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 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 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 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 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 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 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 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 豪放词风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 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 , 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 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 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 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 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 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 豪放词风
豪阔 第三单元的导语《漫步宋词》指出:“豪放词题材较广泛,多 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 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这就是对豪放词的特点的 概括。 苏轼的这两首词,都是“抒怀宣志”之作,当中也间接地关涉 到社会现实和国计民生。二词所抒发的情感都是他贬官黄州时 的所思所感,这与“鸟台诗案”密切相关。“鸟台诗案”是当 时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产物。新旧两党的斗争,虽然后来含有 很多政治宗派斗争的因素,但总的说来,是关于国家的命运前 途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两首词的政治性是很强的。从艺术风 格和审美感受来看,这些作品的格调都比较刚健儒雅,具有高 旷清雄的审美特点,富于阳刚美。 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多涉及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具 有类似风格的宋词,如必修课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选修课教材中的第16课辛弃疾 的作品、第17课“爱国词 都属于此类作
• 第三单元的导语《漫步宋词》指出:“豪放词题材较广泛,多 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 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这就是对豪放词的特点的 概括。 • 苏轼的这两首词,都是“抒怀言志”之作,当中也间接地关涉 到社会现实和国计民生。二词所抒发的情感都是他贬官黄州时 的所思所感,这与“乌台诗案”密切相关。“乌台诗案”是当 时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产物。新旧两党的斗争,虽然后来含有 很多政治宗派斗争的因素,但总的说来,是关于国家的命运前 途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两首词的政治性是很强的。从艺术风 格和审美感受来看,这些作品的格调都比较刚健儒雅,具有高 旷清雄的审美特点,富于阳刚美。 • 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多涉及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具 有类似风格的宋词,如必修课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选修课教材中的第16课辛弃疾 的作品、第17课“爱国词”,都属于此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