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 练习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个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即将远足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 游、登山……)你都去了哪里?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 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i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一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 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 3. 练习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教学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即将远足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 游、登山……)你都去了哪里?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 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 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 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 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 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一—“读了课文题目,你想 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动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 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一一先通 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 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请学生圈出黑板上“睡”字的偏旁。另说说还有那些 字是目字旁。 反义词 来一一去那一—这真一一假明一—暗 (3)带拼音朗读生字
生 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 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 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动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 3 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 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 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 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请学生圈出黑板上“睡”字的偏旁。另说说还有那些 字是目字旁。 反义词 来——去 那——这 真——假 明——暗 (3)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 语 2我会读:齐读一一男生读一一女生读一一分行读一一开火车读一一自读 3认读游戏。把字宝宝送回家 四、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地方空一行处。) 3、女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男同学注意倾听,听她们读得对不对,好不好。 (1)翻过来,唉,睡不着。(提醒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小女孩为什么 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大海是什么样子。是不是 和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呢。出示多种颜色的大海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大海有 时候是的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 (1)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 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云是什么样子。体验了小 女孩对云的向往。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翻过来,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是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盼望天快点亮。好早一点看见大海白云 来一一去,是一对反义词 6、学生讨论: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7、老师总结:通过对大海和云的向往,体现了“我”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全 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 情感的力度。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尽在“唉”中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 语。 2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3 认读游戏。把字宝宝送回家 四、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 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 3 个地方空一行处。) 3、女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男同学注意倾听,听她们读得对不对,好不好。 (1)翻过来,唉,睡不着。(提醒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小女孩为什么 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大海是什么样子。是不是 和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呢。出示多种颜色的大海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大海有 时候是 的。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 (1)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 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云是什么样子。体验了小 女孩对云的向往。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翻过来,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是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盼望天快点亮。好早一点看见大海白云 来——去,是一对反义词 6、学生讨论: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7、老师总结:通过对大海和云的向往,体现了“我”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全 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 情感的力度。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尽在“唉”中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一一男生读一一女生读一一分行读一一学生自读 五、表演朗读 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 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 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 预设: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表演朗读: 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 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 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 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一一()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 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 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 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 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 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 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五彩缤纷的大海,有雪白 雪白的云朵,你们想不想去?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一位小朋友明天也要去远足, 她晚上睡不着了,她为什么睡不着了呢?一起来看。 1、播放课文动画。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把生字圈出来 第三课时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 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 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 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 7 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 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 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 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五彩缤纷的大海,有雪白 雪白的云朵,你们想不想去?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一位小朋友明天也要去远足, 她晚上睡不着了,她为什么睡不着了呢?一起来看。 1、 播放课文动画。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把生字圈出来。 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