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初步确定如下目标参数: (1)汽车主要尺寸参数 (2)汽车质量参数 (3)主要性能参数 (④)汽车的机动性参数 (⑤)估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及其对应的转速。 (6)变速器的头档速比和档位数,和驱动桥的主减速比。 3.1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 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 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确定车头,驾驶室的型式,以及同发动机、前轴(轮)的相互布置关系后,绘 制布置总布置草图,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各大总成。 (1)车架和车箱: (2)后簧、后桥和车轮: (3)前簧、前轴和车轮: (④)传动系: (⑤)转向机构及拉杆系统,并确定前轮转角和进行转弯直径的计算: (6)布置油箱、电瓶、消声器、贮气简、及备胎等其它总成。 完成整车总布置草图后,整车的外廓尺寸及相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已基本确 定,然后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计算质量参数前,要列出各大总成的质量,再定出空载和满载时各总成的质 心至前轴和地面的距离,最后计算出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和质心至前轴、地 面的距离。 整车总布置应提供以下参数,为总成开发提供原始数据, (1)整车的外廓尺寸:
计算、初步确定如下目标参数: (1) 汽车主要尺寸参数 (2) 汽车质量参数 (3) 主要性能参数 (4) 汽车的机动性参数 (5)估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及其对应的转速。 (6)变速器的头档速比和档位数,和驱动桥的主减速比。 3.1 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 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 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确定车头,驾驶室的型式,以及同发动机、前轴(轮)的相互布置关系后,绘 制布置总布置草图,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各大总成。 (1)车架和车箱; (2)后簧、后桥和车轮; (3)前簧、前轴和车轮; (4)传动系; (5)转向机构及拉杆系统,并确定前轮转角和进行转弯直径的计算; (6)布置油箱、电瓶、消声器、贮气简、及备胎等其它总成。 完成整车总布置草图后,整车的外廓尺寸及相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已基本确 定,然后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计算质量参数前,要列出各大总成的质量,再定出空载和满载时各总成的质 心至前轴和地面的距离,最后计算出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和质心至前轴、地 面的距离。 整车总布置应提供以下参数,为总成开发提供原始数据。 (1)整车的外廓尺寸;
(2)轴距和前、后轮距: (3)前悬和后悬长度: (④)车头、驾驶室和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⑤)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⑥)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7)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及相应转速; (⑧)变速器头档速比(2种)和档位数 (9)后桥总速比(可有几种): (10)最高车速: (11)最大爬坡度: (12)整备质量及载质量 (13)转向盘直径,车轮转角及最小转弯直径 (14)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15)前簧中心距: (16)后簧中心距: (17)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18)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19)前簧作用长度 (20)后簧作用长度: (21)前簧非悬架质量: (22)后簧非悬架质量: (23)后轮毂及制动器总成质量。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 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 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接 近角、离去角、最小离地间隙等】
(2)轴距和前、后轮距; (3)前悬和后悬长度; (4)车头、驾驶室和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6)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7)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及相应转速; (8)变速器头档速比(2 种)和档位数; (9)后桥总速比(可有几种); (10)最高车速; (11)最大爬坡度; (12)整备质量及载质量; (13)转向盘直径,车轮转角及最小转弯直径 (14)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15)前簧中心距; (16)后簧中心距; (17)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18)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19)前簧作用长度; (20)后簧作用长度; (21)前簧非悬架质量; (22)后簧非悬架质量; (23)后轮毂及制动器总成质量。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 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 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接 近角、离去角、最小离地间隙等
图3.1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 轴距的选择要考虑它对整车其他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轴 距短一些,汽车总长、质量、最小转弯半径和纵向通过半径就小一些。但轴距过 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车厢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行驶时其纵向角振 动过大:汽车加速、制动或上坡时轴荷转移过大而导致其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 坏;万向节传动的夹角过大等。因此,在选择轴距时应综合考虑对有关方面的影 响。当然,在满足所设计汽车的车厢尺寸、轴荷分配、主要性能和整体布置等要 求的前提下,将轴距设计得短一些为好。 在整车选型初期,可根据要求及驾驶室布置尺寸初步确定轴距: L=L+L+S+Lg 式中,L一货箱长度可根据汽车的装载质量、载货长度来确定,或参考同 类型、同装载量汽车的货厢长度和装载面积来初步确定; L一前轮中心至驾驶室后壁的距离,它与布置方案选择有关,在该布置 方案选定后,可通过对驾驶室、发动机和前轴的初步布置或参考同型、同类布置 的汽车的这一尺寸初步确定: S一驾驶室与货厢之间的间隙,一般取50~100mm: L一后悬尺寸,可根据道路条件或参考同类型汽车初步确定】
图 3.1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 轴距的选择要考虑它对整车其他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轴 距短一些,汽车总长、质量、最小转弯半径和纵向通过半径就小一些。但轴距过 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车厢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行驶时其纵向角振 动过大;汽车加速、制动或上坡时轴荷转移过大而导致其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 坏;万向节传动的夹角过大等。因此,在选择轴距时应综合考虑对有关方面的影 响。当然,在满足所设计汽车的车厢尺寸、轴荷分配、主要性能和整体布置等要 求的前提下,将轴距设计得短一些为好。 在整车选型初期,可根据要求及驾驶室布置尺寸初步确定轴距: L LH LJ S LR 式中,LH——货箱长度可根据汽车的装载质量、载货长度来确定,或参考同 类型、同装载量汽车的货厢长度和装载面积来初步确定; LJ——前轮中心至驾驶室后壁的距离,它与布置方案选择有关,在该布置 方案选定后,可通过对驾驶室、发动机和前轴的初步布置或参考同型、同类布置 的汽车的这一尺寸初步确定; S——驾驶室与货厢之间的间隙,一般取 50~100mm; LR——后悬尺寸,可根据道路条件或参考同类型汽车初步确定
轴距的最终确定应通过总布置和相应的计算来完成,其中包括检查最小转弯 半径和万向节传动的夹角是否过大,轴荷分配是否合理,乘坐是否舒适以及能否 满足整车总体设计的要求等。 三轴汽车的中后轴之间的轴距,多取为轮胎直径的1.1~1.25倍 汽车轮距对汽车的总宽、总质量、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轮 距愈大,则悬架的角刚度愈大,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愈好,车厢内横向空间也愈大。 但轮距也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汽车的总宽和总质量过大。轮距必须与汽车的总 宽相适应。 汽车的外廓尺寸包括其总长、总宽、总高。它应根据汽车的类型、用途、承 载量、道路条件、结构选型与布置以及有关标准、法规限制等因素来确定。在满 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减小汽车的外廓尺寸,以减小汽车的质量,降低制 造成本,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机动性。GB1589一79对汽车外廓尺寸界 限作了规定。 前悬处要布置发动机、水箱、风扇、弹簧前支架、车身前部或驾驶室的前支 点、保险杠、转向器等,要有足够的纵向布置空间。其长度与汽车的类型、驱动 型式、发动机的布置型式和驾驶室的型式及布置密切相关,汽车的前悬不宜过长, 以免使汽车的接近角过小而影响通过性。 汽车的后悬长度主要与货厢长度、轴距及轴荷分配有关。后悬也不宜过长 以免使汽车的离去角过小而引起上下坡时刮地,同时转弯也不灵活。城市大客车 的后悬一般不大于其轴距的60%,其长度不大于3.5m。轻型及以上的载货汽车 的后悬一般为1.2一2.2m。长轴距、特长货厢的汽车,其后悬可长达约2.6m。 3.2整车质量参数估算 在整车设计方案确立后,总布置设计草图初步完成的情况下,应首先对整车 质量参数(包括:空载状态下的整车整备质量、轴荷分配、质心高度:满载状态 下的整车最大总质量、轴荷分配以及非悬架质量等)进行估算,为整车性能计算 和总成设计提供依据。 各总成质量,可通过样件实测得到,亦可参照同类车型样件实测值修正 得到
轴距的最终确定应通过总布置和相应的计算来完成,其中包括检查最小转弯 半径和万向节传动的夹角是否过大,轴荷分配是否合理,乘坐是否舒适以及能否 满足整车总体设计的要求等。 三轴汽车的中后轴之间的轴距,多取为轮胎直径的 1.1~1.25 倍。 汽车轮距对汽车的总宽、总质量、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轮 距愈大,则悬架的角刚度愈大,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愈好,车厢内横向空间也愈大。 但轮距也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汽车的总宽和总质量过大。轮距必须与汽车的总 宽相适应。 汽车的外廓尺寸包括其总长、总宽、总高。它应根据汽车的类型、用途、承 载量、道路条件、结构选型与布置以及有关标准、法规限制等因素来确定。在满 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减小汽车的外廓尺寸,以减小汽车的质量,降低制 造成本,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机动性。GBl589—79 对汽车外廓尺寸界 限作了规定。 前悬处要布置发动机、水箱、风扇、弹簧前支架、车身前部或驾驶室的前支 点、保险杠、转向器等,要有足够的纵向布置空间。其长度与汽车的类型、驱动 型式、发动机的布置型式和驾驶室的型式及布置密切相关。汽车的前悬不宜过长, 以免使汽车的接近角过小而影响通过性。 汽车的后悬长度主要与货厢长度、轴距及轴荷分配有关。后悬也不宜过长, 以免使汽车的离去角过小而引起上下坡时刮地,同时转弯也不灵活。城市大客车 的后悬一般不大于其轴距的 60%,其长度不大于 3.5m。轻型及以上的载货汽车 的后悬一般为 1.2~2.2m。长轴距、特长货厢的汽车,其后悬可长达约 2.6m。 3.2 整车质量参数估算 在整车设计方案确立后,总布置设计草图初步完成的情况下,应首先对整车 质量参数(包括:空载状态下的整车整备质量、轴荷分配、质心高度;满载状态 下的整车最大总质量、轴荷分配以及非悬架质量等)进行估算,为整车性能计算 和总成设计提供依据。 各总成质量 Mi ,可通过样件实测得到,亦可参照同类车型样件实测值修正 得到
各总成质心位置可通过实测得到或按其几何形状和结构特点估计得到,然后 在整车总布置图上确定其质心相对于前轮中心的纵向位移灯(一般规定在前轮 中心后为正值,在前轮中心前为负值)以及空载状态下的离地高度Z;和满载 状态下的离地高度Z。 一般整车总布置图在满载状态下绘制,在确定各总成质心在空载状态下的离 地高度时应考虑到前、后轮胎和悬架相对满载状态的垂直变形的影响:空载状态 下各总成质心纵向位置相对满载状态的变化忽略不记。 3.2.1空车状态下整车质量、轴荷分配和质心高度的计算 整车整备质量(自重)M按下式计算: M-之“ 式中o一用估算整车整备质量的全部总成数量(总成的划分可根据实际 情况由设计人员自定): ME一整车装备质量,kg。 空车后轴荷Mcr按下式计算: L 式中L一轴距,m: MCr一空车后轴荷,kg。 空车前轴荷Mci按下式计算: My=Me-Mer 式中Mcf一空车前轴荷,kg。 空车质心高度一一mg0按下式计算: 之i:Z0 Me 式中Ho一空车质心高度,皿
各总成质心位置可通过实测得到或按其几何形状和结构特点估计得到,然后 在整车总布置图上确定其质心相对于前轮中心的纵向位移 Xi (一般规定在前轮 中心后为正值,在前轮中心前为负值)以及空载状态下的离地高度 Zi ;和满载 状态下的离地高度 Zli 。 一般整车总布置图在满载状态下绘制,在确定各总成质心在空载状态下的离 地高度时应考虑到前、后轮胎和悬架相对满载状态的垂直变形的影响;空载状态 下各总成质心纵向位置相对满载状态的变化忽略不记。 3.2.1 空车状态下整车质量、轴荷分配和质心高度的计算 整车整备质量(自重) Mc 按下式计算: Mc= No i Mi 1 式中 No——用估算整车整备质量的全部总成数量(总成的划分可根据实际 情况由设计人员自定); Mc ——整车装备质量,kg。 空车后轴荷 Mcr 按下式计算: Mcr= L Mi Xi No i 1 式中 L——轴距,mm; Mcr——空车后轴荷,kg。 空车前轴荷 Mci 按下式计算: Mcf Mc Mcr 式中 Mcf——空车前轴荷,kg。 空车质心高度——mgo 按下式计算: Mc Mi Z H No i g 1 0 0 式中 Hg 0 ——空车质心高度,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