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 首页宏观行业人物视角 首页>宏观>综合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 来源:中国企业网 2019-01-0216:09 近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字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捐数报告(2018)》,这是2016年以来第三次发布。 中食⑤9Q 近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了《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18)》,这是2016年以来第三次发布 该报告从企业技术创新整体和创新潜力、创新效率、创新实力三个维度,对2012年 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测评和分析,发布了全国总体、各 省市区、主要行业和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分析显示,近年 来,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加速提升趋势,企业创新意愿强烈、创新潜力增长最快,创 新效率波动较大、势头明显回升,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投入作用显现。 运用科学方法对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跟踪分析,是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动企业落 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支持。通过定期发布我国工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旨在为社会各界客观把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化情况,为政府部门和 各行业、各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参考。在报告评审过程中,有关行业协会和地方企联都 对中国企联组织开展这项活动表示肯定,提出下一步争取相互合作扩大相关调研和分析,共同 推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5
附录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定量化测评体系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以研究开发为基础、运用新 技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些新技术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内 部的研究开发,也可以来源于外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 括创新潜力、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实力三个一级维度。创新潜力 从存量和増速两个方面来度量R&D经费、研究人员、仪器设 备的投入。创效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专利效率两个方面,经济 效率由研发投入与新产品产出相关指标计算出来,专利效率由 研发投入与专利的产出相关指标计算出来,投入和产出之间有 1年的滞后。创新实力由核心技术实力、系统技术实力、创新 组织实力构成。核心技术实力是指企业对于核心产品或关键零 部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企业在发明专利、新产品出 口、获得政府资金投入于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累积能体现企业 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用这些指标来测度核心技术实 力。系统技术实力是指企业对于单一或系列产品的总体研发设 计和总装方面的能力,总装能力包括生产装配和工艺技术能 力,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购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用新 型和设计专利、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方面的累积能体现企业对 系统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用这五个指标来测度系统技术实 力。创新组织实力是指企业组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来
6 附录一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定量化测评体系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以研究开发为基础、运用新 技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些新技术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内 部的研究开发,也可以来源于外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 括创新潜力、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实力三个一级维度。创新潜力 从存量和增速两个方面来度量 R&D 经费、研究人员、仪器设 备的投入。创效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专利效率两个方面,经济 效率由研发投入与新产品产出相关指标计算出来,专利效率由 研发投入与专利的产出相关指标计算出来,投入和产出之间有 1 年的滞后。创新实力由核心技术实力、系统技术实力、创新 组织实力构成。核心技术实力是指企业对于核心产品或关键零 部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企业在发明专利、新产品出 口、获得政府资金投入于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累积能体现企业 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用这些指标来测度核心技术实 力。系统技术实力是指企业对于单一或系列产品的总体研发设 计和总装方面的能力,总装能力包括生产装配和工艺技术能 力,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购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用新 型和设计专利、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方面的累积能体现企业对 系统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用这五个指标来测度系统技术实 力。创新组织实力是指企业组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来
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对内部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和对外 部研发经费的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体现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 因此用这两个指标来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潜力 创新效率 匚创新实力 中 增速 经济产出效率专利产出效率 |l器|&‖l&|器|核心技术实力 系统技术实 创新组织实 和 经研设经研设有断新技技引实|新 费究备费 效产府术术‖进用产 投人原投人发品份则改|技新品 明出金买造‖术型销 专口投支‖经消和售 利额入出费‖化外收 支吸观|入 费年 出收‖设占 支计比 出传专 附图1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 (200-201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以2009 年为计算基准,计算2012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计算第N年的技术创新能力时,需要用到第N年、第N-1年、 2009年、2008年的数据,即每年的计算都要用到四年的数据。 在计算每一年创新潜力和创新实力的相关指标时,都以当年全 国工业企业整体作为基准来进行分产业、分区域、分类型的计 7
7 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对内部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和对外 部研发经费的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体现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 因此用这两个指标来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附图 1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 (2009-201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7》的数据,以 2009 年为计算基准,计算 2012-2016 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计算第 N 年的技术创新能力时,需要用到第 N 年、第 N-1 年、 2009 年、2008 年的数据,即每年的计算都要用到四年的数据。 在计算每一年创新潜力和创新实力的相关指标时,都以当年全 国工业企业整体作为基准来进行分产业、分区域、分类型的计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潜力 创新效率 创新实力 存量 增速 经济产出效率 专利产出效率 R & D 经 费 投 入 R & D 研 究 人 员 当 量 新 产 品 销 售 收 入 占 比 实 用 新 型 和 外 观 设 计 专 利 申 请 仪 器 和 设 备 原 价 R & D 经 费 投 入 R & D 研 究 人 员 当 量 仪 器 和 设 备 原 价 核心技术实力 系统技术实力 创新组织实力 有 效 发 明 专 利 新 产 品 出 口 额 政 府 资 金 投 入 技 术 购 买 支 出 技 术 改 造 经 费 支 出 引 进 技 术 消 化 吸 收 支 出 对 外 R & D 经 费 支 出 占 比 研 发 人 员 人 均 年 薪
算;而在计算每一年创新效率的相关指标时,则以2009年的所 有产业及区域数据作为统一基准、每次增加当年相应产业、区 域或类型的一组数据来进行计算。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均不 相同,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效用换算,然后用效用值来计算各 个层次的各个维度,从而得到三个一级维度的绝对值。最后, 将每个计算单位(全国整体、每个区域、每个行业)2012年的 创新潜力、创新效率和创新实力分别设为基数100,通过相应 比例的线性换算,得到每年每一行业、区域或类型企业创新潜 力、创新效率和创新实力的自比相对值,再加权平均得出工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本报告描述为自比指数,能够看到各 个计算单位的变化情况
8 算;而在计算每一年创新效率的相关指标时,则以 2009 年的所 有产业及区域数据作为统一基准、每次增加当年相应产业、区 域或类型的一组数据来进行计算。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均不 相同,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效用换算,然后用效用值来计算各 个层次的各个维度,从而得到三个一级维度的绝对值。最后, 将每个计算单位(全国整体、每个区域、每个行业)2012 年的 创新潜力、创新效率和创新实力分别设为基数 100,通过相应 比例的线性换算,得到每年每一行业、区域或类型企业创新潜 力、创新效率和创新实力的自比相对值,再加权平均得出工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本报告描述为自比指数,能够看到各 个计算单位的变化情况
附录二《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18)》搞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 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的转变对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报告 旨在分析我国工业企业2012年以来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以便对于制定企业下一步发展计划、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 良性发展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来看,技术创新能力稳步增长、呈现 加速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技术创新投入意愿强 烈,创新潜力增长最快;创新效率总体下降,回升势头明显; 创新实力增长明显,创新投入的作用明显
9 附录二《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18)》摘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 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的转变对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报告 旨在分析我国工业企业 2012 年以来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以便对于制定企业下一步发展计划、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 良性发展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来看,技术创新能力稳步增长、呈现 加速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技术创新投入意愿强 烈,创新潜力增长最快;创新效率总体下降,回升势头明显; 创新实力增长明显,创新投入的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