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李喻建统上业长版社 8.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1地面径流与径流系数 地面径流:降雨到达地面后,一部分雨水被截留,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称地面径流: 地面径流量:地面径流的流量称为地面径流量。 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Ψ。径流系数小于1。 入渗率和余水率:降雨时,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和雨量的加大,降雨量与地面渗水量的差 值称为余水,单位时间内的地面渗水量和余水量分别称为入渗率和余水率。 图8.5表示降雨强度与地面径流的示意关系。图8.6表示不同地面对径流量的影响。 连雨强度 公园绿地地面径流量时间: 居住区地面轻流量 时间t 不透水地面径流量 时间t 不同地面的径流系数 表8.4 地面种类 径流系数Ψ 各种强面、混凝土和历青路面 0.90 大块石浦砌路面和历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60 级配碎石络面 0.45 干切专石利和碎石路面 0.40 非铺切土地面 0.30 公园或绿地 0.1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8.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1 地面径流与径流系数 • 地面径流:降雨到达地面后,一部分雨水被截留,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称地面径流。 • 地面径流量:地面径流的流量称为地面径流量。 • 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Ψ。径流系数小于1。 • 入渗率和余水率:降雨时,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和雨量的加大,降雨量与地面渗水量的差 值称为余水,单位时间内的地面渗水量和余水量分别称为入渗率和余水率。 图8.5表示降雨强度与地面径流的示意关系。图8.6表示不同地面对径流量的影响
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半属走统业点丝热 8.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1地面径流与径流系数(续) 如果汇水面积由径流系数不同的地面组合而成,平均径流系数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式中,F为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 (8.6) F 平为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为总汇水面积。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也称流域径流系数)进行近似替代,建议 值参见表8.5。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表 表8.5 区域情况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值 城市市区 0.5-0.8 城市郊区 0.+0.6 如果能获得城市不透水区域覆盖面积数据时,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的值可参考表8.6。 城市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表 表8.6 不透水面积覆盖情况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值 建筑稠密的中心区(不透水覆盖面积>70%) 0.60.8 建筑较密的居住区(不透水覆盖面积50%-70%) 0.5-0.7 建筑较稀的居住区(不透水覆盖面积30%50%) 0.40.6 建筑很稀的居住区(市郊,不透水覆盖面积<30%) 0.3-0.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8.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1 地面径流与径流系数(续) 如果汇水面积由径流系数不同的地面组合而成,平均径流系数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i i av F F = (8.6) 式中,Fi为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 Ψi为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为总汇水面积。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也称流域径流系数)进行近似替代,建议 值参见表8.5。 如果能获得城市不透水区域覆盖面积数据时,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的值可参考表8.6
四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李国建统工业底脸社 8.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2断面集水时间与折减系数 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记为T,常用 单位为min。 地面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位于雨水管道起始点雨水口所需的集水时 间。 对于雨水管道中任一设计断面,集水时间由地面集水时间1和雨水在管道中流到该设计断面所 需的流行时间2组成,用下式表示: =t+mt, (8.7) t,=∑ (8.8) (min) 60v 式中m折减系数或溶积利用系数;L设计断面上游各管道的长度,m; v上游各管道中的设计流速,m/s。 2 折减系数m: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实施 之前,国内采用m=1.2~2.0。该新规范实施之后,规定 m=1. 地面集水时间t1: 0和900010203014015 般采用5~15min。通过实验测定,地面集水时间t1与 地面流经距离(m) 地面流经距离如图8.7所示。 图8.7地面集水时间和流经距离的关系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8.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8.2.2 断面集水时间与折减系数 • 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记为τ,常用 单位为min。 • 地面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位于雨水管道起始点雨水口所需的集水时 间。 对于雨水管道中任一设计断面,集水时间τ由地面集水时间t1和雨水在管道中流到该设计断面所 需的流行时间t2组成,用下式表示: 折减系数m: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4版)实施 之前,国内采用m=1.2~2.0。该新规范实施之后,规定 m=1。 地面集水时间t1: 一般采用5~15min。通过实验测定,地面集水时间t1与 地面流经距离如图8.7所示。 式中 m―折减系数或容积利用系数;L―设计断面上游各管道的长度,m; v―上游各管道中的设计流速,m/s。 1 2 = + t mt (8.7) 2 t 60 i i L v = (8.8) (min) 图8.7 地面集水时间和流经距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