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报告2011年第1期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China Payment System Development Report2010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金融出版社
责任编辑:黄海清责任校对:李俊英责任印制:毛春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ZhongguoZhifuTixiFazhanBaogao).2010/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一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6ISBN978-7-5049-5973-7I.①中..Ⅱ.①中.Ⅲ.①支付方式一研究报告一中国一2010N.F832.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21548号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发行社址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市场开发部(010)63266347,63805472,63439533(传真)网上书店http://www.chinafph.com(010)63286832,63365686(传真)读者服务部(010)66070833,62568380邮编100071经销新华书店印刷天津市银博印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尺寸210毫米×285毫米印张11.5192千字数版次2011年6月第1版印次2011年6月第1次印刷定价130.00元ISBN978-7-50495973-7/F.5533如出现印装错误本社负责调换联系电话(010)63263947
责任编辑:黄海清 责任校对:李俊英 责任印制:毛春明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Zhongguo Zhifu Tixi Fazhan Baogao). 2010/中国人民银行支付 结算司.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6 ISBN 978 - 7 - 5049 - 5973 - 7 Ⅰ. ①中. Ⅱ. ①中. Ⅲ. ①支付方式—研究报告—中国—2010 Ⅳ. ①F83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21548号 出版 发行 社址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 市场开发部 (010)63266347,63805472,63439533(传真) 网 上 书 店 http://www.chinafph.com (010)63286832,63365686(传真) 读者服务部 (010)66070833,62568380 邮编 100071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天津市银博印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尺寸 210毫米×285毫米 印张 11.5 字数 192千 版次 2011年6月第1版 印次 2011年6月第1次印刷 定价 130.00元 ISBN 978 - 7 - 5049 - 5973 -7/F. 5533 如出现印装错误本社负责调换 联系电话(010)63263947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编写组组长:欧阳卫民副组长:周金黄樊爽文统稿:潘松编写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雅娟王耀辉刘佳许琳严芳张莉英张晔张健陈斌欧韵君黄萍梁恒程世刚谭静蕙谢碧霞执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欣邓志坚张莉侯菁菁姜莉姚康华高阳宗潘松
组 长:欧阳卫民 副 组 长:周金黄 樊爽文 统 稿:潘 松 编写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雅娟 王耀辉 刘 佳 许 琳 严 芳 张莉英 张 晔 张 健 陈 斌 欧韵君 黄 萍 梁 恒 程世刚 谢碧霞 谭静蕙 执 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欣 邓志坚 张 莉 侯菁菁 姜 莉 姚康华 高阳宗 潘 松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 编 写 组
编写说明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报告》的系列报告之一,立足于中央银行履行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管者职责,客观、系统、全面地向社会各界和公众披露中国支付体系发展的情况、相关数据以及未来支付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取向。这是中央银行履行相关职责、提高政策透明度的需要,也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惯例。自2006年以来,《报告》已连续发布了4期,充分介绍了“十一五”时期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成果,对于关心、支持中国支付体系建设和有志于研究支付体系的读者,特别是对亲自参与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支付体系建设情况的认识、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支付体系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本年度《报告》基本承袭了上年的文体结构,在内容上继续贯彻“大支付”理念,涵盖中央银行跨行支付、银行机构行内支付、外币支付、跨境支付、证券结算等所有与支付相关的安排。在编写过程中,除继续坚持权威性、公正性、连续性、可比性原则外,还根据年度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着重体现了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专题“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是对五年来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专栏“中国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则是在网上支付业务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向社会公众介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基本知识,有助于社会公众增强对网上支付业务创新的认识。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成就,简要介绍中国在法规制度建设、支付结算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推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支付体系监督管理和支付结算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 务报告》的系列报告之一,立足于中央银行履行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组织者、推动 者和监管者职责,客观、系统、全面地向社会各界和公众披露中国支付体系发展 的情况、相关数据以及未来支付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取向。这是中央银行 履行相关职责、提高政策透明度的需要,也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惯例。自2006 年以来,《报告》已连续发布了4期,充分介绍了“十一五”时期中国支付体系 的发展成果,对于关心、支持中国支付体系建设和有志于研究支付体系的读者, 特别是对亲自参与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 值,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支付体系 建设情况的认识、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支付体系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信 息交流平台。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本年度《报告》基本承袭了上年的文体 结构,在内容上继续贯彻“大支付”理念,涵盖中央银行跨行支付、银行机构行 内支付、外币支付、跨境支付、证券结算等所有与支付相关的安排。在编写过程 中,除继续坚持权威性、公正性、连续性、可比性原则外,还根据年度形势的变 化和发展,着重体现了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专题“‘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 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是对五年来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总结分析;专栏“中国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则是在网上支付业务迅速发展的 大背景下,向社会公众介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基本知识,有助于社会公众 增强对网上支付业务创新的认识。 《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成就,简要介绍中国 在法规制度建设、支付结算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推广、农村 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支付体系监督管理和支付结算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 编 写 说 明
展。第二部分从支付服务组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非现金支付工具、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等方面,结合大量数据和图表,对2010年中国支付体系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揭示中国支付体系运行的主要特征及趋势。第三部分为中国支付体系展望,从健全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监督管理、推进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完善发展规划和支付信息分析披露以及深化支付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近期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四部分为专题分析,安排了三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对“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情况、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以及券款对付结算机制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第五部分为附录,包括2010年度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大事记:支付体系发展核心指标和主要业务数据报表。此外,《报告》穿插了5个专栏,对支付结算领域中的部分最新进展和相关背景进行详细的补充介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在组织编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行内有关司局和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国金融出版社为本《报告》的出版做了大量的编排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为《报告提供了相关原始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受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报告》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欢迎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归纳总结,不断改进。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展。第二部分从支付服务组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非现金支付工具、支付系 统、证券结算系统等方面,结合大量数据和图表,对2010年中国支付体系的运行 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揭示中国支付体系运行的主要特征及趋势。第三部分为 中国支付体系展望,从健全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监督管理、推 进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完善发展规划和支付信息分析披露以及深化支付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近 期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四部分为专题分析,安排了三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对 “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情况、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中国金融市 场的重大影响以及券款对付结算机制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第 五部分为附录,包括2010年度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大事记、支付体系发展核心指标 和主要业务数据报表。此外,《报告》穿插了5个专栏,对支付结算领域中的部 分最新进展和相关背景进行详细的补充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在组织编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行内有关司 局和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国金融出版社为本《报告》的出版做 了大量的编排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联股 份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农 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 任公司等单位为《报告》提供了相关原始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受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报告》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欢迎有关 单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归纳总结,不断 改进。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 欧阳卫民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