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继续讲解本课时的位运算的相关知识。 程序中所有的数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的,位运算其实就是直 接对整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位进行操作。 (3)教师列举位运算 按位左移、按位右移、按位与、按位或、按位异或、按位取反。 (4)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 二、 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 (1)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左移。 按位左移指的是二进位全部左移n位,高位丢弃,低位补0,符号“<”是按位左移 的符号。 (2)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左移,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3)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右移。 按位右移指的是将二进位全部右移位,移出的位丢弃,移进的位补符号位。粉 位右移的符号位保持不变。符号“》”是按位右移的符号。 (4)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右移。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5)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与。 按位与指的是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各对应的二进位进行“与”的操作。只有对应的 两个二进位都是1时,结果位就为1,否则结果位为0。符号“&”是按位与的符号。 (6)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与。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我演示操作 (7)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或。 按位或指的是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各对应的二进位进行“或”的操作。只要对应的 两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结果位就为1。当参与运算的是负数时,参与运算的两个数 均以补码出现。按位或使用符号“”表示。 (8)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或。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9)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异或
(2)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继续讲解本课时的位运算的相关知识。 程序中所有的数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的,位运算其实就是直 接对整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位进行操作。 (3) 教师列举位运算。 按位左移、按位右移、按位与、按位或、按位异或、按位取反。 (4) 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 二、 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 (1) 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左移。 按位左移指的是二进位全部左移 n 位,高位丢弃,低位补 0,符号“<<”是按位左移 的符号。 (2)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左移。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3)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右移。 按位右移指的是将二进位全部右移 n 位,移出的位丢弃,移进的位补符号位。按 位右移的符号位保持不变。符号“>>”是按位右移的符号。 (4)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右移。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5)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与。 按位与指的是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各对应的二进位进行“与”的操作。只有对应的 两个二进位都是 1 时,结果位就为 1,否则结果位为 0。符号“&”是按位与的符号。 (6)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与。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7)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或。 按位或指的是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各对应的二进位进行“或”的操作。只要对应的 两个二进位有一个为 1 时,结果位就为 1。当参与运算的是负数时,参与运算的两个数 均以补码出现。按位或使用符号“|”表示。 (8)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或。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9)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异或
按位异或就是将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对应的二进制位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位为1,另 个位为0,则结果为就为1,否则,结果位为0。按位异或使用“”符号来表示。 (10)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异或。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1)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取反。 按位取反就是将二进位的每一位进行取反,0取反为1,1取反为0。 (12)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取反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3)教师根据课件,讲解运算符的优先级。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4)教师布置学生课上完成课后习题,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 三、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1)回顾位运算和运算符的优先级,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使用博学谷系统下发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 (上机练习) 上机练习主要针对本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在程序中容易出错的内容进 行练习,通过上机练习可以考察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代码的熟练程度。 形式:单独完成 上机一:(考察知识点为数字类型的转换,算术运算符) 题目: 请按照以下要求完成编程。 要求如下: )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数字 2)计算两个数字的和
按位异或就是将参与运算的两个数对应的二进制位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位为 1,另 一个位为 0,则结果为就为 1,否则,结果位为 0。按位异或使用“^”符号来表示。 (10)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异或。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1)教师使用画图工具,介绍什么是按位取反。 按位取反就是将二进位的每一位进行取反,0 取反为 1,1 取反为 0。 (12)教师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按位取反。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3)教师根据课件,讲解运算符的优先级。 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14)教师布置学生课上完成课后习题,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 三、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1)回顾位运算和运算符的优先级,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使用博学谷系统下发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 (上机练习) 上机练习主要针对本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在程序中容易出错的内容进 行练习,通过上机练习可以考察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代码的熟练程度。 形式:单独完成 上机一:(考察知识点为数字类型的转换,算术运算符) 题目: 请按照以下要求完成编程。 要求如下: 1) 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数字 2) 计算两个数字的和
形式:单独完成 上机二:(考察知识点为数比较运算符) 题目: 请按照以下要求完成编程 要求如下: 1)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数字: 2)使用if-else语句比较它们的大小 考题和习 见教材第2章配套的习题 题 教 学 后 记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形式:单独完成 上机二:(考察知识点为数比较运算符) 题目: 请按照以下要求完成编程。 要求如下: 1) 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数字; 2) 使用 if-else 语句比较它们的大小 思 考题和习 题 见教材第 2 章配套的习题 教 学 后 记 《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年级: 授课学期: 教师姓名:基基老师 年月日 课题 名称 第3章Python常用语句 6脚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了Python的基本语法后,接下来进入Pythor 内容 分析 常用语句的学习,本章将针对Python中的判断语句以及循环语句进行详细的讲 解。 教学目 6、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标及基 7、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本要求 8、掌握break、continue、pass和else语句的作用 4、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教学 重点 5、 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6、掌握break、.continue、pass和else语句的作用 2、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3 掌握break、continue、pass和else语句的作用 教学 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使用教学PPT讲解
课程名称: 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年级: 授课学期: 教师姓名: 某某老师 年 月 日 课题 名称 第 3 章 Python 常用语句 计 划 学时 6 课时 内容 分析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了 Python 的基本语法后,接下来进入 Python 常用语句的学习,本章将针对 Python 中的判断语句以及循环语句进行详细的讲 解。 教学目 标及基 本要求 6、 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7、 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8、 掌握 break、continue、pass 和 else 语句的作用 教学 重点 4、 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5、 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6、 掌握 break、continue、pass 和 else 语句的作用 教学 难点 2、 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3、 掌握 break、continue、pass 和 else 语句的作用 教学 方式 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使用教学 PPT 讲解
第一课时 (判断语句) 一、创设情境,导入判断语句的概念 (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举例,引出判断语句。 在生活中,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如果是绿灯才能通过马路,否则需要停止 待。在程序中,用户登录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只有两者全部正确才能允许登录 为此,Python提供了判断语句。 (2)明确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二、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 (1)数师根据课件,讲述i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只有判断条件成立,才可以执行下面的语句。 (2)教师通过3.11的案例,讲述f语句的使用。 (3)教师根据课件,讲述fεlse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只有判断条件成立,才可以执行满足条件时要做的事情,否则,执行不满足 过 条件要做的事情。 彩 (4)教师通过3.12的案例,讲述if-else语句的使用。 (S)教师根据课件,讲述fl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6)教师通过3.1.3的案例,讲述if®lif语句的使用。 (7)教师通过举例,引出f嵌套的概念。 例如,乘火车时,必须先买票,只有拿到车票才能进入安检,安检通过以后 方可正常乘车。基于这种情况,后面的过程是在前面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编 程中,可以使用i嵌套实现。 (8)教师根据课件,讲述「语句嵌套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9)教师通过3.1.4的案例,讲述f嵌套的使用。 (10)教师通过猜拳游戏的案例,带领学生巩固对判断语句的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通过实戮演示操作。 三、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1)回顾上课前的学习目标,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f语句、if-clse语句、if-elif语句, 以及f语句嵌套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判断语句) 一、创设情境,导入判断语句的概念 (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举例,引出判断语句。 在生活中,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如果是绿灯才能通过马路,否则需要停止等 待。在程序中,用户登录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只有两者全部正确才能允许登录。 为此,Python 提供了判断语句。 (2) 明确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判断语句的使用 二、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 (1) 教师根据课件,讲述 if 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只有判断条件成立,才可以执行下面的语句。 (2) 教师通过 3.1.1 的案例,讲述 if 语句的使用。 (3) 教师根据课件,讲述 if-else 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只有判断条件成立,才可以执行满足条件时要做的事情,否则,执行不满足 条件要做的事情。 (4) 教师通过 3.1.2 的案例,讲述 if-else 语句的使用。 (5) 教师根据课件,讲述 if-elif 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6) 教师通过 3.1.3 的案例,讲述 if-elif 语句的使用。 (7) 教师通过举例,引出 if 嵌套的概念。 例如,乘火车时,必须先买票,只有拿到车票才能进入安检,安检通过以后 方可正常乘车。基于这种情况,后面的过程是在前面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编 程中,可以使用 if 嵌套实现。 (8) 教师根据课件,讲述 if 语句嵌套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9) 教师通过 3.1.4 的案例,讲述 if 嵌套的使用。 (10) 教师通过猜拳游戏的案例,带领学生巩固对判断语句的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操作。 三、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1) 回顾上课前的学习目标,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if 语句、if-else 语句、if-elif 语句, 以及 if 语句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