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2)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 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 定律,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三、本章总结: 1.热量、燃料燃烧、热机效率等相关计算。 知识点 公式 备注与拓展 热量的计算 O=cmA 注意:物体的初温、末温和变化的温度 燃料燃烧放热0mq 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Q=Va 适用于气体 热机效率 n=2×100其中,Q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 2.“内能的改变”和“温度的改变”的关系: 做功 能量转化 是E 内能改变 温度改变 能量转移热量 热传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本章知识结构图:@简单初中生 正电荷、负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两种电荷 用途、工作原理、检验方法 两种电荷 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 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导电和不导电的原因 电流和电路 电流”形成、方向规定 电路构成、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流和电路 串联电路及连接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强弱电流(1)、单位(A) 电流的测量电流表及其使用、读数方法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井联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电荷种类 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羊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 (6)验电器: 全属球 金属杆 金属苗 验电器
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C。原子核带正电,它和核外电子 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本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 哪个物体的电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 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等量的)。由此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3.导体与绝缘体 (1)电荷的定向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玻璃、橡胶、陶瓷 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的电荷 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条件改变时可以相互转化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要闭合) (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 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 动的方向相反。 b.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丛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2.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1)电路的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只有电路闭合,电路中才有 电流。注意: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一”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 (2)电路图 a概念: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b.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必须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所画符号和实物要对应,连接顺序要一致。 *元件要分布均匀。 *整个电路最好画成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尽量简洁。 3.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电路中处处连通的电路; (2)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短路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用电器短路是用 导线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路:中间 生准延 串联和井联 1.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和井联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 就叫做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各元件是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就叫做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电流子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 和支路之分 特点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支路,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 特点3一个开关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 在干路中设置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在 各支路设置开关可以控制这条支路 注意:开关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 2.鉴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 (1)电流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观察。若电流无分支,逐个经过所有的用电 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电路;若电流在某点“分流”,在某点 “汇合”,有多少路径,则是并联电路 (2)节点法:在识别不规则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少,只要这两点间没有电源、用电器, 导线就可以缩短为一个节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共同点。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的强弱 (1)物理意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还有毫安(mA)、微安(uA)。1A=1000mA 1mA=1000uA。 2.电流表和结构介绍 0.6 元件符号、量程、读数方法、使用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