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监测站位分布图 防城港市 沙养区 防城港市金滩海水浴场 越南 珍珠湾养殖 监测海域界线 海水监测站位 四海水浴场 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 北部湾 海水增养殖区 生态监控区 海洋垃圾监测点 排污口监测点 注:本图的海域界只限于区域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不作法定边界依据
3 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监测站位分布图 注:本图的海域界只限于区域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不作法定边界依据
1海洋环境状况 1.1海水 1.1.1海水质量状况 2015年,我市近岸海域开展了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四个航次的海水质量监 测,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 显示,我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局部海域污染因子超标,主要为无机 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015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我市达到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 积分别为1600平方公里、1592平方公里、1193平方公里和1820平方公里,分别约 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835%、83.1%、62.3%和950%;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 海域面积分别为3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208平方公里和43平方公里,分别约占 近岸海域总面积的0.2%、16%、10.9%和22%,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 要分布在红沙东南部、东湾北部及北仑河口局部海域。 2015年防城港近岸海域各类海水质量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季节第一类水质第二类水质第三类水质第四类水质劣于第四类 冬季 1538 91 春季 1540 256 夏季 1184 14 208 秋季 1788 43 注:防堿港近岸海域是指我市大潮低潮线向外12海里以内的全部海域。本公报中参与评价的我市近岸海域总 面积约为1916平方公里
4 1 海洋环境状况 1.1 海水 1.1.1 海水质量状况 2015 年,我市近岸海域开展了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四个航次的海水质量监 测,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 显示,我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局部海域污染因子超标,主要为无机 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015 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我市达到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 积分别为 1600 平方公里、1592 平方公里、1193 平方公里和 1820 平方公里,分别约 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 83.5%、83.1%、62.3%和 95.0%;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 海域面积分别为 3 平方公里、30 平方公里、208 平方公里和 43 平方公里,分别约占 近岸海域总面积的 0.2%、1.6%、10.9%和 2.2%,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 要分布在红沙东南部、东湾北部及北仑河口局部海域。 2015 年防城港近岸海域各类海水质量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季节 第一类水质 海域面积 第二类水质 海域面积 第三类水质 海域面积 第四类水质 海域面积 劣于第四类 冬季 1538 62 222 91 水质海域面积 3 春季 1540 52 256 38 30 夏季 1184 9 501 14 208 秋季 1788 33 47 5 43 注:防城港近岸海域是指我市大潮低潮线向外 12 海里以内的全部海域。本公报中参与评价的我市近岸海域总 面积约为 1916 平方公里
与2014年相比,2015年春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了11平 方公里,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145平方公里 和36平方公里。2015年季节性污染加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降雨量大,雨水夹 带陆域污染物入海总量增多所致 防城港市 防域港市 可 北部湾 比部湾 冬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春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防城港市 北部湾 北部湾 二 类表 夏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秋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2015年,防城港市近岸海域各主要污染物分布如下: 无机氮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无机氮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的测站比分别为92%、77%、71%和86%,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别
5 与 2014 年相比,2015 年春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了 11 平 方公里,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 145 平方公里 和 36 平方公里。2015 年季节性污染加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降雨量大,雨水夹 带陆域污染物入海总量增多所致。 冬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春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夏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秋季防城港近岸海水质量分布 2015 年,防城港市近岸海域各主要污染物分布如下: 无机氮 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无机氮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的测站比分别为 92%、77%、71%和 86%,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别
为4%、12%、24%和4%,其中无机氮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 红沙、东湾和北仑河口海域 活性磷酸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 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别为90%、82%、89%和82%,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 站比分别为2%、9%、6%和17%,其中活性磷酸盐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主要分布在东湾、北仑河口和红沙海域。 石油类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 准的测站比分别为57%、61%、44%和83%,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 别为43%、39%、56%和17%,其中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北 仑河口、珍珠湾和企沙南海域。 1.1.2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2015年,我市近岸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2015年冬季、春季、夏季和 秋季呈现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26、48、71和6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富 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2、14、33和4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红沙、东湾及北仑河 口海域。 2015年各季节防城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海域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季节 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 合计 冬季 126 春季 夏季 632 秋季 15
6 为 4%、12%、24%和 4%,其中无机氮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 红沙、东湾和北仑河口海域。 活性磷酸盐 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 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别为 90%、82%、89%和 82%,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 站比分别为 2%、9%、6%和 17%,其中活性磷酸盐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主要分布在东湾、北仑河口和红沙海域。 石油类 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 准的测站比分别为 57%、61%、44%和 83%,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比分 别为 43%、39%、56%和 17%,其中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北 仑河口、珍珠湾和企沙南海域。 1.1.2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2015 年,我市近岸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2015 年冬季、春季、夏季和 秋季呈现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别为 126、48、71 和 60 平方公里,其中重度富 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 2、14、33 和 43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红沙、东湾及北仑河 口海域。 2015 年各季节防城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海域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季节 轻度富营养化 海域面积 中度富营养 化 海域面积 重度富营养 化 海域面积 合计 冬季 20 104 2 126 春季 28 6 14 48 夏季 35 3 33 71 秋季 15 2 43 60
冬季 春季 防城港市 防域港市 例 图例 轴度有善就 中世化 北部湾 化部鸿 重度育 冬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春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夏季 秋季 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 理 有养就 北部湾 部湾 夏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秋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1.2在线浮标实时监测监控 12.1浮标系统建设概况 为了实时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和陆源λ海污染物排海情况,做到提前对赤潮、溢 油等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广西海洋局在广西沿海重要入海 河流、沿海重大工业排污口、重要港湾、重要生态敏感区、重要滨海旅游区布设了 多套海洋水质生态监测浮标系统,其中在防城港市近岸海域共布设了6套浮标
7 冬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春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夏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秋季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1.2 在线浮标实时监测监控 1.2.1 浮标系统建设概况 为了实时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和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海情况,做到提前对赤潮、溢 油等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广西海洋局在广西沿海重要入海 河流、沿海重大工业排污口、重要港湾、重要生态敏感区、重要滨海旅游区布设了 多套海洋水质生态监测浮标系统,其中在防城港市近岸海域共布设了 6 套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