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教学设计 深圳市艺术高中朱洁仪 一、理论依据 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世界 发展大势,深人思考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这一 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 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基 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 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其中,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 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 坏的客观状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 的有机统一。在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国 家利益至上原则,树立忧患意识,明确底线思维。每个公民都应当成为国家安全 利益的自觉拥护者。 二、教材分析 从本课地位来看,本课是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综合探究部分。所在单元的第一课是“国体与政 体”,第二课是“国家的结构形式”。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以前两 课内容作为知识基础,设计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政治制度不 能照搬”“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三个探究活动,是对前两课内容的知识总结 与价值升华,在所在单元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意义。 从课标要求来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1.3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 国家安全观。此外,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模块的总述中,明确要求“总体 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该模块的“学业要求” 中,明确提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
1 综合探究 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教学设计 深圳市艺术高中 朱洁仪 一、理论依据 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世界 发展大势,深人思考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这一 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 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基 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 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其中,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 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 坏的客观状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 的有机统一。在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国 家利益至上原则,树立忧患意识,明确底线思维。每个公民都应当成为国家安全 利益的自觉拥护者。 二、教材分析 从本课地位来看,本课是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综合探究部分。所在单元的第一课是“国体与政 体”,第二课是“国家的结构形式”。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以前两 课内容作为知识基础,设计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政治制度不 能照搬”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三个探究活动,是对前两课内容的知识总结 与价值升华,在所在单元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意义。 从课标要求来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内容要求:1.3 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 国家安全观。此外,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模块的总述中,明确要求“总体 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该模块的“学业要求” 中,明确提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
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前两课“国家与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学习, 学生己经基本掌握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的区分,基本了解中外政治制度的差异,基本明确了由于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 国情等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各具特色。 从思维能力来看,通过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也基本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思考如何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坚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综上所述,学生对本探究活动的前两个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信”和“政治制度不能照搬”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储备和情感价值认同,但尚未 能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结合发展中国家引入西方民主模式却失败的教训启示,结 合复杂的世界安全形势和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挑战,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 的内涵、核心和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恰当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的同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而自觉承担起维 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的时代重任
2 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前两课“国家与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学习,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的区分,基本了解中外政治制度的差异,基本明确了由于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 国情等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各具特色。 从思维能力来看,通过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也基本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思考如何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坚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综上所述,学生对本探究活动的前两个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信”和“政治制度不能照搬”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储备和情感价值认同,但尚未 能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结合发展中国家引入西方民主模式却失败的教训启示,结 合复杂的世界安全形势和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挑战,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 的内涵、核心和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恰当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的同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而自觉承担起维 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的时代重任
四、设计思路 总议题: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子议题1 子议题2 子议题3 政治制度不能照搬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环节一·国际视野 环节二·中国情怀 环节三·使命在肩 深刻透视西式民主 始终坚定制度自信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探究活动1 探究活动2 探究活动3 图说西式民主乱象 物说中国民主历程 国家安全近在身边 数说中国民主成就 国家安全认知调查 课后作业:撰写维护国家安全的倡议书 五、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评析各国的政治制度,明确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 思考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及其原因,辨析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与借鉴人类 政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以辩证的思维思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3.公共参与 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辨析漠视和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提升对国家安全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学科能力目标 1.学习理解 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集中表现,知道坚持总体国 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理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2.辨析评论 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差异,明确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懂
3 四、设计思路 总议题: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子议题 1 政治制度不能照搬 子议题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子议题 3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环节一·国际视野 深刻透视西式民主 环节二·中国情怀 始终坚定制度自信 环节三·使命在肩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探究活动 1 图说西式民主乱象 探究活动 2 物说中国民主历程 数说中国民主成就 课后作业:撰写维护国家安全的倡议书 探究活动 3 国家安全近在身边 国家安全认知调查 五、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评析各国的政治制度,明确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 科学精神 思考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及其原因,辨析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与借鉴人类 政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以辩证的思维思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3. 公共参与 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辨析漠视和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提升对国家安全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学科能力目标 1. 学习理解 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集中表现,知道坚持总体国 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理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2. 辨析评论 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差异,明确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懂
得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长期发展、渐进改革、 内生性演化的过程。 3.迁移运用 理解人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彰显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的责 任担当。 六、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二)教学难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核心和要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七、教学方法 1.议题式教学 本课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总议题,下设“政治制度不能照 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三个子议题, 引导学生围绕特定子议题展开学习。 2.情境式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从日常生活和身边故事出发,挖掘其中所体 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运转过程,在理性思考中达成情感共鸣,确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3.探究式教学 围绕三个子议题,设置对应的小组活动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相结合,把理论建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分享互动中更好理解民主之 问的中国答案,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聚焦时政热点乌克兰问题,从乌克兰的民主制度着手,分析乌克兰是西方输 出民主的最新牺牲品。 当前,乌克兰政局动荡不止,固然是西方与俄罗斯等外部势力争夺使然,但正是由
4 得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长期发展、渐进改革、 内生性演化的过程。 3. 迁移运用 理解人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彰显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的责 任担当。 六、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二)教学难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核心和要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七、教学方法 1. 议题式教学 本课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总议题,下设“政治制度不能照 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三个子议题, 引导学生围绕特定子议题展开学习。 2. 情境式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从日常生活和身边故事出发,挖掘其中所体 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运转过程,在理性思考中达成情感共鸣,确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3. 探究式教学 围绕三个子议题,设置对应的小组活动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相结合,把理论建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分享互动中更好理解民主之 问的中国答案,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聚焦时政热点乌克兰问题,从乌克兰的民主制度着手,分析乌克兰是西方输 出民主的最新牺牲品。 当前,乌克兰政局动荡不止,固然是西方与俄罗斯等外部势力争夺使然,但正是由
于乌克兰在独立后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由此引发政坛乱象纷呈,才使外部势力有隙可乘。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将“输出民主”作为演变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工具。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期间,美国与欧盟看中尤先科,向其竞选联盟提供了5800万美 元,并最终通过“橙色革命”扶其上台。2014年乌克兰政坛剧变同样是美国、欧盟、北 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部代理人共同策划的。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乌克兰悲剧 的最大教益就是,一定要警惕西方“输出民主”战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陷阱”。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设计意图】乌克兰问题是当前最新的国际热点之一。引导学生关注乌克兰 民主制度的发展变迁,初步形成对西式民主全球输出的灾难性后果的认识,并借 此说明,不仅是乌克兰,还有很多国家也是西式民主输出的牺牲品,以过渡到环 节一“深刻透视西式民主”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国际视野·深刻透视西式民主 【探究活动1】图说西式民主乱象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分享发展中国家引入西方民主模式进行民 主制度改革却失败的典型案例,立足该国的基本国情,概括民主危机的体现,剖 析民主危机的原因,探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启示。可聚焦某一个典型事 件,以小见大,就展现该事件的一张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展开论述。 国家 改革前的基本国情 改革后的社会困境 探因民主危机 对中国的启示 阿根廷 突尼斯 叙利亚 埃及 其他 教师点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掀起全球民主化浪潮以来,许多西亚、非 洲和南美洲等国家被强加西方民主模式后,几乎都因“水土不服”而陷入种种困 境,政局动荡、经济衰退、民生凋敝,民族仇恨、暴力冲突、恐怖活动猖獗。可 见,西方的民主模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国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 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若不顾国情,全盘照搬 西式民主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5 于乌克兰在独立后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由此引发政坛乱象纷呈,才使外部势力有隙可乘。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将“输出民主”作为演变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工具。 2004 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期间,美国与欧盟看中尤先科,向其竞选联盟提供了 5800 万美 元,并最终通过“橙色革命”扶其上台。2014 年乌克兰政坛剧变同样是美国、欧盟、北 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部代理人共同策划的。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乌克兰悲剧 的最大教益就是,一定要警惕西方“输出民主”战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陷阱”。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设计意图】乌克兰问题是当前最新的国际热点之一。引导学生关注乌克兰 民主制度的发展变迁,初步形成对西式民主全球输出的灾难性后果的认识,并借 此说明,不仅是乌克兰,还有很多国家也是西式民主输出的牺牲品,以过渡到环 节一“深刻透视西式民主”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国际视野·深刻透视西式民主 【探究活动 1】图说西式民主乱象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分享发展中国家引入西方民主模式进行民 主制度改革却失败的典型案例,立足该国的基本国情,概括民主危机的体现,剖 析民主危机的原因,探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启示。可聚焦某一个典型事 件,以小见大,就展现该事件的一张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展开论述。 国家 改革前的基本国情 改革后的社会困境 探因民主危机 对中国的启示 阿根廷 突尼斯 叙利亚 埃及 其他…教师点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掀起全球民主化浪潮以来,许多西亚、非 洲和南美洲等国家被强加西方民主模式后,几乎都因“水土不服”而陷入种种困 境,政局动荡、经济衰退、民生凋敝,民族仇恨、暴力冲突、恐怖活动猖獗。可 见,西方的民主模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国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 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若不顾国情,全盘照搬 西式民主的结果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