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二项分布B(n,p)的概率分布图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为对称分布 D 60.Pism分布P()满足下列何种条件时近似正态分布N(,√)()。 A.相当大 D.=0.5 61.已知某高校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为50%,从该高校随机挑选3名学生,其中2人 患近视眼的概率为() A.0.125 B.0.375 C.0.25 D.0.5 62.某自然保护区狮子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只,随机抽查其中一平方公里 范围内狮子的数量,若进行100次这样的抽查,其中的95次所得数据应在以下范围内() A.5~195 B.80.4~119.6 D.74.2~125.8 63.关于样本率p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服从正态分布 B.服从x分布 C.当n足够大,且p和1-p均不太小,p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 D.服从t分布 6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样本率比较可用u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可用t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时,有l=x2 D.两样本率比较时,有t2= 65.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 A.P(1-p) B. P(-p) c._p D.p(I-p) 66.以下关于x2检验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拟合优度检验时,v=n-2(n为观察频数的个数) B.对一个3×4表进行检验时,v=11 C.对四格表检验时,v=4 D.若x.0s,>x0sn,则v>n 67.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检出率为50%, 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A.不能确定B.甲、乙法一样C.甲法优于乙法D.乙法优于甲法 68.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 方法是: A.分性别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6 59.二项分布 B(n,p)的概率分布图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为对称分布( )。 A.n=50 B. p=0.5 C.np=1 D. p=1 60.Poisson 分布 P( )满足下列何种条件时近似正态分布 N( , )( )。 A. 相当大 B. =1 C. =0 D. =0.5 61. 已知某高校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为 50%,从该高校随机挑选 3 名学生,其中 2 人 患近视眼的概率为( )。 A.0.125 B. 0.375 C.0.25 D. 0.5 62. 某自然保护区狮子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00 只,随机抽查其中一平方公里 范围内狮子的数量,若进行 100 次这样的抽查,其中的 95 次所得数据应在以下范围内( )。 A.5~195 B.80.4~119.6 C.95~105 D.74.2~125.8 63. 关于样本率 p 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 服从正态分布 B. 服从 2 分布 C. 当 n 足够大,且 p 和 1-p 均不太小,p 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 D. 服从 t 分布 6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u 检验 B. 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t 检验 C. 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2 u = D. 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2 2 t = 65. 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 A. p(1− p) B. n p(1− p) C. n −1 p D. n p(1− p) 66. 以下关于 2 检验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拟合优度检验时, = n − 2 (n 为观察频数的个数) B.对一个 34 表进行检验时, =11 C.对四格表检验时, =4 D.若 2 0.05, 2 0.05, ,则 67. 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 120 名,甲法检出率为 60%,乙法检出率为 50%, 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 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A.不能确定 B.甲、乙法一样 C.甲法优于乙法 D.乙法优于甲法 68.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 方法是: A.分性别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 2 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6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检验也可用x2检验 B.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u检验也可用x2检验 C.对于多个率或构成比的比较,u检验可以替代x2检验 D.对于两个样本率的比较,x2检验比u检验可靠 70.以下检验方法之中,不属于非参数检验法的是()。 A.t检验 B.符号检验 C. Kruskal- Wallis检验 D. Wilcoxon检验 71.以下对非参数检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参数检验方法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应用非参数检验时不考虑被研究对象的分布类型 C.非参数的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 D.一般情况下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参数检验 72.符合方差分析检验条件的成组设计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 A.一类错误增大 B.第二类错误增大 C.第一类错误减小 第二类错误减小 73.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 A.t检验 B.秩和检验 C.F检验 D.四格表检验 74.在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A.历: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两样本均数相同 C.: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75.在进行 Wilcoxon配对法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A.历: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历: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C.: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以上都不正确 76.两个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 A.t检验 B.秩和检验 任选一种检验方法 资料符合哪种检验的条件 77.对于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A.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正态总体 B.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非正态总体 C.样本的差数来自中位数为0的总体 D.样本的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的总体 78.在配对比较的差数秩和检验中,如果有两个差数为0,则()。 A.对正秩和有0.5和1,对负秩和有-0.5和-1 B.对正秩和有2,对负秩和有-2 C.对正秩和有3,对负秩和有-3 D.不予考虑
7 6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 u 检验也可用 2 检验 B.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 u 检验也可用 2 检验 C.对于多个率或构成比的比较,u 检验可以替代 2 检验 D.对于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2 检验比 u 检验可靠 70.以下检验方法之中,不属于非参数检验法的是( )。 A. t 检验 B. 符号检验 C. Kruskal-Wallis 检验 D. Wilcoxon 检验 71.以下对非参数检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参数检验方法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应用非参数检验时不考虑被研究对象的分布类型 C.非参数的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 D.一般情况下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参数检验 72.符合方差分析检验条件的成组设计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 )。 A.一类错误增大 B.第二类错误增大 C.第一类错误减小 D.第二类错误减小 73.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 )。 A.t 检验 B.秩和检验 C.F 检验 D.四格表 X 2 检验 74.在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 A.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H0:两样本均数相同 C.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H0: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75.在进行 Wilcoxon 配对法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 A.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H0: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C.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以上都不正确 76.两个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 )。 A.t 检验 B.秩和检验 C.任选一种检验方法 D.资料符合哪种检验的条件 77.对于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 A.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 0 的正态总体 B.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 0 的非正态总体 C.样本的差数来自中位数为 0 的总体 D.样本的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的总体 78.在配对比较的差数秩和检验中,如果有两个差数为 0,则( )。 A.对正秩和有 0.5 和 1,对负秩和有-0.5 和-1 B.对正秩和有 2,对负秩和有-2 C.对正秩和有 3,对负秩和有-3 D.不予考虑
若随机化成组设计资料来自于正态总体,分别采用秩和检验与t检验、u检验,则它们 检验效率关系正确的是()。 A.t检验〉u检验>秩和检验B.u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 C.t检验〉秩和检验》u检验D.t检验,u检验〉秩和检验 79.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A.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80.按等级分组资料的秩和检验中,各等级平均秩次为( A.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 B.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下界 C.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下界的均数 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下界的之和 81.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 A.总体是正态分布 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C.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 82.下述哪些不是非参数统计的特点()。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 B.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C.适用于等级资料 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 83.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值为和E,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把石与石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B.把M和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M和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M与石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84.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A.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B.公式更为合理 C.检验效能高 D.抽样误差小 85.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检验,对差值编秩时,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 A.符号相同,则取平均秩次B.符号相同,仍按顺序编秩 C.符号不同,仍按顺序编秩 D.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 86.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中,其历假设为()。 A.差值的总体均数为0 B.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 C.pd≠0 D.M≠0 87.一组m和一组m(m>m)的两个样本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有()。 A.m个秩次1,2, B.D个秩次1,2 C.m+n2个秩次1,2,,,,n+n2 n-个秩次 88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8 若随机化成组设计资料来自于正态总体,分别采用秩和检验与 t 检验、u 检验,则它们 检验效率关系正确的是( )。 A.t 检验>u 检验>秩和检验 B.u 检验>秩和检验>t 检验 C.t 检验>秩和检验>u 检验 D.t 检验,u 检验>秩和检验 79.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 A.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80.按等级分组资料的秩和检验中,各等级平均秩次为( )。 A.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 B.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下界 C.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下界的均数 D.该等级的秩次范围的上界、下界的之和 81.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 )。 A.总体是正态分布 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C.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 82.下述哪些不是非参数统计的特点( )。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 B.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C.适用于等级资料 D.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 83.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值为 X1 和 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 A.把 X1 与 X2 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B.把 X1 和 X2 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 X1 和 X2 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 X1 与 X2 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84.秩和检验和 t 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 A.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 B.公式更为合理 C.检验效能高 D.抽样误差小 85.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检验,对差值编秩时,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 )。 A.符号相同,则取平均秩次 B.符号相同,仍按顺序编秩 C.符号不同,仍按顺序编秩 D.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 86.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中,其 H0 假设为( )。 A.差值的总体均数为 0 B.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 0 C.μd≠0 D.Md≠0 87.一组 n1 和一组 n2(n2>n1)的两个样本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有( )。 A.n1 个秩次 1,2,...,n1 B.n2 个秩次 1,2,...,n2 C.n1+n2 个秩次 1,2,...,n1+n2 D.n1-n2 个秩次 1,2,...,n1-n2 88.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两组数据统一由小到大编秩 B.遇有相同数据,若在同一组,按顺序编秩 C.遇有相同数据,若不在同一组,按顺序编秩 D.遇有相同数据,若不在同一组,取其平均秩次 89.成组设计的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A.t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C.t检验或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D.资料符合t检验条件还是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条件 90.对两样本均数作比较时,已知m、D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偏态,宜 用() 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F检验 91.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a值,校正的 结果使()。 A.u值增加,P值减小 B.u值增加,P值增加 C.u值减小,P值增加 D.u值减小,P值减小 92.符号秩检验( Wilcoxon配对法)中,秩和T和P值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大于相应概率 B.T落在界值范围上界外,则P值大于相应概率 C.T落在界值范围下界外,则P值大于相应概率 T落在界值范围上,则P值大于相应概率 93.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未计算校正L值,而计算u值, 不拒绝历时()。 A.第一类错误增加 B.第一类错误减少 C.第二类错误增加 D.第二类错误减小 94.下列()式可出现负值。 A.∑(X)2 B.∑F2-(∑/n D.∑(X)(PF 95.F14+4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 际单位kg,则此方程()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96.已知r=1,则一定有() A.b=1 B. al C. SEFO D. SF Sr 97.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 A.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98..直线回归分析中,的影响被扣除后,F方面的变异可用指标()表示
9 A.将两组数据统一由小到大编秩 B.遇有相同数据,若在同一组,按顺序编秩 C.遇有相同数据,若不在同一组,按顺序编秩 D.遇有相同数据,若不在同一组,取其平均秩次 89.成组设计的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 A.t 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C.t 检验或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D.资料符合 t 检验条件还是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条件 90.对两样本均数作比较时,已知 n1、n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偏态,宜 用( )。 A.t 检验 B.u 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 91.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 uc 值,校正的 结果使( )。 A.u 值增加,P 值减小 B.u 值增加,P 值增加 C.u 值减小,P 值增加 D.u 值减小,P 值减小 92.符号秩检验(Wilcoxon 配对法)中,秩和 T 和 P 值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T 落在界值范围内,则 P 值大于相应概率 B.T 落在界值范围上界外,则 P 值大于相应概率 C.T 落在界值范围下界外,则 P 值大于相应概率 D.T 落在界值范围上,则 P 值大于相应概率 93.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未计算校正 uc 值,而计算 u 值, 不拒绝 H0 时( )。 A.第一类错误增加 B.第一类错误减少 C.第二类错误增加 D.第二类错误减小 94.下列( )式可出现负值。 A.∑(X— X ) 2 B.∑Y 2—(∑Y) 2 /n C.∑(Y—Y ) 2 D.∑(X— X )(Y—Y ) 95.Y=14+4X 是 1~7 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 际单位 kg,则此方程( )。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96.已知 r=1,则一定有( )。 A.b=1 B.a=1 C.SY. X=0 D.SY. X= SY 97.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 )。 A.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98..直线回归分析中,X 的影响被扣除后,Y 方面的变异可用指标( )表示
A. S x2/( S=√x(-3(m 99.直线回归系数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 C. D.2n-1 100.应变量F的离均差平方和划分,可出现() 总=S5剩 SS总=SS回 D.以上均可 101.下列计算SS剩的公式不正确的是() lyr-lxyb lyy c YY XY/XX D.(1-r2)y 102.直线相关系数可用()计算 B.bx√x/l C.√bxb D.以上均可 103.当r=0时,Y=a+bX回归方程中有()。 A.a必大于零 B.a必等于X C.a必等于零 a必等于 104.可用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配合适度检验是: A.x2检验 B.F检验 C.U检验 D. Ridit检验 105.在多元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增加一个常数,则相应的偏回归系数: 不变 B.增加相同的常数 C.减少相同的常数 D.增加但数值不定 106.在多元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k,则 B.该偏回归系数不变 C.该偏回归系数变为原来的1/k倍 D.所有偏回归系数均发生改变 E.该偏回归系数改变,但数值不定 07.作多元回归分析时,若降低进入的F界值,则进入方程的变量一般会 A.增多 减少 C.不变 D.可增多也可减少 108.在下面各种实验设计中,在相同条件下最节约样本含量的是。() A.完全随机设计 配对设计 C.配伍组设计 D.交叉设计 109.为研究新药“胃灵丹”治疗胃病(胃炎,胃溃疡)疗效,在某医院选择50例胃 炎和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 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10 A. , 2 ( ) ( 2) x y S n = − X − X B. 2 ( ) ( 1) r S n = − Y Y − C. , 2 ( ) ( 2) y x S n = − Y Y − D. ( ) 2 S S b xy = X X − 99.直线回归系数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 )。 A.n B.n-1 C.n-2 D.2n-1 100.应变量 Y 的离均差平方和划分,可出现( )。 A.SS 剩=SS 回 B.SS 总=SS 剩 C.SS 总=SS 回 D.以上均可 101.下列计算 SS 剩的公式不正确的是( )。 A. YY XY l l b − B. YY XX l bl − C. 2 YY XY XX l l l − D. 2 (1 ) YY − r l 102.直线相关系数可用( )计算。 A. XY XX YY l l l B. YX XX YY b l l C. bYX bXY D. 以上均可 103.当 r=0 时, Y ˆ = a +bX 回归方程中有( )。 A.a 必大于零 B. a 必等于 X C.a 必等于零 D. a 必等于 104.可用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配合适度检验是: A. 2 检验 B. F 检验 C. U 检验 D. Ridit 检验 105.在多元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增加一个常数,则相应的偏回归系数: A. 不变 B. 增加相同的常数 C. 减少相同的常数 D. 增加但数值不定 106.在多元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 k,则: B. 该偏回归系数不变 C. 该偏回归系数变为原来的 1/k 倍 D. 所有偏回归系数均发生改变 E. 该偏回归系数改变,但数值不定 107.作多元回归分析时,若降低进入的 F 界值,则进入方程的变量一般会: A. 增多 B. 减少 C. 不变 D. 可增多也可减少 108.在下面各种实验设计中,在相同条件下最节约样本含量的是。( )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配对设计 C. 配伍组设计 D. 交叉设计 109.为研究新药“胃灵丹”治疗胃病(胃炎,胃溃疡)疗效,在某医院选择 50 例胃 炎和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 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