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爬坡车道 1.定义 陡坡路段为载重车上坡行驶所设置的专用附加车道。 2.设置条件 公路:①高速、一级公路纵坡长度受限制路段(i>4%) ②下降到(表4-15)。 城道:①快速路及V≥60km/h的主千道,i>5%的路段。 ②大车V下降,80-50、60-40 ③由于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适行能力时。 ④经综合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合理时。 爬坡车道宽3.5m
三、爬坡车道 1.定义 陡坡路段为载重车上坡行驶所设置的专用附加车道。 2.设置条件 公路:①.高速、一级公路纵坡长度受限制路段(i>4% ) ②.V下降到(表4-15)。 城道:①.快速路及V≥60km/h的主干道,i>5%的路段。 ②.大车V下降,80→50、 60→40 ③.由于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适行能力时。 ④.经综合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合理时。 爬坡车道宽3.5m
3.爬坡车道横断面设计 P81图4-9 4爬吧坡车道橫坡设计 P81表4-16 5爬坡车道平面设计 P82图4-10,表4-17
3.爬坡车道横断面设计 P81图4-9 4.爬坡车道横坡设计 P81表4-16 5.爬坡车道平面设计 P82图4-10,表4-17
四、合成坡度 路线在平曲线上的最大坡度纵坡与超高橫坡组合后形 成的最大坡度,其方向即流水方向 h十z3 汽车行驶在道路弯道上,除受坡度阻力外,还受曲线阻 力。如果纵坡大而曲线半径小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会给汽车行 驶造成危险。为防止汽车沿合成坡度方向滑移,应将超髙横坡 与纵坡的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目的就在于尽可能 的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 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安全而顺适的行驶。 在陡坡与小半经平曲线相重叠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采 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自 然橫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以及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合成 坡度必须小于8%,表4-18和表4-19
四、合成坡度 路线在平曲线上的最大坡度纵坡与超高横坡组合后形 成的最大坡度,其方向即流水方向。 2 2 H h z i = i + i 汽车行驶在道路弯道上,除受坡度阻力外,还受曲线阻 力。如果纵坡大而曲线半径小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会给汽车行 驶造成危险。为防止汽车沿合成坡度方向滑移,应将超高横坡 与纵坡的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目的就在于尽可能 的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 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安全而顺适的行驶。 在陡坡与小半经平曲线相重叠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采 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自 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以及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合成 坡度必须小于8%,表4-18和表4-19。 2 2 Z H h i = i −i
在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以后,检查合成坡度。如果 超过最大容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少纵坡或者加大平曲线半径以 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 10,5% 10% h+la 9.5% 用合成坡度临界图或者公 叶式验算最大允许合成坡度。 横坡(%) 无论纵坡还是横坡采用最大值,允许另一方采用不大于2%的缓 坡,同时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 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则应采取综 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在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以后,检查合成坡度。如果 超过最大容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少纵坡或者加大平曲线半径以 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 无论纵坡还是横坡采用最大值,允许另一方采用不大于2%的缓 坡,同时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 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则应采取综 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2 2 H h z i = i + i 用合成坡度临界图或者公 式验算最大允许合成坡度
作业4-3
作业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