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0世纪甲骨文语音研究的回顾暨展望 15 文,①这篇论文与前述论文构成了姊妹篇,完整地反映了他 在商代甲骨文语音上的观点。 管變初研究殷商韵部时所依据的材料,是殷墟甲骨文中 比较可靠的448个谐声字、比研究殷商声类时所依据的谐声 字多了两个。 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在上古音系统的基础上比较两 者的异同,作音理探讨。先将谐声字和声旁在上古音同一韵 部的字按照22个韵部分别逐部一一作了分析比较。再将谐 声字和声旁不在上古音同一韵部的一一作了比较。然后进行 了数量统计:448个谐声字中谐声字和声符在上古音同部叠 韵的有386个,占86%多:非同部字音转合韵的有62个字,其 中旁转23字,占5.1%,对转有15字,占3.4%,旁对转4字, 占0.9%,通转11字,占2,4%,旁通转9字,占2%。 管燮初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以甲骨文为代表的 殷商音系韵部和上古韵部基本相同,殷商汉语的韵部也有二 十二个韵部:之,蒸、幽、中、宵、侯、东、鱼、阳、佳、耕、歌祭、 元、微、文、脂、真、叶、谈、缉、侵。第二、第一部主要元音同类, 韵尾辅音相同或发音部位相同;一部中包含不同声调不同等 呼的字,音值不同:阴声韵、阳声韵分部,阴声韵部包括入声 韵。韵部是一种区别语义的音类。第三、甲骨文谐声关系中 音转合韵的占14%羽,原来有叠韵、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 等小类,唯独缺少旁通转一小类。建立起旁通转这个小类,眉 ①管攀初:《从甲骨文字的谐声关系看般商语言声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成立↑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1988年,长春。又:《据甲骨文谐声字探讨殷商韵 部》,纪念王力先生九十券辰语言学时论会论文,190年,北京
16 20世纪甲骨语言学 目比较清楚一点。第四、甲骨文谐声字音转范围虽宽,但有两 种构造格式的韵部不转:一是主要元音相隔很远的,二是主要 元音虽然相近,但韵尾辅音部位不同的阴声或入声韵对阳声 韵的。 管燮初研究甲骨文谐声字的声类,是以中古音为基础的, 由中古音上推般商声类。这种做法有待商榷。学术发展到今 天,上古音声母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绩。研究殷商汉语的声 类,最好要从上古音往上推,因为上古音距般商语音更近。管 燮初研究甲骨文声类时,使用了几率统计(即概率统计),目的 是排除谐声通转中的偶然因素。因为他认为,“古人造字,谐 声字同声符的配合难免偶然性误差”。这种认识未必可信。 甲骨文形声字的产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假借字上加意 符,二是在表意字上加音符。在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有偶然 性误差。既然如此,概率统计还是否有必要呢?事实上,管燮 初在研究甲骨文韵部时,已不再采用这种方法了。 管燮初研究殷代语音的韵部时,基本上采取了比较和统 计的方法。由比较可知异同,出统计可知数量,进而探讨是数 的不同,还是质的差异。但是比较和统计之后,该下何断语, 这是困难的。它牵涉到对谐声字和声符语音关系的认识以及 其他一些问题。从管燮初得出的结论来看,他下的断语还值 得考虑
第一章20世纪甲骨文语音研究的回顾暨展望 17 四、郭锡良的甲骨文语音研究 ]88年,郭锡良先生发表《殷商时代音系初探》一文。① 郭锡良研究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甲骨文编》见于《说 文》的941字,又根据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增补 了一些商代的金文和一些甲骨文。 他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将上面提到的那些字,摆进周秦音 系的框架之中,看看它将呈现出什么情况,然后进行分析,来 推究其音系的大致格局:因为郭锡良认为,殷商至周秦的语 言是一脉相承的,其音系的变化是有迹可寻的。郭先生的方 法,基本上是审音派所使用的方法。 郭锡良研究商代语音的声母系统时,采用了王力《汉语史 稿》中的32声母说,以此作为出发点,来观察殷商时代汉字在 这一声母系统中的分布情况,再探究其分合有无。例如郭锡 良在研究殷商时代端(知)组和章组的关系时,将上述上千字 中的端(知)组和章组字在三等韵中的分布情祝列成了表格, 看重叠情况:他发现殷商时代端(知)组和章组字在三等韵中 重叠的只有17对共50字,比周秦时代少得多。对这重叠的 17对50字,他进行分析:17对中有7对声调不同,不是真正 的重叠;剩下的0对也是各有原因。千是他得出结论:殷商 时代端(知)组和章组一般是互补的,少数字的重叠原因虽然 不一定尽如他所分析的那样,但不影响两组声母的合并。郭 ①郭鲫良:《殷商时代音系初探》,《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又载 《议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8 20世纪甲骨语言学 锡良用同样的方法还考察了殷商时代精组和庄组的关系、匣 母和群母的关系、余母和邪母的关系。最后,他得出了如下结 论:第一、殷商时代章组没有从端组中分化出来,庄组没有从 精组中分化出来。第二、殷商时代群、匣两母本是一个,周秦 时代的匣母是从群母中分化出来的。第三、殷商时代余母(喻 四)本属定母,邪母本属从母,余母、邪母是周秦时代才分化出 来的。第四、黄你的古本声19纽虽不适合于周素古音,但却 很可能反映了殷商时代声母系统的面貌。它们是: 喉音:影晓 牙音:见溪群 疑 舌音:端透定泥 齿音:精清从心 唇音:帮滂並 明 半舌音:来 郭锡良在研究商代语音韵母系统时,先采用了王力的周 秦音系韵部学说,但稍有补充调整:然后将殷商时代甲骨文中 的上干字摆进周秦音系中来分析研究。例如郭锡良分析了之 部,职部和蒸部。王力认为这三部都只有开口一等、开口三等 和合口一等、合口三等,郭锡良增补了开口二等和合口二等。 之部字在《甲骨文编》中有74个字,又从《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中补进4字,这些字在周秦古音中的等呼分属如下: 开口一等:亥改乃找裁碑再朝采才在母来 开口二等:霾薶 开口三等:熹整喜姬箕已杞最其棋典跽疑匙以已之止讹 齿兹滋子仔字司丝然祀汜杷嗣甾事史使啚鄙敏整吏耳 合口一等:海晦每莓
第一章20世纪甲骨文语音研究的回颜暨展望 19 合口三等:尤有友洧又右祐面贿龟丘裘旧牛不妇 职部字在《甲骨文编》中有27字,又从《汉语古文字字形 表》中朴收3字,这些字在周秦古音中的等呼分属如下: 开口一等:黑克得德国萁北 开口二等:戒麦 开口三等:苟陟直异翊匿哉食昃侧啬偪带力 合口一等:或 合口三等:昱福畐服及镀牧 蒸部在《甲骨文编》中有20字,它们在周秦古音中的等呼 分属如下: 开口一等:恒登耳朋倗 开口三等:兴兢孕爯称乘升丞棚陵扔艿 合口一等:弘 合口三等:马梦 面对上述的分属情况,郭锡良分析说:之部开口二等只有 明母“霾薶”二字,面开口一等明母平声无字,它们可以并人开 口一等;职部开口二等只有见母“戒”、明母“麦”,而开口一等 见母、明母无字,“戒、麦”也可以并入开口一等。郭锡良推测: 般商音系中的之部,职部、蒸部都只有开口、合口的一等和三 等,各有四个韵母,而不是周秦时代的六个韵母。郭锡良用同 样的方法对其他韵部的韵母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 初步结论:第一、殷商时代的韵母系统与周秦时代有很大不 同。殷商时代每个韵部最多只有开合各两等,而不是周秦时 代的开合各四等,周秦时代的二等韵和四等韵应该是殷商以 后才分化出来的,二等大多来自一等,四等大多来自三等。第 二,般商时代的韵母系统还是应该分成阴声韵、人声韵和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