体等因子,是本章所要讲的内容。 2. 外因 2.缺素症;属于植物生理的范畴。 3.病虫害;属于植物保护的范畴。 第一节花卉与温度 一. 温度“三基点”: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的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花卉在生长发育中必须 以温度“三基点”为基本要点: 最高临界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低临界温度 即每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生长的“最适温度”,如果在其 “最适温度”,范围内,是她生长的最佳环境;但是若环境的温度过高时,不应 超过她的“最高温度”的上限,反之,当环境的温度过低时,不应超过她的“最 低温度”的下限,否则生长不良。在生产中,就要通过“升温”和“降温”来调 节温度值,来保证温度“三基点”。另外,在引种时参考“三基点”,尤其是注 意当地的最低温度值与该花卉的最低临界温度须匹配,否则,越不了冬。 原产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型的花卉的“三基点”是不同的; 1.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花卉“三基点”就高;王莲的种子需要 30——35°C 才 能发芽。 2. 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寒冷地区的花卉“三基点”就低;如芍药的只需要 10°C 的温度就可以萌芽。 3. 而原产于温带温暖地区的花卉的“三基点”则是界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在 15——17°C,开始生长。 “注意”:虽然每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生长的“最适温度”, 但是,对于同一种花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三基点”也是不同的。 低温和高温均可以对花卉产生不利影响,1)在寒冷地区主要是低温障碍, 在引种时考虑。2)还应注意温度是否骤然下降。3)低温持续时间。 二. 地温(基质温度): 基质温度(地温)一般容易被忽视,人们大都重视气温而忽视地温。其实 根系就生长在基质中,而基质温度(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 的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地温最明显的是影响, 1.种子的萌发——播种繁殖,较高的地温有利于种子的萌芽。 2.根系的生长——扦插繁殖,较高的地温有利于扦插苗生长根系。 3.地温与气温共同影响其根与茎的生长关系,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当气温<地温时;根/茎、茎粗/茎高则高,这样的苗将来生长健壮
第三章花卉与环境因素 The environment factor of the flower 花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1.内因 遗传因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的质地、营养、 酸度、气体等因子,是本章所要讲的内容。 2. 外因 2.缺素症;属于植物生理的范畴。 3.病虫害;属于植物保护的范畴。 第一节花卉与温度 一. 温度“三基点”: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的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花卉在生长发育中必须 以温度“三基点”为基本要点: 最高临界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低临界温度 即每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生长的“最适温度”,如果在其 “最适温度”,范围内,是她生长的最佳环境;但是若环境的温度过高时,不应 超过她的“最高温度”的上限,反之,当环境的温度过低时,不应超过她的“最 低温度”的下限,否则生长不良。在生产中,就要通过“升温”和“降温”来调 节温度值,来保证温度“三基点”。另外,在引种时参考“三基点”,尤其是注 意当地的最低温度值与该花卉的最低临界温度须匹配,否则,越不了冬。 原产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型的花卉的“三基点”是不同的; 1.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花卉“三基点”就高;王莲的种子需要 30——35°C 才 能发芽。 2. 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寒冷地区的花卉“三基点”就低;如芍药的只需要 10°C 的温度就可以萌芽。 3. 而原产于温带温暖地区的花卉的“三基点”则是界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在 15——17°C,开始生长。 “注意”:虽然每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生长的“最适温度”, 但是,对于同一种花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三基点”也是不同的。 低温和高温均可以对花卉产生不利影响,1)在寒冷地区主要是低温障碍, 在引种时考虑。2)还应注意温度是否骤然下降。3)低温持续时间。 二. 地温(基质温度): 基质温度(地温)一般容易被忽视,人们大都重视气温而忽视地温。其实 根系就生长在基质中,而基质温度(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 的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地温最明显的是影响, 1.种子的萌发——播种繁殖,较高的地温有利于种子的萌芽。 2.根系的生长——扦插繁殖,较高的地温有利于扦插苗生长根系。 3.地温与气温共同影响其根与茎的生长关系,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当气温<地温时;根/茎、茎粗/茎高则高,这样的苗将来生长健壮
当气温>地温时;根/茎、茎粗/茎高则低,这样的苗易徒长,将来生长发育不良。 原产于不同的耐寒性花卉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地温是不同的; 1) 耐寒性较弱的花卉所需要的地温高些;20——30°C;如矮牵牛、鸡冠花。 2) 耐寒性较强的花卉所需要的地温低一些;15——20°C,如金鱼草、雏菊。 提高地温靠电热线、酿热、地膜等手段升温。 三. 昼夜温差 原产于不同地区的花卉所需要的昼夜温差不同; 1.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亚热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较小,3——5°C。 2. 原产于温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稍高,5——10°C。 3. 原产于沙漠地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最高,10——20°C。(早穿皮袄) 因此,我们应该在她们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温差来满足她 们生长的需要。 四. 温度与花芽分化 温度对花卉的花芽分化有明显的影响,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分化, 不同类型的花卉进行分化时所需的温度不同; 1. 在高温下分化花芽 杜鹃、山茶、梅花、连翘、紫藤、桃、榆叶梅、海棠等,在头年 6——9 月 开始进行分化。 2. 在低温下分化花芽 雏菊、金鱼草、八仙花、鸢尾、荷包牡丹、芍药、金盏菊、三色堇等,在 12——3 月进行分化。 五.花卉的耐寒力 由于花卉的原产地不同,所以不同花卉的耐寒力也不同,根据花卉的 耐寒性,将花卉分为; 1.耐寒性花卉;(在寒冷地区可以露地越冬的) 原产与温带或寒带,一般可以耐-15——30°C 的低温。 1)园林树木;杜松、桧柏、油松、槐树、杨树、柳树、榆树、珍珠梅、榆叶梅、 丁香、连翘、紫薇、小檗、月季、玉兰、牡丹、忍冬、黄刺玫、迎春。 2)露地宿根花卉;芍药、玉簪、蜀葵、萱草、荷兰菊、鸢尾、荷包牡丹、飞燕 草\玫瑰、紫薇、丁香、迎春、龙柏、紫藤、银杏等等。 3)部分秋播花卉;金鱼草、雏菊、三色堇、金盏菊等。 原产于温带较为温暖处,耐寒性居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之间,通常 要求 0°C 以上越冬;如在长江流域可以安全越冬,在“三北地区”须加防寒措 施,否则不能越冬。如夹竹桃、棕榈、桂花、杜鹃、山茶、广玉兰、紫罗兰、桂 竹香、郁金香、风信子等。 2.半耐寒花卉
当气温>地温时;根/茎、茎粗/茎高则低,这样的苗易徒长,将来生长发育不良。 原产于不同的耐寒性花卉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地温是不同的; 1) 耐寒性较弱的花卉所需要的地温高些;20——30°C;如矮牵牛、鸡冠花。 2) 耐寒性较强的花卉所需要的地温低一些;15——20°C,如金鱼草、雏菊。 提高地温靠电热线、酿热、地膜等手段升温。 三. 昼夜温差 原产于不同地区的花卉所需要的昼夜温差不同; 1.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亚热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较小,3——5°C。 2. 原产于温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稍高,5——10°C。 3. 原产于沙漠地带的花卉,所需要的温差最高,10——20°C。(早穿皮袄) 因此,我们应该在她们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温差来满足她 们生长的需要。 四. 温度与花芽分化 温度对花卉的花芽分化有明显的影响,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分化, 不同类型的花卉进行分化时所需的温度不同; 1. 在高温下分化花芽 杜鹃、山茶、梅花、连翘、紫藤、桃、榆叶梅、海棠等,在头年 6——9 月 开始进行分化。 2. 在低温下分化花芽 雏菊、金鱼草、八仙花、鸢尾、荷包牡丹、芍药、金盏菊、三色堇等,在 12——3 月进行分化。 五.花卉的耐寒力 由于花卉的原产地不同,所以不同花卉的耐寒力也不同,根据花卉的 耐寒性,将花卉分为; 1.耐寒性花卉;(在寒冷地区可以露地越冬的) 原产与温带或寒带,一般可以耐-15——30°C 的低温。 1)园林树木;杜松、桧柏、油松、槐树、杨树、柳树、榆树、珍珠梅、榆叶梅、 丁香、连翘、紫薇、小檗、月季、玉兰、牡丹、忍冬、黄刺玫、迎春。 2)露地宿根花卉;芍药、玉簪、蜀葵、萱草、荷兰菊、鸢尾、荷包牡丹、飞燕 草\玫瑰、紫薇、丁香、迎春、龙柏、紫藤、银杏等等。 3)部分秋播花卉;金鱼草、雏菊、三色堇、金盏菊等。 原产于温带较为温暖处,耐寒性居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之间,通常 要求 0°C 以上越冬;如在长江流域可以安全越冬,在“三北地区”须加防寒措 施,否则不能越冬。如夹竹桃、棕榈、桂花、杜鹃、山茶、广玉兰、紫罗兰、桂 竹香、郁金香、风信子等。 2.半耐寒花卉
原产于温带较暖地区,包括一部分秋播一年生草花、二年生草花、多年生 宿根草花、落叶木本和常绿树种。引种在我国长江流域能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 西北和东北,有的需埋土防寒越冬,有的需包草保护越冬,有的则需进入冷室或 地窖越冬。它们的根系在冻土中大多不会受冻,宿根草花的地上部分枯萎;木本 花卉的地上部则不能忍耐北方的冬季严寒或者惧怕北方的寒风侵袭,需设立风障 加以保护;秋播一年生草草花及二年生草花具有一定的耐寒力,但因其冬季多不 落叶,需进入冷床或低温温室。这一类花卉有芍药、梅花、石榴、夹竹桃、大叶 黄杨、玉兰、五针松、三色堇、金鱼草、石竹、翠菊、杜鹃、山茶、报春、郁金 香、部分观赏竹等等。 3.不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要求 5——8°C 以上越冬。在原产地一年四季 不停地生长,所以是四季常绿的,耐寒性极差。 半耐寒性和不耐寒性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可以走两种途径栽培; 1)利用无霜期在露地栽培;如一年生花卉、春栽球根花卉,大都就可以当年开 花,一串红、鸡冠花、白日草、波斯菊、大丽花、唐菖蒲等。 2)有的可以引入温室作多年生栽培(包括部分半耐寒性花卉);她们是常绿的, 如秋海棠科、竹芋科、蕨类、仙人掌类、兰科、凤梨科、五加科等,又根据 它们耐寒性的差异分为 (1)低温温室花卉; 一叶兰、万年青、麦冬、杜鹃、山茶、报春、瓜叶菊、倒挂金钟、夹竹 桃、棕榈、苏铁等。—15——8°C 越冬。 (2)中温温室花卉; 仙客来、香石竹、天竺葵、叶子花、橡皮树、棕榈、扶桑等,需要 8— —15°C 越冬。长江流域以北至黄河以南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3)高温温室花卉; 变叶木、凤梨、王莲、茉莉、一品红、巴西木等,需要 15——25°C 以 上越冬。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台湾南部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第二节花卉与光照 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来源,也是热量的来源之一,光照分为; 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组成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在单位面积上,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 光照强度的大小依据该地的纬度、海拔、季节、云量、地势(阴、阳 坡)、一天的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花卉的原产地的不同,所以她们在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也不 同,依据不同花卉在生长是所需要的光照强度的不同,而分为; 1. 阳性花卉;
原产于温带较暖地区,包括一部分秋播一年生草花、二年生草花、多年生 宿根草花、落叶木本和常绿树种。引种在我国长江流域能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 西北和东北,有的需埋土防寒越冬,有的需包草保护越冬,有的则需进入冷室或 地窖越冬。它们的根系在冻土中大多不会受冻,宿根草花的地上部分枯萎;木本 花卉的地上部则不能忍耐北方的冬季严寒或者惧怕北方的寒风侵袭,需设立风障 加以保护;秋播一年生草草花及二年生草花具有一定的耐寒力,但因其冬季多不 落叶,需进入冷床或低温温室。这一类花卉有芍药、梅花、石榴、夹竹桃、大叶 黄杨、玉兰、五针松、三色堇、金鱼草、石竹、翠菊、杜鹃、山茶、报春、郁金 香、部分观赏竹等等。 3.不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要求 5——8°C 以上越冬。在原产地一年四季 不停地生长,所以是四季常绿的,耐寒性极差。 半耐寒性和不耐寒性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可以走两种途径栽培; 1)利用无霜期在露地栽培;如一年生花卉、春栽球根花卉,大都就可以当年开 花,一串红、鸡冠花、白日草、波斯菊、大丽花、唐菖蒲等。 2)有的可以引入温室作多年生栽培(包括部分半耐寒性花卉);她们是常绿的, 如秋海棠科、竹芋科、蕨类、仙人掌类、兰科、凤梨科、五加科等,又根据 它们耐寒性的差异分为 (1)低温温室花卉; 一叶兰、万年青、麦冬、杜鹃、山茶、报春、瓜叶菊、倒挂金钟、夹竹 桃、棕榈、苏铁等。—15——8°C 越冬。 (2)中温温室花卉; 仙客来、香石竹、天竺葵、叶子花、橡皮树、棕榈、扶桑等,需要 8— —15°C 越冬。长江流域以北至黄河以南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3)高温温室花卉; 变叶木、凤梨、王莲、茉莉、一品红、巴西木等,需要 15——25°C 以 上越冬。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台湾南部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第二节花卉与光照 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来源,也是热量的来源之一,光照分为; 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组成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在单位面积上,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 光照强度的大小依据该地的纬度、海拔、季节、云量、地势(阴、阳 坡)、一天的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花卉的原产地的不同,所以她们在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也不 同,依据不同花卉在生长是所需要的光照强度的不同,而分为; 1. 阳性花卉;
要求在完全的光照条件下(要求较高的光补偿点),不能忍受荫蔽,否则 生长不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平原、或高山坡的阳面、沙漠地带。 如仙人掌类、大部分景天科、番杏科等多肉多浆花卉。一、二年生花卉、耐 寒性园林树木、耐寒性宿根花卉等。若是温室花卉应置于阳面、南阳台。露 地花卉不应有遮蔽。大部分的观花、观果花卉。 2. 阴性花卉; 要求适度的遮荫度 50——80%(不同的花卉要求不同),不能忍受直射光, 可以接受散射光和漫射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雨林下面、高山的阴坡。 如蕨类、竹芋科、鸭趾草科、天南星科、热带兰、秋海棠科等。在温室应置 于遮光网下(尤其夏季),依据所要求的遮荫度来选择不同型号的遮光网,家 庭居室可以在北阳台、北窗台或离光照较远的地方放置,大部分的观叶花卉。 3. 中性花卉; 对于光照强度要求界与上述两者之间。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温暖 地区,雾大、阴天多、水蒸气大。在栽培时应避开夏季的强日照,春、秋季 可以见直射光,露地栽可以栽于高大树木下或高大建筑的背面。如杜鹃、山 茶、萱草、报春、玉簪、桔梗、苏铁、天门冬、八仙花、棕竹、吊兰、文竹、 龟背竹等。 一般观叶花卉要求较阴的环境;而观花的花卉要求较强光的环境。 不同种类花卉的花蕾开放要求不同的光照强度,如半支莲、酢浆草必须 在强光下才能开放;而月见草、紫茉莉、晚香玉在傍晚时开放,;牵牛花在晨 曦中开放;昙花则在夜间才开放。 二.光照长度 光照长度;一天内光照的时间。 1.长日照花卉;该类花卉需要 12h/日以上的光照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2.短日照花卉;该类花卉需要 12h/日以下的光照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3.中日照花卉;该类花卉的花芽分化与光照长度无关。 三.光的组成(光质); 光质(光的组成);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的成分,太阳光的波长范围 在 150——4000nm 之间,其中波长为 380——760nm 的波长(即红、橙、黄、 绿、青、蓝、紫)是可见光部分,也是生理活性的波段,称光合有效辐射。 760nm 380nm 红外——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 a) 红光、黄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红光还能加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 b) 蓝紫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红光,但其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 14%,她能加 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蛋白质及有机酸的形成。 c) 短波光,尤其是紫外光有 1)抑制植物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2)促 进分蘖和发生侧枝 2)促进花青素形成 4)促进 Vc 形成。 d) 红外光是不可见光,她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可提高地温、气温,促进种
要求在完全的光照条件下(要求较高的光补偿点),不能忍受荫蔽,否则 生长不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平原、或高山坡的阳面、沙漠地带。 如仙人掌类、大部分景天科、番杏科等多肉多浆花卉。一、二年生花卉、耐 寒性园林树木、耐寒性宿根花卉等。若是温室花卉应置于阳面、南阳台。露 地花卉不应有遮蔽。大部分的观花、观果花卉。 2. 阴性花卉; 要求适度的遮荫度 50——80%(不同的花卉要求不同),不能忍受直射光, 可以接受散射光和漫射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雨林下面、高山的阴坡。 如蕨类、竹芋科、鸭趾草科、天南星科、热带兰、秋海棠科等。在温室应置 于遮光网下(尤其夏季),依据所要求的遮荫度来选择不同型号的遮光网,家 庭居室可以在北阳台、北窗台或离光照较远的地方放置,大部分的观叶花卉。 3. 中性花卉; 对于光照强度要求界与上述两者之间。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温暖 地区,雾大、阴天多、水蒸气大。在栽培时应避开夏季的强日照,春、秋季 可以见直射光,露地栽可以栽于高大树木下或高大建筑的背面。如杜鹃、山 茶、萱草、报春、玉簪、桔梗、苏铁、天门冬、八仙花、棕竹、吊兰、文竹、 龟背竹等。 一般观叶花卉要求较阴的环境;而观花的花卉要求较强光的环境。 不同种类花卉的花蕾开放要求不同的光照强度,如半支莲、酢浆草必须 在强光下才能开放;而月见草、紫茉莉、晚香玉在傍晚时开放,;牵牛花在晨 曦中开放;昙花则在夜间才开放。 二.光照长度 光照长度;一天内光照的时间。 1.长日照花卉;该类花卉需要 12h/日以上的光照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2.短日照花卉;该类花卉需要 12h/日以下的光照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3.中日照花卉;该类花卉的花芽分化与光照长度无关。 三.光的组成(光质); 光质(光的组成);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的成分,太阳光的波长范围 在 150——4000nm 之间,其中波长为 380——760nm 的波长(即红、橙、黄、 绿、青、蓝、紫)是可见光部分,也是生理活性的波段,称光合有效辐射。 760nm 380nm 红外——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 a) 红光、黄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红光还能加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 b) 蓝紫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红光,但其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 14%,她能加 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蛋白质及有机酸的形成。 c) 短波光,尤其是紫外光有 1)抑制植物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2)促 进分蘖和发生侧枝 2)促进花青素形成 4)促进 Vc 形成。 d) 红外光是不可见光,她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可提高地温、气温,促进种
子发育,促进加长生长。 第三节花卉与水分 水分是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 呼吸、光合作用,营养及水分的运输、蒸腾等均离不开她。水分不足会引起 萎蔫;而水分过多,则会造成徒长、根系缺氧、烂根、影响花芽分化等。 一.水分主要指的是; 1.基质湿度;扦插、播种。 2.空气湿度(往往被忽视):扦插、播种、嫁接。空气湿度的多少也会影响师生 湿生花卉的生长。 二.花卉对水分的要求; 1.旱生花卉; 大多原产于沙漠、半沙漠地带,她们根系发达,细胞渗透压高、茎叶肉质化、 茎叶表皮加厚并浮有蜡质或角质层绒毛、气孔下陷、叶片逐步变小或呈针刺状、 贮水组织发达。如仙人掌科、大戟科、龙舌兰科,百合科、景天科、番杏科、萝 摩科的一部分(与阳性花卉种类相对应)。 栽培中采取“宁干勿湿”的原则,应该“干透浇透”,水分不能过多。 2.湿生花卉; 该类花卉大多原产于湖边、小溪旁或热带雨林之下。其根、茎、叶的组 织中都具有与外界相连的发达通气组织,其叶片大而薄、气孔大、根系浅, 而细胞渗透压低。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基质与空气)。如蕨类、热带兰、 竹芋科、鸭趾草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等(与阴性花卉种类相对应)。 栽培中采取“宁湿勿干”的原则,应该保持表土的湿润,不但要求有较 高的基质湿度,而且要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 3.中生花卉; 该类花卉大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温暖地区,雾大、阴天多、雨 量大、水蒸气大,对水分的要求界于上述两者之间。无特殊的组织结构。绝 大多数露地花卉属于该种类型。另外如茉莉、米兰、杜鹃、山茶、报春、玉 簪、桔梗、苏铁、天门冬、八仙花、棕竹、吊兰、文竹、龟背竹等。 栽培中采取“见干见湿”的原则,只要表土一发白,就应该浇水。 4.水生花卉; 她们必须生长在水中(先栽入盆内再防入湖中)。如荷花、睡莲、凤眼莲、 王莲、石菖蒲、泽泻、千屈菜、旱伞草等,其中千屈菜和旱伞草属于“水陆两 栖”花卉。现在,用盆栽方法对荷花进行“旱栽
子发育,促进加长生长。 第三节花卉与水分 水分是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 呼吸、光合作用,营养及水分的运输、蒸腾等均离不开她。水分不足会引起 萎蔫;而水分过多,则会造成徒长、根系缺氧、烂根、影响花芽分化等。 一.水分主要指的是; 1.基质湿度;扦插、播种。 2.空气湿度(往往被忽视):扦插、播种、嫁接。空气湿度的多少也会影响师生 湿生花卉的生长。 二.花卉对水分的要求; 1.旱生花卉; 大多原产于沙漠、半沙漠地带,她们根系发达,细胞渗透压高、茎叶肉质化、 茎叶表皮加厚并浮有蜡质或角质层绒毛、气孔下陷、叶片逐步变小或呈针刺状、 贮水组织发达。如仙人掌科、大戟科、龙舌兰科,百合科、景天科、番杏科、萝 摩科的一部分(与阳性花卉种类相对应)。 栽培中采取“宁干勿湿”的原则,应该“干透浇透”,水分不能过多。 2.湿生花卉; 该类花卉大多原产于湖边、小溪旁或热带雨林之下。其根、茎、叶的组 织中都具有与外界相连的发达通气组织,其叶片大而薄、气孔大、根系浅, 而细胞渗透压低。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基质与空气)。如蕨类、热带兰、 竹芋科、鸭趾草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等(与阴性花卉种类相对应)。 栽培中采取“宁湿勿干”的原则,应该保持表土的湿润,不但要求有较 高的基质湿度,而且要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 3.中生花卉; 该类花卉大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温暖地区,雾大、阴天多、雨 量大、水蒸气大,对水分的要求界于上述两者之间。无特殊的组织结构。绝 大多数露地花卉属于该种类型。另外如茉莉、米兰、杜鹃、山茶、报春、玉 簪、桔梗、苏铁、天门冬、八仙花、棕竹、吊兰、文竹、龟背竹等。 栽培中采取“见干见湿”的原则,只要表土一发白,就应该浇水。 4.水生花卉; 她们必须生长在水中(先栽入盆内再防入湖中)。如荷花、睡莲、凤眼莲、 王莲、石菖蒲、泽泻、千屈菜、旱伞草等,其中千屈菜和旱伞草属于“水陆两 栖”花卉。现在,用盆栽方法对荷花进行“旱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