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方向垂直陀螺仪图1-10飞机-自动驾驶仪系统原理图图1-11是飞机-自动驾驶仪系统稳定俯仰角的系统方块图,图中,飞机是被控对象,俯仰角是被控量,放大器、舵机、垂直陀螺仪、反馈电位器等是控制装置,即自动驾驶仪。参据量是给定的常值俯仰角,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在任何扰动(如阵风或气流冲击)作用下,始终保持飞机以给定俯仰角飞行扰动合定能机放大器飞机IR铺电器垂育陀螺夜图1-11俯仰角控制系统方块图3.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工业生产中炉温控制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经济性好、无噪声、显示醒目、读数直观、打印存档方便、操作简单、灵活性和适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代替模拟式控制系统是今后工业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图1-12为某工厂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电阻丝通过晶闸管主电路加热,炉温期望值用计算机键盘预先设置,炉温实际值由热电偶检测,并转换成电压,经放大、滤波后,由A/D变换器将模拟量变换为数字量送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与所设置的温度期望值比较后产生偏差信号,计算机便根据预定的控制算法(即控制规律)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再经D/A变换器变换成电流,通过触发器控制晶闸管导通角,从而改变电阻丝中电流大小,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该系统既有精确的温度控制功能,还有实时屏幕显示和打印功能,以及超温、极值和电阻丝、热电偶损坏报警等功能。.9
热电偶A/D放大变换器洗波TP301-B电炉单板计算机DIA电触发器变G)祖换丝n图1-12电阻炉温度微机控制系统4.锅炉液位控制系统锅炉是电厂和化工厂里常见的生产蒸汽的设备。为了保证锅炉正常运行,需要维持锅炉液位为正常标准值。锅炉液位过低,易烧干锅而发生严重事故;锅炉液位过高,则易使蒸汽带水并有溢出危险。因此,必须通过调节器严格控制锅炉液位的高低,以保证锅炉正常安全地运行。常见的锅炉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1-13所示过热器一蒸汽我技变送器省煤气源定值器聘谢节阀调节器CX一给水图1-13锅炉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当蒸汽的耗汽量与锅炉进水量相等时,液位保持为正常标准值。当锅炉的给水量不变,而蒸汽负何突然增加或减少时,液位就会下降或上升;或者,当蒸汽负荷不变,而给水管道水压发生变化时,引起锅炉液位发生变化。不论出现哪种情况,只要实际液位高度与正常给定液位之间出现了偏差,调节器均应立即进行控制,去开大或关小给水阀门,使液位恢复到给定值。图1-14是锅炉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图中,锅炉为被控对象,其输出为被控参数液位,作用于锅炉上的扰动是指给水压力变化或蒸汽负荷变化等产生的内外扰动;测量变送器为差压变送器,用来测量锅炉液位,并转变为一定的信号输至调节器;调节器是锅炉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有电动、气动等形式,在调节器内将测量液位与给定液位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值,然后根据偏差情况按定的控制律[如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积.10
分-微分(PID)等门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去推动调节阀动作;调节阀在控制系统中起执行元件作用,根据控制信号对锅炉的进水量进行调节,阀门的运动取决于阀门的特性,有的阀门与输入信号或正比变化,有的阀门与输入信号呈某种曲线关系变化。大多数调节阅为气动薄膜调节阀,若采用电动调节器,则调节器与气动调节阀之间应有电-气转换器。气动调节阀的气动阀门分为气开与气关两种。气开阀指当调节器输出增加时,阀门开大,气关阀指当调节器输出增加时,阀门反而关小。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蒸汽锅炉的给水调节阅般采用气关阀,一旦发生断气现象,阀门保持打开位置,以保证汽鼓不致烧干损坏。调节器输出比较给定值偏差值被控参数水调节器调节阀锅炉测量饭测变送器图1-14锅炉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等;按元件类型可分为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生物系统等;按系统功用可分为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等,按系统性能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等;按参据量变化规律又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般,为了全面反映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常常将上述各种分类方法组合应用。1.线性连续控制系统这类系统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式描述,其一般形式为d*-1dd"a+a)++ a e()+ac()d.dd= bo dr(t) +b dr()+ +ba r() + br(c)式中c(t)是被控量;r(t)是系统输入量。系数ao,a1,"ax,bo,bi,"",bm是常数时,称为定常系统,系数aoa1,""an,be,bi,,b随时间变化时,称为时变系统。线性定常连续系统按其输入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又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1)恒值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系统的参据量是一个常值,要求被控量亦等于一个常值,故又称为调节器。但由于扰动的影响,被控量会偏离参据量而出现偏差,控制系统便根据偏差产生控制作: 11 +
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量恢复到给定的常值。因此,恒值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是研究各种扰动对被控对象的影响以及抗扰动的措施。在恒值控制系统中,参据量可以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但是,一经调整后,被控量就应与调整好的参据量保持一致。图1-2刨床速度控制系统就是一种恒值控制系统,其参据量uo是常值。此外,还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在工业控制中,如果被控量是温度、流慰、压力、液位等生产过程参量时,这种控制系统则称为过程控制系统,它们大多数都属于恒值控制系统。(2)随动系统这类控制系统的参据堪是预先未知的随时间任意变化的函数,要求被控量以尽可能小的误差跟随参据量的变化,故又称为跟踪系统。在随动系统中,扰动的影响是次要的,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是研究被控跟随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示例中的函数记录仪便是典型的随动系统。在随动系统中,如果被控是机械位置或其导数时,这类系统称之为伺服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系统的参据量是按预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要求被控量迅速、准确地加以复现。机械加工使用的数字程序控制机床便是一例。程序控制系统和随动系统的参据量都是时间函数,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已知的时间函数,后者则是未知的任意时间函数,葡恒值控制系统也可视为程序控制系统的特例。2、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离散系统是指系统的某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码形式,因而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连续信号经过采样开关的采样就可以转换成离散信号。一般,在离散系统中既有连续的模拟信号,也有离散的数字信号,因此离散系统要用差分方程描述,线性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oc(k+n)+aic(+n1)++an-ic(k+1)+ac(k)=bgr(k+m)+byr(k+m-1)+"+bm-r(k+1)+bar(k)式中,m<n,n为差分方程的次数ao,ai,,an,bo,br,"",bm为常系数;r(h),c(k)分别为输入和输出采样序列。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典型的离散系统,如示例中的炉温微机控制系统等。3.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中只要有一个元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这类系统就称为非线性控制系统,这时,要用非线性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其特性。非线性方程的特点是系数与变有关,或者方程中含有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幕或乘积项,例如(t)+y(t)j(t)+y(t)=r(t)严格地说,实际物理系统中都含有程度不同的非线性元部件,例如放大器和电磁元件的饱和特性,运动部件的死区、间隙和摩擦特性等。由于非线性方程在数学处理上较困难,目前对不同类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方法。但对于非线性程度不太严重的元部件,可采用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化的方法,从而将非线性控制系统近似为线性控制*12·--
系统。1-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的提法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一门学科。尽管自动控制系统有不同的类型,对每个系统也都有不同的特殊要求,但对于各类系统说,在已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时,我们感兴趣的都是系统在某种典型输入信号下,其被控量变化的全过程。例如,对恒值控制系统是研究扰动作用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全过程;对随动系统是研究被控量如何克服扰动影响并跟随参据量的变化全过程。但是,对每一类系统被控量变化全过程提出的共同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且可以归结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即稳、准、快的要求。(1)稳定性稳定性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被控量偏离期望值的初始偏差应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小或趋于零。具体来说,对于稳定的慎值控制系统,被控量因扰动面偏离期望值后,经过一个过渡过程时间,被控量应恢复到原来的期望值状态;对于稳定的随动系统,被控量应能始终跟踪参据量的变化。反之,不稳定的控制系统,其被控量偏离期望值的初始偏差将随时间的增长而发散,因此,不稳定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预定的控制任务。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由系统结构所决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这是因为控制系统中一般含有储能元件或惯性元件,如绕组的电感、电枢转动惯量、电炉热容量、物体质量等,储能元件的能量不可能突变,因此,当系统受到扰动或有输入量时,控制过程不会立即完成,而是有一定的延绶,这就使得被控量恢复期望值或跟踪参据量有一个时简过程,称为过渡过程。例如,在反馈控制系统中,由于被控对象的惯性,会使控制动作不能瞬时纠正被控量的偏差;控制装置的惯性则会使偏差信号不能及时完全转化为控制动作。这样,在控制过程中,当被控量已经回到期望值而使偏差为零时,执行机构本应立即停止工作,但由于控制装置的惯性,控制动作仍继续向原来方向进行,致使被控量超过期望值又产生符号相反的偏差,导致执行机构向相反方向动作,以减小这个新的偏差;另一方面,当控制动作已经到位时,又由于被控对象的惯性,偏差并未减小为零,因而执行机构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使被控量又产生符号相反的偏差,如此反复进行,致使被控量在期望值附近来回摆动,过渡过程呈现振荡形式。如果这个振荡过程是逐渐减弱的,系统最后可以达到平衡状态,控制目的得以实现,我们称为稳定系统;反之,如果振荡过程逐步增强,系统被控量将失控,则称为不稳定系统。(2)快速性为了很好完成控制任务,控制系统仅仅满足稳定性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其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提出要求,一般称为动态性能。例如,对用于稳定的高射炮射角随动系统,虽然炮身最终能跟踪目标,但如果目标变动迅速,而炮身跟踪目标所需过渡过程时间过长,就不可能击中目标;对用于稳定的自动驾驶仪系统,当飞机受阵风扰动而偏离预定航线时,具有自动使飞机恢复预定航线的能力,但在恢复过程中,如果机身摇晃幅度过大,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