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受精 1.花粉粒与柱头的识别(亲和性?) 2.花粉管的伸长 3.受精方式(根据花粉管进入胚囊的部位, 有三种类型) 珠孔受精(大多数植物) 合点受精(柔荑花序类植物 中部受精(葫芦科植物
(三)受精 1.花粉粒与柱头的识别(亲和性?) 2.花粉管的伸长 3.受精方式(根据花粉管进入胚囊的部位, 有三种类型) 珠孔受精(大多数植物) 合点受精(柔荑花序类植物) 中部受精(葫芦科植物)
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出的两个精细胞 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另一个与极核融 合成为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精细胞(n)+卵(n)合子(2n)m胚(2n) 精细胞(n)+中央细胞(2n)—初生胚乳核(3n)→胚乳(3n)
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出的两个精细胞, 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另一个与极核融 合成为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精细胞(n) + 卵(n) 合子(2n) 胚(2n) 精细胞(n) + 中央细胞(2n) 初生胚乳核(3n) 胚乳(3n)
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1、异质的精、卵细胞的融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 的合子(2n),既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 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提供 了变异的基础。 2、精细胞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的初生胚乳 核(3n),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 跃,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也 更广。 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形式,也是植物 遗传和育种的重要理论依据
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1、异质的精、卵细胞的融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 的合子(2n),既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 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提供 了变异的基础。 2、精细胞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的初生胚乳 核(3n) ,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 跃,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也 更广。 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形式,也是植物 遗传和育种的重要理论依据
五、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柱头—枯萎 雌蕊的结构〉花柱—→枯萎 子房壁_果皮 子房 果实 胚珠]种子
五、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柱 头 枯萎 雌蕊的结构 花 柱 枯萎 子 房 果 实 子房壁 胚 珠 种 子 果 皮
()种子的发育 1、胚的发育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以荠菜胚为例) 基细胞 胚柄 休眠解除 合子 横裂1次 顶细胞—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 (马蹄形)
(一)种子的发育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以荠菜胚为例) 合 子 休眠解除 基细胞 胚 柄 顶细胞 球形胚 心形胚 (马蹄形) 成熟胚 横裂1次 1、胚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