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凝结(凝华)途径 ①暖水面蒸发使空气中水汽量增加 例:秋冬季节水面上腾起的雾 ②四种空气冷却方式 绝热冷却——热空气作绝热上升运动,是大 气中云形成的主要方式。如:山地降温等 辐射冷却——晴朗无风夜晚,地面辐射冷却至 td以下。如:辐射雾 平流冷却——暖空气平流到冷却地表上 混合冷却——接近饱和的两个温差较大气块 (团)发生水平混合66图3.7 上述凝结方式中以冷却为主。雾一主要是辐 射冷却、平流冷却,云—主要是绝热冷却。 大气结现象发生在地面和空
(2) 凝结(凝华)途径 ① 暖水面蒸发使空气中水汽量增加 例:秋冬季节水面上腾起的雾 ② 四种空气冷却方式 • 绝热冷却——热空气作绝热上升运动,是大 气 中云形成的主要方式。如:山地降温等 • 辐射冷却——晴朗无风夜晚,地面辐射冷却至 td以下。 如:辐射雾 • 平流冷却——暖空气平流到冷却地表上 • 混合冷却——接近饱和的两个温差较大气块 (团)发生水平混合.66图3.7 上述凝结方式中以冷却为主。雾一主要是辐 射冷却、平流冷却,云——主要是绝热冷却。 大气凝结现象发生在地面和中空
(3)地面凝结物 地面凝结物类型——露、霜、雾凇、雨凇 地面凝结物一般直接依附在地面物体上 (草、树、通讯设施等)。 露(deW) 概念—t>0℃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水滴 ①形成条件—晴朗微风的夜晚(辐射冷却形成) ②凝结量—温带0.1-0.3mm(平均1mm), 是干旱地带(埃及、阿拉伯、撒哈拉等沙漠)植物维 持生命的主要源泉
(3 ) 地面凝结物 地面凝结物类型——露、霜、雾凇、雨凇 地面凝结物一般直接依附在地面物体上 (草、树、通讯设施等)。 露 (dew) 概念—— t >0℃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水滴 ① 形成条件——晴朗微风的夜晚(辐射冷却形成) ② 凝结量——温带0.1—0.3 mm(平均1 mm), 是干旱地带(埃及、阿拉伯、撒哈拉等沙 漠 )植物维 持生命的主要源泉
霜和霜冻、霜期 ·霜( frost) 概念—t<0℃,水汽直接凝华成细小的白 色固体(冰晶)凝结物。 形成条件—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辐射冷却, 地表之上聚集冷气流二种方式形成)
霜和霜冻、霜期 • 霜( frost ) 概念—— t <0℃,水汽直接凝华成细小的白 色固体(冰晶)凝结物。 形成条件——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辐射冷却, 地表之上聚集冷气流二种方式形成)
·霜冻——农作物生长季节中(白天T>0℃ 夜晚T<0℃)地表温度下降足以使农作物 遭受伤害或死亡的低温(有白霜和黑霜之 分)。可采取熏烟、浇水、复盖薄膜等办 法预防 霜期 初霜日——入冬后第一次出现的霜日 终霜日——冬季后最末一次出现的霜日 无霜期(生长期)——终霜日的持续期 霜期长短因纬度、高度、局部地形而不同, 且无霜期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 霜冻——农作物生长季节中(白天T>0℃, 夜晚T<0℃)地表温度下降足以使农作物 遭受伤害或死亡的低温(有白霜和黑霜之 分)。可采取熏烟、浇水、复盖薄膜等办 法预防。 • 霜期 初霜日——入冬后第一次出现的霜日 终霜日——冬季后最末一次出现的霜日 无霜期(生长期)——终霜日的持续期 霜期长短因纬度、高度、局部地形而不同, 且无霜期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露、霜差异 共同 天气条件均为 晴朗微风的夜晚 不同点—温度要求 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露、霜常被人们作为“晴天” 的预兆(露水起晴天、霜重见 睛天)
• 露、霜差异 共同点——天气条件均为 晴朗微风的夜晚 不同点——温度要求一个 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露、霜常被人们作为“晴天” 的预兆(露水起晴天、霜重见 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