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侵入: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 河南省一般幼叶幼果4/下--5/上句开始发病,5/中旬普 遍发病 4再侵染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3 侵入: 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 河南省一般幼叶幼果4/下---5/上旬开始发病,5/中旬普 遍发病。 4 再侵染 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四流行因素( Epidemiology) 此病发生轻重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果园管理水平 等多种因素有关 1品种抗病性: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 京白梨最感病;雪花梨、酥梨较抗病;蜜梨抗病性最强 幼叶高度感病,展叶一个月以上的叶片极难受病菌侵染。 幼果及成果均感病,但果实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此病发生轻重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果园管理水平 等多种因素有关。 1 品种抗病性: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 京白梨最感病;雪花梨、酥梨较抗病;蜜梨抗病性最强。 幼叶高度感病,展叶一个月以上的叶片极难受病菌侵染。 幼果及成果均感病,但果实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
2气候条件: 降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 。特别是发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越冬病菌进行初侵染的关 键时期,是越冬病菌向幼叶及幼果转移,积累早期菌量,为后 期流行奠定病原基础的关键时期。此期多雨潮湿,有利于初侵 染的发生。 采收前一个半月,果实逐渐进入高度感病期,若遇阴雨连绵 的气候条件,近成熟果的发病率或带菌率将明显增加。 3果园管理: 管理粗放,不注意田间卫生;田间郁闭,缺肥,树势差, 有利于发病
2 气候条件: 降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 。特别是发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越冬病菌进行初侵染的关 键时期,是越冬病菌向幼叶及幼果转移,积累早期菌量,为后 期流行奠定病原基础的关键时期。此期多雨潮湿,有利于初侵 染的发生。 采收前一个半月,果实逐渐进入高度感病期,若遇阴雨连绵 的气候条件,近成熟果的发病率或带菌率将明显增加。 3. 果园管理: 管理粗放,不注意田间卫生;田间郁闭,缺肥,树势差, 有利于发病
五防治方法( Contro1) 防治策略:采取果园卫生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搞好果园卫生 ①清除落叶: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釆取先的方法,彻底清扫树上树下枯 叶,集中烧毁和深埋;对难以清扫的残余落叶,通过翻耕果园土壤的方 法,尽量将其埋入土下,促进其腐烂分解。 ②芽萌动时喷药:芽萌动时喷洒40%福星、12.5%特谱唑(速保利、烯唑 醇)、12.5%腈菌唑等内吸性杀菌剂对梨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彻底摘除病梢:及时发现并彻底摘除病梢,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明显降 低初侵染菌量,控制或延缓该病的发生或流行。 ④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结合其他农事活动,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并集中 处理,可大大降低病害的流行程度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采取果园卫生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搞好果园卫生 ①清除落叶: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采取先的方法,彻底清扫树上树下枯 叶,集中烧毁和深埋;对难以清扫的残余落叶,通过翻耕果园土壤的方 法,尽量将其埋入土下,促进其腐烂分解。 ②芽萌动时喷药:芽萌动时喷洒40%福星、12.5%特谱唑(速保利、烯唑 醇)、12.5%腈菌唑等内吸性杀菌剂对梨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彻底摘除病梢:及时发现并彻底摘除病梢,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明显降 低初侵染菌量,控制或延缓该病的发生或流行。 ④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结合其他农事活动,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并集中 处理,可大大降低病害的流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