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 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 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 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 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 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 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 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 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 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 评。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 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 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 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 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 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 “文革”前作品主要 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 “文革” 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 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 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 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 评。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 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 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 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 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 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 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 命”中深受迫害, “焦虑 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 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 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 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 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 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