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 信息技术的超常规速度发展,促成了信息(数据)量和处理能力的爆炸性 增长,人类经济社会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IDC于2012年12月发布了研究报告《2020年的数字宇宙:大数据 更大的数字阴影以及远东地区实现最快增长》。数字宇宙是对一年内全世 界产生、复制及利用的所有数字化数据的度量。从2013年到2020年,数 字宇宙的规模每两年将翻一番。2012年中国总体数据量占世界的13%,而 到2020年将提高到21%。 如前所述,除了作为必要成分驱动业务外(即Data- Driven Application,如金融交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数据产品的开发(即 Data Product,通过数据用途的扩展创造新的价值,如精准网络广告)更 是为攫取数据财富开辟了新的源泉。经济领域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 析与运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见和知识,极大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提供了超乎寻常的力量 2.3“互联网+”的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加速了信息(数据)要素在各产业部 门中的渗透,直接促进了产品生产、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深刻影响 着经济的形态。 信息技术革命为分工协同提供了必要、廉价、高效的信息工具,也改 变了消费者的信息能力,其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从孤陋 寡闻到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群体互动,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消费 者潜在的多样性需求被激发,市场环境正在发生这重大变革。 以企业为中心的产消格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格局。企业 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迫使企业组织形式相应改变。新 型的分工协同形式开始涌现。 ●“小而美”是企业常态:由于节约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降低令 外包等方式更为便捷,企业不必维持庞大臃肿的组织结构,低效、冗余的 价值链环节将消亡,而新的高效率价值环节兴起,组织的边界收缩,小企 A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11 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 信息技术的超常规速度发展,促成了信息(数据)量和处理能力的爆炸性 增长,人类经济社会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IDC 于 2012 年 12 月发布了研究报告《2020 年的数字宇宙:大数据、 更大的数字阴影以及远东地区实现最快增长》。数字宇宙是对一年内全世 界产生、复制及利用的所有数字化数据的度量。从 2013 年到 2020 年,数 字宇宙的规模每两年将翻一番。2012 年中国总体数据量占世界的 13%,而 到 2020 年将提高到 21%。 如 前 所 述 , 除 了 作 为 必 要 成 分 驱 动 业 务 外 ( 即 Data-Driven Application,如金融交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数据产品的开发(即 Data Product,通过数据用途的扩展创造新的价值,如精准网络广告)更 是为攫取数据财富开辟了新的源泉。经济领域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 析与运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见和知识,极大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提供了超乎寻常的力量。 2.3“互联网+”的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加速了信息(数据)要素在各产业部 门中的渗透,直接促进了产品生产、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深刻影响 着经济的形态。 信息技术革命为分工协同提供了必要、廉价、高效的信息工具,也改 变了消费者的信息能力,其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从孤陋 寡闻到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群体互动,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消费 者潜在的多样性需求被激发,市场环境正在发生这重大变革。 以企业为中心的产消格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格局。企业 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迫使企业组织形式相应改变。新 型的分工协同形式开始涌现。 “小而美”是企业常态:由于节约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降低令 外包等方式更为便捷,企业不必维持庞大臃肿的组织结构,低效、冗余的 价值链环节将消亡,而新的高效率价值环节兴起,组织的边界收缩,小企
业成为主流。 ●生产与消费更加融合: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柔性资源,缩短了迂 回、低效的生产链条,促进了C2B方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更加融合。 ●实时协同是主流:技术手段的提升、信息(数据)开放和流动的加 速,以及相应带来的生产流程和组织变革,生产样式已经从“工业经济” 的典型线性控制,转变为“信息经济”的实时协同 ●就业途径更多样:信息技术为灵活的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就业形 势多样化。“信息经济”条件下,由于沟通、协作的门槛降低,评价和信 用制度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个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就业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年轻一代经由网络、利用外包方式,可以充分 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的地点,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比如翻译、设计、 客户服务等工作,企业的雇佣方式和组织形式、人们的就业方式和收入结 构,都将出现改变。 综上所述,新信息基础设施(“云+网十端”)、新生产要素(大数据) 新分工网络(大规模、社会化的全新分工形态)为“互联网+”能量的释 放提供了不竭动力,体现了“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推动“生产率跃 升”的强劲力道。“互联网十”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 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 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A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12 业成为主流。 生产与消费更加融合: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柔性资源,缩短了迂 回、低效的生产链条,促进了 C2B 方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更加融合。 实时协同是主流:技术手段的提升、信息(数据)开放和流动的加 速,以及相应带来的生产流程和组织变革,生产样式已经从“工业经济” 的典型线性控制,转变为“信息经济”的实时协同。 就业途径更多样:信息技术为灵活的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就业形 势多样化。“信息经济”条件下,由于沟通、协作的门槛降低,评价和信 用制度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个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就业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年轻一代经由网络、利用外包方式,可以充分 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的地点,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比如翻译、设计、 客户服务等工作,企业的雇佣方式和组织形式、人们的就业方式和收入结 构,都将出现改变。 综上所述,新信息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大数据)、 新分工网络(大规模、社会化的全新分工形态)为“互联网+”能量的释 放提供了不竭动力,体现了“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推动“生产率跃 升”的强劲力道。“互联网+”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 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 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三、互联网+零售业,网络零售释放内需潜力 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释放了庞 大的内需消费潜力,并推动我国流通业在覆盖地理范围、覆盖人群上的跨 越式发展。同时,得益于交易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流通业的效率和水 平得到明显提升。 3.1互联网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对于国家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保 罗·罗默指出,统一而庞大的国内市场是美国19世纪经济增长的独特要素 之一,庞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收敛促进了美国的发明创新, 并联同资源丰富这另一独特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技术领先优势,从 而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在我国,市场化三十年,统一规则下的全国大 市场依然困难重重。分割的市场、高昂的中间成本与扭曲的定价机制导致 国内流通体系低效,同时严重抑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互联网天然具有跨地域、无边界特性,架构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 务也具有跨地域、分布式、在线协同的特点。当线下各省市、区域分割严 重的局面无法短时间改变的时候,互联网通过其“距离无关”的天然属性, 将全国不同区域间巨大的制度与政策落差瞬间抹平,形成了事实上的全国 统一大市场。这里的“统一”,是指统一的准入条件、交易规则、信用制 度、IT服务、金融及物流体系等。这个市场足够“大”,以淘宝网为例 每天上亿用户,10亿件商品、900万的卖家,每天2000万以上的包裹量 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商务交易行为。淘宝网实现了海量需求和供给信息 地高效、实时、全局匹配,也驱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平台上自由流动。 基于互联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使得我国独具优势的“巨国效应”显 1、经济学家盛洪指出,我国的巨大人口和辽阔地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广度,也为市场分工和专业化 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可以做到很多小经济体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我国的内部市场巨大,很多分工和产业转 13 A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13 三、互联网+零售业,网络零售释放内需潜力 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释放了庞 大的内需消费潜力,并推动我国流通业在覆盖地理范围、覆盖人群上的跨 越式发展。同时,得益于交易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流通业的效率和水 平得到明显提升。 3.1 互联网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对于国家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保 罗•罗默指出,统一而庞大的国内市场是美国 19 世纪经济增长的独特要素 之一,庞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收敛促进了美国的发明创新, 并联同资源丰富这另一独特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技术领先优势,从 而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在我国,市场化三十年,统一规则下的全国大 市场依然困难重重。分割的市场、高昂的中间成本与扭曲的定价机制导致 国内流通体系低效,同时严重抑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互联网天然具有跨地域、无边界特性,架构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 务也具有跨地域、分布式、在线协同的特点。当线下各省市、区域分割严 重的局面无法短时间改变的时候,互联网通过其“距离无关”的天然属性, 将全国不同区域间巨大的制度与政策落差瞬间抹平,形成了事实上的全国 统一大市场。这里的 “统一”,是指统一的准入条件、交易规则、信用制 度、IT 服务、金融及物流体系等。这个市场足够“大”,以淘宝网为例, 每天上亿用户,10 亿件商品、900 万的卖家,每天 2000 万以上的包裹量, 24 小时不间断的电子商务交易行为。淘宝网实现了海量需求和供给信息 地高效、实时、全局匹配,也驱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平台上自由流动。 基于互联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使得我国独具优势的“巨国效应”1显 1、经济学家盛洪指出,我国的巨大人口和辽阔地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广度,也为市场分工和专业化 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可以做到很多小经济体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我国的内部市场巨大,很多分工和产业转
现。这意味着,中国仅仅依靠其国内市场就可以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 架构在互 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统一的信 统一的商业 亿件商 图3基于互联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3.2网络零售释放巨大内需消费潜力 李克强总理在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 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 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而电子商务正成为释放巨大消费潜力的 引擎。 研究发现,我国西部的人均收入是东部的一半,人均批发零售营业面 积只有东部的1/3-1/4,中西部地区商业设施的严重欠缺极大地制约了居 民消费需求的释放。网络零售丛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交易结构等全面提升 交易效率,推动了我国流通业整体转型。 ●商业基础设施有三个层次:信息通讯、物流仓储、交易技术。其中 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是核心,其变革逐步推动物流仓储和交易技术等基础设 施的变革。以铁路、公路、仓储等实体资源为核心的物流仓储向智能物流 移均可以在国内发生。市场越发展,分工越细,创造附加值越多。“巨国效应”使得一个国家依靠其国内市场 就可以完成产业的不断开级。 A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14 现。这意味着,中国仅仅依靠其国内市场就可以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 图 3 基于互联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3.2 网络零售释放巨大内需消费潜力 李克强总理在 10 月 29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 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 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而电子商务正成为释放巨大消费潜力的 引擎。 研究发现,我国西部的人均收入是东部的一半,人均批发零售营业面 积只有东部的 1/3-1/4,中西部地区商业设施的严重欠缺极大地制约了居 民消费需求的释放。网络零售从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交易结构等全面提升 交易效率,推动了我国流通业整体转型。 商业基础设施有三个层次:信息通讯、物流仓储、交易技术。其中 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是核心,其变革逐步推动物流仓储和交易技术等基础设 施的变革。以铁路、公路、仓储等实体资源为核心的物流仓储向智能物流 移均可以在国内发生。市场越发展,分工越细,创造附加值越多。“巨国效应”使得一个国家依靠其国内市场 就可以完成产业的不断升级
仓储网络升级,交易技术从有形市场、现金支付、柜面支付转向无形市场、 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以移动支付为例,截至2013年底,支付宝实名用 户已近3亿,支付宝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正 缩小中国偏远地区和世界的距离。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跨越 PC互联网支付,直接进入移动支付世界。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 各省移动支付笔数占比的排名中,西藏、陕西、宁夏、内蒙古垄断前四名, 占比分别达到62.2%、59.6%、58.3%和57.6%。与之相比,北京、上海、 广东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仅仅排名第29、第24和第27位, ●交易结构方面,传统工业经济下B2C的链式交易结构将让位于互联 网时代的C2B网状交易结构。在C2B的交易结构中,消费者居于市场主导 地位,驱动生产商、供应链服务商进行产品创新和交付,从而大大消除了 库存,提高了个性化的满足程度 商业基础设施的更迭和交易结构的改变,大大提升了中国流通业的交 易效率。据阿里研究中心测算,网络零售的交易效率是实体零售的4倍, 同样1元的投入成本,实体零售完成的商品成交额是10.9元,而网络零 售完成的商品交易额是49.6元。 中国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还大大释放了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内需 消费。例如,2014年上半年,网购消费金额增长最快的前25个县,同比 增速均超过200%,其中13个来自于西部省份,6个来自于中部省份。预 计未来3-5年,得益于中国日益完善的通信网络和庞大网民数量,我国电 子商务还可以保持30-40%左右的增速。我们相信,在国家经济“降速转 型”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对“扩消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A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15 仓储网络升级,交易技术从有形市场、现金支付、柜面支付转向无形市场、 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以移动支付为例,截至 2013 年底,支付宝实名用 户已近 3 亿,支付宝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正 缩小中国偏远地区和世界的距离。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跨越 PC 互联网支付,直接进入移动支付世界。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在 2014 年 各省移动支付笔数占比的排名中,西藏、陕西、宁夏、内蒙古垄断前四名, 占比分别达到 62.2%、59.6%、58.3%和 57.6%。与之相比,北京、上海、 广东在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划中,仅仅排名第 29、第 24 和第 27 位。 交易结构方面,传统工业经济下 B2C 的链式交易结构将让位于互联 网时代的 C2B 网状交易结构。在 C2B 的交易结构中,消费者居于市场主导 地位,驱动生产商、供应链服务商进行产品创新和交付,从而大大消除了 库存,提高了个性化的满足程度。 商业基础设施的更迭和交易结构的改变,大大提升了中国流通业的交 易效率。据阿里研究中心测算,网络零售的交易效率是实体零售的 4 倍, 同样 1 元的投入成本,实体零售完成的商品成交额是 10.9 元,而网络零 售完成的商品交易额是 49.6 元 。 中国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还大大释放了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内需 消费。例如,2014 年上半年,网购消费金额增长最快的前 25 个县,同比 增速均超过 200%,其中 13 个来自于西部省份,6 个来自于中部省份。预 计未来 3-5 年,得益于中国日益完善的通信网络和庞大网民数量,我国电 子商务还可以保持 30-40%左右的增速。我们相信,在国家经济“降速转 型”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对“扩消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