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级)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业代码 560702 制订部门机电工程系 制订时间2020年7月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制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 级) 专 业 名 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 业 代 码 560702 制 订 部 门 机电工程系 制 订 时 间 2020 年 7 月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代码:5607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有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类 职业技能证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代码) 书或技能等 (代码) (代码) (代码) (或技术领域) 级证书举例 汽车摩托车修 机电维修、维修 汽车维修丁 汽车制造类 汽车检测与 汽车制造业 理技术服务人 (5607) 维修技入 接待、配件管理 汽车服务业 检验试验人员 钣金、喷 (560702 商务专业人员 险理赔 师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满足本专业实际工 作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专业能力,从事汽车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 1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代码: 5607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证 书或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汽车制造类 (5607)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 (560702) 汽车制造业 汽车服务业 汽车摩托车修 理技术服务人 员 检验试验人员 商务专业人员 机电维修、维修 接待、配件管理、 钣金、喷漆、保 险理赔 汽车维修工 高级证书、 二手车评估 师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满足本专业实际工 作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专业能力,从事汽车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
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 创新精神:具有加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 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 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 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3)掌握一定的体有和军事基本知识。 (4)掌握与基础技能相适应的识图、测量、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基本知识。 (5)掌握较简单电路的分析知识。 (6)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和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知识。 (7)掌握各种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掌握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参数和影响因素。 (9)掌握汽车维护维修专业知识。 (10)掌握合理使用汽车和运行材料的理论知识。 (11)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及其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 (12)掌握汽车保险理赔相关知识。 3.能力婴求 (1)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与事务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3)具有运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网络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 (5)具有汽车一般使用维护能力。 (6)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与检测能力。 (7)汽车发动机检修能力
2 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 创新精神;具有加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 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 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 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4)掌握与基础技能相适应的识图、测量、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基本知识。 (5)掌握较简单电路的分析知识。 (6)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和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知识。 (7)掌握各种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掌握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参数和影响因素。 (9)掌握汽车维护维修专业知识。 (10)掌握合理使用汽车和运行材料的理论知识。 (11)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及其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 (12)掌握汽车保险理赔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与事务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3)具有运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网络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 (5)具有汽车一般使用维护能力。 (6)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与检测能力。 (7)汽车发动机检修能力
(8)汽车底盘检修能力。 (9)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能力。 (10))汽车维修计划制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公 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模板课程、选修课和项岗实习等模块。公共课主要安排 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 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打好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 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循序渐进,做好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前两 个学期完成,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做铺垫:专业核心课程安挂在第三、四学期,是形成学生职业素 养和职业能力的最重要课程:专业方向模板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安排在第三」 四学期完成:选修课主要安排专业外的拓展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跟岗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在第五学期,毕业论文撰写和顶岗实习安排在六学期,是专业理论知 识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的综合运用,也是专业教有在校外的延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 工作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国防教有,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基本的军事 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 1 军事理论 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 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 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 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 (8)汽车底盘检修能力。 (9)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能力。 (10))汽车维修计划制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公 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模板课程、选修课和顶岗实习等模块。公共课主要安排 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 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打好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 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循序渐进,做好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前两 个学期完成,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做铺垫;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第三、四学期,是形成学生职业素 养和职业能力的最重要课程;专业方向模板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安排在第三、 四学期完成;选修课主要安排专业外的拓展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跟岗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在第五学期,毕业论文撰写和顶岗实习安排在六学期,是专业理论知 识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的综合运用,也是专业教育在校外的延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 工作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军事理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 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 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 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 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 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有、 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是,贯彻茨实“以旗治国”。“依法治国”的面要思相知补会士义黄 思想道德修 辱观 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 2 养与法律基 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有 品部 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 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相为现实,做“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 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历中讲得和基本经验,以马点里主义中国化最新成里为重占,全面 毛泽东思想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3 社会主义理 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课程学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论体系概论 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树立历史观点、世 界视野、国情 识和问避意识,增强分 、解决问题的能力 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 自己的生活环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 正确理解堂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 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 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主义而奋发学习 4 形势与政策 庭康成长。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围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同 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 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号 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 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 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 力。同时,使学生堂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 5 英语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米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 3500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 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 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 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 般性话顺写命顺作文,能拟在写 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
4 2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础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 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 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 使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 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 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课程学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树立历史观点、世 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題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 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 自己的生活环境。 4 形势与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 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 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 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 健康成长。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 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学 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 力。 5 英语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 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 力。同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 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 3500 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 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 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 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 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