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积累与运用(1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滞( )留 羸( 销蚀 阴霾( 吞shi( bian( )骨 告qing() znua ()住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2)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3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C.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能卷土重来。 D.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4.对①、②两句话中破折号作用的说明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一一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 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②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 王国的国旗”,然后… A.①、②句中破折号都只有注释作用。 B.①句中破折号有说明作用,②句中是转折作用 C.①句中破折号有解释原因的作用,②句中的有进一步说明的作用。 D.①句中破折号有转折作用,②句中是说明作用。 5.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 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失 败时的沮丧心情。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B.鲁滨逊在陷入孤独凄凉的境地时能较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表现了他是一个能用 理性头脑辩证思考的人。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 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
1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滞.( )留 羸.( )弱 销蚀. ( ) 阴霾.( ) 吞 shì( ) biān( )骨 告 qìng( ) zhuài ( )住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 分) (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2)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 3 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 分)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 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C.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能卷土重来。 D.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4.对①、②两句话中破折号作用的说明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 ①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 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②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 王国的国旗”,然后…… A.①、②句中破折号都只有注释作用。 B.①句中破折号有说明作用,②句中是转折作用。 C.①句中破折号有解释原因的作用,②句中的有进一步说明的作用。 D.①句中破折号有转折作用,②句中是说明作用。 5.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 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失 败时的沮丧心情。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B.鲁滨逊在陷入孤独凄凉的境地时能较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表现了他是一个能用 理性头脑辩证思考的人。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 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
的。 D.《夸父逐日》一文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往往隐含着一种规劝或 讽刺的意义 6.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议论) B.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叙述) C.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 来愈不安。(叙述) D.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慰。(抒情) 知识积累与运用10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 ①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 出了山涧的 3分 ②“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2分 4口语交际(2分)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 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 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 听出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5分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 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2 的。 D.《夸父逐日》一文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往往隐含着一种规劝或 讽刺的意义。 6.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议论) B.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叙述) C.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 来愈不安。(叙述) D.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慰。(抒情) 二,知识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 3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 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①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 出了山涧的 。3 分 ②“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2 分 4 口语交际(2 分)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 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 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 听出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二、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15 分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 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 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 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 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 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 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 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 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 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高尚。所有这些在 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上面语段出自《伟大的悲剧》,其作者是 国家) (人名)他的成 就体现在 创作方面 2.请给上面语段拟一个小标题。(1分 答: 3.这段文字描写他们的身体状况是 他们的物质供应状况是 天 气情况是 。这种情况表明 面对这一切,他们做出的选择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5分 4.对于死的态度,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 李清照说“生 死 王维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 香”,文天祥说“人生 ,留取 (3分 你认为本文段的主旨与谁的诗意比较吻合?说明理由。(2分 5.你是如何理解上面语段最后划线句子的含义的?(2分 (二)鸟的启示12分 麦琪
3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 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 月 21 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 20 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 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 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 却指在零下 40 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 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 月 29 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 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 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高尚。所有这些在一 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 上面语段出自《 伟大的悲剧》,其作者是 (国家) (人名)他的成 就体现在 和 创作方面。2 分 2. 请给上面语段拟一个小标题。(1 分 答: 3. 这段文字描写他们的身体状况是 。他们的物质供应状况是 。天 气情况是 。这种情况表明 。面对这一切,他们做出的选择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5 分 4. 对于死的态度,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 ,或 ”, 李清照说“生 ,死 ”,王维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 香”,文天祥说“人生 ,留取 ”……(3 分 你认为本文段的主旨与谁的诗意比较吻合?说明理由。(2 分 5.你是如何理解上面语段最后划线句子的含义的?(2 分 (二)鸟的启示12分 麦琪
(1)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 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 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2)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 (3)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 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 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 鸟 (4)一截树枝,一个愿望,一份执著 (5)我不禁 于鸟的智慧, 于鸟的简单 于鸟的勇气。 (6)智慧,简单,勇气,于人,这也是生命中的三个支点吧 ()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什么是那根树枝呢? (8)人的生活比起鸟来大概是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面临飞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 需要不同的树枝来让自己有个立足之地。但是最复杂的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 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截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 (9)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难于做到的是简单,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简单。 00在每一次飞行之前,最好让自己感悟一下小时候玩一个游戏前的兴奋心情和跃跃欲试的兴 致,这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飞行以后,在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贵的东 西 0D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这么重的心,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简单,不是表面 上的没心没肺;简单,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 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 02大人的游戏也还是游戏,而且,没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气。有了心的简单,就有了勇气来执 著 3想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执著 0许多人,渴望生活一帆风顺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麻烦一出现,立即停下步来,瞻前顾后, 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自信心顿时一落千丈。实际上,有麻烦是正常的,如果生活真的是无数 次地飞越太平洋的话,那么你怎么能够去幻想你的航程应该是一路风和日丽呢! ①5风浪是必然的,风和日丽是偶然的 0看来勇气和执著是和自信联系得太密切的,一个失去了自信的人,一个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 活着也必然活得疲倦和谨慎,也就必然活得没有勇气和执著了 0那一天看到了有关小鸟飞行的一小段文字,那一天我都在仰着头看鸟 (选自2002年第7期《中华散文》,有删改) 11.本文的题目为“鸟的启示”,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2分)
4 ⑴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 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 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⑵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 ⑶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 一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 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 鸟。 ⑷一截树枝,一个愿望,一份执著。 ⑸我不禁 于鸟的智慧, 于鸟的简单, 于鸟的勇气。 ⑹智慧,简单,勇气,于人,这也是生命中的三个支点吧。 ⑺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什么是那根树枝呢? ⑻人的生活比起鸟来大概是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面临飞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 需要不同的树枝来让自己有个立足之地。但是最复杂的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 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截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 ⑼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难于做到的是简单,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简单。 ⑽在每一次飞行之前,最好让自己感悟一下小时候玩一个游戏前的兴奋心情和跃跃欲试的兴 致,这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飞行以后,在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贵的东 西。 ⑾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这么重的心,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简单,不是表面 上的没心没肺;简单,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 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 ⑿大人的游戏也还是游戏,而且,没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气。有了心的简单,就有了勇气来执 著。 ⒀想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执著。 ⒁许多人,渴望生活一帆风顺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麻烦一出现,立即停下步来,瞻前顾后, 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自信心顿时一落千丈。实际上,有麻烦是正常的,如果生活真的是无数 次地飞越太平洋的话,那么你怎么能够去幻想你的航程应该是一路风和日丽呢! ⒂风浪是必然的,风和日丽是偶然的。 ⒃看来勇气和执著是和自信联系得太密切的,一个失去了自信的人,一个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 活着也必然活得疲倦和谨慎,也就必然活得没有勇气和执著了。 ⒄那一天看到了有关小鸟飞行的一小段文字,那一天我都在仰着头看鸟。 (选自2002年第7期《中华散文》,有删改) 11.本文的题目为“鸟的启示”,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2分)
12.依次填人第⑤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惊讶敬仰羡慕 B.羡慕敬仰惊讶 C.羡慕惊讶敬仰 D.敬仰羡慕惊讶 13.第③段作者在描绘自己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时,用“像是一个黑点点”来修饰小鸟,意在突出 作者说“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意在强调 (2分) 14.作者认为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那根树枝”是什么呢?(2分) 15.作者认为长大了的人“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的理由是什么?“简单”的内涵是什么?(2分) 16.读完本文后,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一)回忆《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而触不周山》回答下列问题, 《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与今天相同的一句是( A.虽人有百手B.天柱折,地维绝C.夸父与日逐走D.宾客意少舒 3列各句不是倒装句的是() A饮于河,渭B遥闻深巷中犬吠C关山度若飞D蒙辞以军中多务 4译下列句子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精卫填海11分 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北( )其( )焉( )溺( )以()河()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2分
5 12.依次填人第⑤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惊讶 敬仰 羡慕 B.羡慕 敬仰 惊讶 C.羡慕 惊讶 敬仰 D.敬仰 羡慕 惊讶 13.第③段作者在描绘自己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时,用“像是一个黑点点”来修饰小鸟,意在突出 ;作者说“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意在强调 。(2分) 14.作者认为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那根树枝”是什么呢?(2分) 15.作者认为长大了的人“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的理由是什么?“简单”的内涵是什么?(2分) 16.读完本文后,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 (一)回忆《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而触不周山》回答下列问题, 1 《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与今天相同的一句是( ) A.虽.人有百手 B.天柱折,地维.绝 C.夸父与日逐走. D.宾客意少舒. 3 列各句不是倒装句的是( ) A 饮于河,渭 B 遥闻深巷中犬吠 C 关山度若飞 D 蒙辞以军中多务 4 译下列句子: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 精卫填海11分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北( )其( )焉( )溺( )以( )河( )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