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部分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一、业务种类系统处理的主要业务包括跨行贷记、跨行借记、第三方贷记业务、跨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以及在线签约业务等。依托该系统,客户通过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可以足不出户地办理多项跨行业务,并及时了解业务的最终处理结果。为防范业务风险,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贷记业务的金额上限暂定为5万元。二、功能特点一是能够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二是能够支持非金融机构接入,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许可的支付机构提供接入渠道。三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7×24小时连续运行,具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办理业务的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时、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也为商业银行拓展各类中间业务创造便利条件。三、管理制度为完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法律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数字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些制度明晰了系统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和手续,明确了系统参与者的准入和退出流程,并针对参与者办理业务的违规情况制定了处罚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法依规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营者和系统参与者的相关行为进行检查监督,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四、重要意义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之后,组织建设运行的又一人民币跨行支付系统,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使我国支付体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建成运行,有利于促进基于网上支付的业务创新,有利于助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规范支付机构的业务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体系、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网上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业务跨行清算的处理效率,支持并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 5 一、业务种类 系统处理的主要业务包括跨行贷记、跨行借记、第三方贷记业务、跨行账户信息 查询业务以及在线签约业务等。依托该系统,客户通过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可以足不 出户地办理多项跨行业务,并及时了解业务的最终处理结果。为防范业务风险,网上 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贷记业务的金额上限暂定为5万元。 二、功能特点 一是能够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 提供安全、高效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二是能够支持非金融机构接入,为经中国人民 银行批准许可的支付机构提供接入渠道。三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7×24小时 连续运行,具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办理业务的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全 时、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也为商业银行拓展各类中间业务创造便利条件。 三、管理制度 为完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法律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了《网上支付 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 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数字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网上支付跨行清 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些制度明晰 了系统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和手续,明确了系统参与者的 准入和退出流程,并针对参与者办理业务的违规情况制定了处罚措施。中国人民银行 将依法依规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营者和系统参与者的相关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四、重要意义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之后,组织建设运行的又一人民币跨行支付系统,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使我国支付体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的建成运行,有利于促进基于网上支付的业务创新,有利于助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 展,有利于规范支付机构的业务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体系、更 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网上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业务跨行清算的 处理效率,支持并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运行稳定,交易成功率稳中有升。2010年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累计实现成功交易84.53亿笔,交易金额11.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7%和46.40%:全年365天中有345天总交易成功率在98.50%以上,全年交易成功率峰值出现在5月30日,达到99.41%。2010年,实现核心系统、集中运营前置系统全年无中断,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安全运行零事故,灾备系统运行良好,可用率达到100%。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应用成效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30家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商业银行,下同),以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全面联网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开通实时电子汇兑、个人账户通存通兑、银行汇票、支付信息查询查复等各类支付结算业务。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赋予社(行)名、社(行)号机构27375家,比年初净增6010家,增幅为28.13%。新系统投产运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投产运行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了网银互联的开发建设,成功推出一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服务:建成电子商业汇票运营服务平台,为接入行提供托管式运营服务模式,实现了托管行票据业务电子化管理,同时提供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功能:新增网络支付、通存通兑、托管或接入类服务等系统功能:支付清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证券登记结算生产系统管理进一步增强。2010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完善技术系统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系统操作流程,降低系统操作风险:进一步规范运行事件管理,增强运行事件管理能力;提升机房保障能力、建设涉密网、加强风险评估,确保了登记结算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优化了证券登记结算生产系统、开放式基金TA系统、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灾难备份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凭证电子化系统等功能和性能,为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和登记结算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系统风险控制的全面优化改进计划:建成并正式启用位于北京的新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体系初步建成:成立跨部门业务预警小组,统一协调业务处①指ATM、POS以及基于银行卡的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渠道成功进行的跨行交易,包括存现、取现、消费、转账、查询等业务
6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 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运行稳定,交易成功率稳中有升。2010年银联跨行信息交 换系统累计实现成功交易①84.53亿笔,交易金额11.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7%和 46.40%;全年365天中有345天总交易成功率在98.50%以上,全年交易成功率峰值出现在 5月30日,达到99.41%。2010年,实现核心系统、集中运营前置系统全年无中断,上海世 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安全运行零事故,灾备系统运行良好,可用率达到100%。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应用成效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30家省级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含农村商业银行,下同),以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核 心业务系统,全面联网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开通实时电子汇兑、个人账户通存通兑、 银行汇票、支付信息查询查复等各类支付结算业务。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赋予社(行) 名、社(行)号机构27 375家,比年初净增6 010家,增幅为28.13%。 新系统投产运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投产 运行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了网银互联的开发建设,成功推出一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网上 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服务;建成电子商业汇票运营服务平台,为接入行提供托管式运营服 务模式,实现了托管行票据业务电子化管理,同时提供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 系统的功能;新增网络支付、通存通兑、托管或接入类服务等系统功能;支付清算服务 能力进一步提升。 证券登记结算生产系统管理进一步增强。2010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 司不断完善技术系统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系统操作流程,降 低系统操作风险;进一步规范运行事件管理,增强运行事件管理能力;提升机房保障能 力、建设涉密网、加强风险评估,确保了登记结算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优化 了证券登记结算生产系统、开放式基金TA系统、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灾难备份系统、 数据仓库系统、凭证电子化系统等功能和性能,为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和登记结算业务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中央国债登记结算 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系统风险控制的全面优化改进计划;建成并正式启用位于北京的新 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体系初步建成;成立跨部门业务预警小组,统一协调业务处 ① 指ATM、POS以及基于银行卡的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渠道成功进行的跨行交易,包括存现、取现、消费、转账、查 询等业务
7第一部分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理中的预警响应:新一代客户端系统正式上线,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渠道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界面:证券管理及付息兑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使债券管理更加全面,业务流程更加完整,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提高:开发并上线运行非金融企业债券招标发行系统,为非金融企业进行发债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三、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推厂与社会管理功能相结合,加快银行卡应用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在全国推广中职学生资助卡的通知,将银行卡的独特优势与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监管工作的目标要求相结合,促进实现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及时、真实、准确发放,截至2010年年底累计发放超过65万张。积极推动公务卡改革。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了公务卡试点推广,55家商业银行正式发行了公务卡,累计发卡突破640万张,对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促进银行卡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重点关注银行卡应用薄弱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协调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旅游总局出台了支持银行卡应用的政策措施,改善了银行卡使用薄弱行业的支付环境,缓解了铁路和旅游行业客流压力大的“瓶颈”问题,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铁路售票、旅游门票购买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也对其他行业接受银行卡起到了示范效应。全国范围推广支票授信业务。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山西省等省(市)开展支票授信业务试点取得成功。支票授信业务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票流通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降低因存款人非恶意签发空头支票对其自身和持票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2010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支票授信业务全国推广工作
第一部分 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 7 理中的预警响应;新一代客户端系统正式上线,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渠道和更 加人性化的服务界面;证券管理及付息兑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使债券管理更加全面, 业务流程更加完整,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提高;开发并上线运行非金融企业债券招标发 行系统,为非金融企业进行发债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推广 与社会管理功能相结合,加快银行卡应用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教育 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在全国推广中职学生资助卡的通知,将银行卡的独特 优势与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监管工作的目标要求相结合,促进实现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及 时、真实、准确发放,截至2010年年底累计发放超过65万张。积极推动公务卡改革。截 至2010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了公务卡试点推广,55家商业银行正式 发行了公务卡,累计发卡突破640万张,对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深化财政国库集中 支付改革、促进银行卡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点关注银行卡应用薄弱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协调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旅游总局 出台了支持银行卡应用的政策措施,改善了银行卡使用薄弱行业的支付环境,缓解了铁 路和旅游行业客流压力大的“瓶颈”问题,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铁路售票、旅游门票 购买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也对其他行业接受银行卡起到了示范效应。 全国范围推广支票授信业务。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 山西省等省(市)开展支票授信业务试点取得成功。支票授信业务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 票流通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降低因存款人非恶意签发空头支票对其自身和持票人造成 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 2010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支票授信业务全国推广工作
8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专栏2积极开展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支付环境建设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抓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隆重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两项重要工程,着力优化支付服务环境,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支付服务,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金融服务水平。一、上海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和支持下,上海总部牵头建立“上海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世博会金融窗口服务、刷卡便利、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世博会金融服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与上海铁路局合作,于2010年4月启动长三角地区铁路售票受理银行卡试点,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杭州站、苏州站和无锡站5个铁路站点的部分售票窗口成为全国第一批跨省市可受理银行卡购票的试点窗口,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支付渠道。世博会期间,已完成交易2.61万笔,金额1288.95万元。二是与上海市建交委合作,6月份在申嘉湖高速公路启动银行卡缴费试点,填补了受理环境空白。世博会期间,申嘉湖高速公路6个收费站共布放POS机具58台,完成交易1226笔,金额2.4万元。三是与上海市旅游局签署了“共同推进上海旅游产业与金融服务合作备忘录”,实现上海市AAA级以上38个旅游景点全部受理银行卡。四是组织中国银联及32家银行在境内外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上海旅游卡160万张,显著增强了中国银行卡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五是全国首创,在世博园区内一批连锁快餐企业开展银行卡小额免签支付试点,平均缩短银行卡消费时间近30%,加快交易速度,减少顾客排队。六是组织发行PBOC2.0标准IC卡和银联标准预付卡,截至2010年11月底,累计发卡量超180万张,完成全市所有直联POS终端受理银行IC芯片卡改造工作,满足了世博会期间境内外持卡人小额、快速、离线的特殊支付需求。此外,为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世博会金融服务的指示精神,确保世博会期间银行卡支付安全、顺畅,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办公室还联合下发通知,建立了长三角地区世博会期间银行卡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并开展模拟演练,在长达184天时间内,有效确保了世博会金融服务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人民银行
8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 积极开展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支付环境建设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抓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隆重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 开展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两项重要工程,着力优化支付服务环 境,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支付服务,向全世界人民展 示了中国金融服务水平。 一、上海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和支持 下,上海总部牵头建立“上海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世博会 金融窗口服务、刷卡便利、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世博会金融 服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与上海铁路局合作,于2010年4月启动长三角地区铁 路售票受理银行卡试点,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杭州站、苏州站和无锡站5个铁路 站点的部分售票窗口成为全国第一批跨省市可受理银行卡购票的试点窗口,为旅客提 供便捷的支付渠道。世博会期间,已完成交易2.61万笔,金额1 288.95万元。二是与 上海市建交委合作,6月份在申嘉湖高速公路启动银行卡缴费试点,填补了受理环境 空白。世博会期间,申嘉湖高速公路6个收费站共布放POS机具58台,完成交易1 226 笔,金额2.4万元。三是与上海市旅游局签署了“共同推进上海旅游产业与金融服务合 作备忘录”,实现上海市AAA级以上38个旅游景点全部受理银行卡。四是组织中国银 联及32家银行在境内外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上海旅游卡160万张,显著增强了中国 银行卡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五是全国首创,在世博园区内一批连锁快餐企业开展银行 卡小额免签支付试点,平均缩短银行卡消费时间近30%,加快交易速度,减少顾客排 队。六是组织发行PBOC2.0标准IC卡和银联标准预付卡,截至2010年11月底,累计发 卡量超180万张,完成全市所有直联POS终端受理银行IC芯片卡改造工作,满足了世博 会期间境内外持卡人小额、快速、离线的特殊支付需求。 此外,为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世博会金融服务的指示精神,确保世博会期间 银行卡支付安全、顺畅,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办公室还联合下 发通知,建立了长三角地区世博会期间银行卡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并开展模拟演练, 在长达184天时间内,有效确保了世博会金融服务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人民银行 专栏2
9第一部分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南京分行,杭州、合肥中心支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全力配合做好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并借助世博会契机对重要旅游景区及其周边重点区域的银行卡受理市场环境进行梳理,查漏补缺,扫除银行卡受理环境中的“死角”。中国人民银行在世博会期间的工作获得了各方认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支付结算处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和中共上海市委授予的“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二、广州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为迎接广州亚运会的顺利召开,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成立了广州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修订应急预案,开展支付清算系统应急演练,细化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应急保障措施。2010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会同广东银监局、广州亚组委财务部举行“广东金融业全力做好亚运金融服务普师大会”。9月,对广州、佛山、东莞、汕尾等城市的银行机构支付清算系统安保工作进行现场抽查,为亚运会期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10月,组织商业银行开展银行机构ATM等自助服务设备检查和特约商户POS机具布放及受理情况检查,组织全省银行机构、银联等单位开展以“安全用卡,打击犯罪”为主题的银行卡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用卡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银行卡,增强对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亚运会开幕前,组织省、市政府领导视察亚运会支付服务环境,激励广州亚运会银行合作伙伴、广大金融机构及其一线工作人员树立信心,全面准备,认真细致地做好亚运会金融服务工作,迎接亚运会的到来。至亚运会开幕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亚运会场馆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服务网点、重点商务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能够受理人民币卡和外卡的特约商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90%。亚运会赛事城市新布放的外卡受理终端确保可以受理符合EMV标准和PBOC2.0标准的银行卡。亚运会期间,广东地区直联POS业务的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为2163.44万笔和307.01亿元。通过中国银联成功受理外卡业务的商户达2507家,发生外卡交易的POS终端6263台,通过银联受理外卡业务的ATM4585台,通过银联外卡系统共计发生外卡交易1661万元,交易笔数1.3万笔。亚运会期间支付结算服务高效、有序、稳定,未发生任何系统突发事故和较大异常事件,实现亚运会支付服务“零事故、零风险、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亚运会金融服务工作受到参赛各方及各大媒体的高度评价
第一部分 2010年支付体系发展成就 9 南京分行,杭州、合肥中心支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全力配合做好世博会支付环境建设 工作,并借助世博会契机,对重要旅游景区及其周边重点区域的银行卡受理市场环境 进行梳理,查漏补缺,扫除银行卡受理环境中的“死角”。中国人民银行在世博会期 间的工作获得了各方认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支付结算处获得了中 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和中共上海市委授予的“创先争 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广州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 为迎接广州亚运会的顺利召开,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成立了 广州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修订应急预案,开展支付清算系 统应急演练,细化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应急保障措施。2010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 广州分行会同广东银监局、广州亚组委财务部举行“广东金融业全力做好亚运金融服 务誓师大会”。 9月,对广州、佛山、东莞、汕尾等城市的银行机构支付清算系统安 保工作进行现场抽查,为亚运会期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10月,组织商 业银行开展银行机构ATM等自助服务设备检查和特约商户POS机具布放及受理情况检 查,组织全省银行机构、银联等单位开展以“安全用卡,打击犯罪”为主题的银行卡 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用卡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银行卡,增强对银行卡违法犯罪行 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亚运会开幕前,组织省、市政府领导视察亚运会支付服务 环境,激励广州亚运会银行合作伙伴、广大金融机构及其一线工作人员树立信心,全 面准备,认真细致地做好亚运会金融服务工作,迎接亚运会的到来。 至亚运会开幕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亚运会场馆及周边地区 的商业服务网点、重点商务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能够受理人民币卡和外卡的特 约商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90%。亚运会赛事城市新布放的外卡受理终端确保可以 受理符合EMV标准和PBOC2.0标准的银行卡。亚运会期间,广东地区直联POS业务的 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为2 163.44万笔和307.01亿元。通过中国银联成功受理外卡 业务的商户达2 507家,发生外卡交易的POS终端6 263台,通过银联受理外卡业务的 ATM 4 585 台,通过银联外卡系统共计发生外卡交易1 661万元,交易笔数1.3万笔。 亚运会期间支付结算服务高效、有序、稳定,未发生任何系统突发事故和较大异常事 件,实现亚运会支付服务“零事故、零风险、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既定 任务,亚运会金融服务工作受到参赛各方及各大媒体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