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ElectricalMachineandDrive)课程编码:151022学分:4分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执笔人:杨友平审订人: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机与拖动》是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控制电机的结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和特性曲线,使学生能在系统中正确的选择、分析和使用控制电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电机与拖动中用到的基本电磁理论基本要求:掌握电机与拖动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和铁磁材料特性。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章直流电机原理主要内容:1、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2、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基本要求:了解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及换向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机械特性等;理解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运行特性。学时分配:8学时。第三章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主要内容:1、运动方程式2、负载转矩特性与机械特性3、直流电机的起动、制动、调速基本要求: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各种机械特性;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以及各种运行状态: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和特点;了解他励直流电机的过渡过程。学时分配:10学时。第三章变压器主要内容:1、变压器的电气构造和工作原理2、变压器的电动势平衡式、向量图及等效电路3、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Electrical Machine and Drive) 课程编码:151022 学 分:4 分 总 学 时:64 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 56 学时 ;实验学时:8 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 执 笔 人:杨友平 审 订 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电机与拖动》是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控制电机的结构、基 本原理、控制方式和特性曲线,使学生能在系统中正确的选择、分析和使用控制电机。为后 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 电机与拖动中用到的基本电磁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电机与拖动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和铁磁材料特性。 学时分配:2 学时。 第二章 直流电机原理 主要内容: 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 2、 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 基本要求: 了解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及换向的基本知识;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机械特性等; 理解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运行特性。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三章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主要内容: 1、 运动方程式 2、 负载转矩特性与机械特性 3、 直流电机的起动、制动、调速 基本要求: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各种机械特性;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以及各种运行状态;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和特点; 了解他励直流电机的过渡过程。 学时分配:10 学时。 第三章 变压器 主要内容: 1、 变压器的电气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变压器的电动势平衡式、向量图及等效电路 3、 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基本要求:掌握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向量图及等效电路:掌握变压器参数的测定;理解三相变压器连接方式,相、线电压和相、线电流的关系。学时分配:8学时。第四章三相感应电动机原理主要内容:1、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气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2、三相感应电动机运行时的电磁过程的定性分析3、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向量图、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式基本要求:理解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内部的电磁关系,定、转子间的磁势平衡关系,转子频率特点以及基本方程式;掌握转矩特性、最大转矩及起动转矩;理解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学时分配:8学时。第五章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力拖动主要内容:1、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基本要求: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和人为机械特性;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降压起动掌握各种运行状态稳态参数计算。学时分配:8学时。第六章三相同步电动机主要内容:1、三相同步电动机原理、结构、基本方程式2、三相同步电动机功角特性、矩角特性、工作特性基本要求:理解三相同步电机对称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掌握三相同步电机功角特性和有功功率调节的理论:掌握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和U形曲线。学时分配:6学时。第七章驱动和控制微电机主要内容:1、伺服电动机2、测速发电机3、步进电动机4、、基本要求:了解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分类、用途及自动控制系统对伺服电动机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掌握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步距角、转速公式。学时分配:4学时。第八章电动机的选择主要内容:1、电动机的一般选择方法基本要求:理解电动机的发热与温升、额定功率选择概念。学时分配:2学时。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基本要求: 掌握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向量图及等效电路; 掌握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理解三相变压器连接方式,相、线电压和相、线电流的关系。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四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原理 主要内容: 1、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气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2、 三相感应电动机运行时的电磁过程的定性分析 3、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向量图、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式 基本要求: 理解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内部的电磁关系,定、转子间的磁势平衡关系,转子频率特点以 及基本方程式; 掌握转矩特性、最大转矩及起动转矩; 理解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五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主要内容: 1、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 基本要求: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和人为机械特性;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降压起动; 掌握各种运行状态稳态参数计算。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六章 三相同步电动机 主要内容: 1、 三相同步电动机原理、结构、基本方程式 2、 三相同步电动机功角特性、矩角特性、工作特性 基本要求: 理解三相同步电机对称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掌握三相同步电机功角特性和有功功率调节的理论; 掌握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和 U 形曲线。 学时分配:6 学时。 第七章 驱动和控制微电机 主要内容: 1、 伺服电动机 2、 测速发电机 3、 步进电动机 4、 基本要求: 了解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分类、用途及自动控制系统对伺服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 掌握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步距角、转速公式。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八章 电动机的选择 主要内容: 1、 电动机的一般选择方法 基本要求: 理解电动机的发热与温升、额定功率选择概念。 学时分配:2 学时。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2学时)实验一变压器实验实验二他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3学时)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3学时)本课程安排实验8学时,实验项目及具体内容参见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广泛且抽象,讲述过程中应注意多举例。2、每章要安排相应的练习题。3、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五、教学参考书1:任礼维等编,《电机与拖动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2.刘锦波编,《电机与拖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3.刘玫主编,《电机及拖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实验一 变压器实验 (2 学时) 实验二 他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3 学时) 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 学时) 本课程安排实验 8 学时,实验项目及具体内容参见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广泛且抽象,讲述过程中应注意多举例。 2、每章要安排相应的练习题。 3、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 五、教学参考书 1.任礼维等编,《电机与拖动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刘锦波编,《电机与拖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3.刘玫主编,《电机及拖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