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 天还果实累累。 ④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⑤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 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 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 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 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 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⑥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 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 银杏也能发择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 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 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 很高的观赏性。 19.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主要介绍了它 的 和 两个方面,其说明顺序 是从主要到次要 的 2分) 20.为什么说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1分) 21。文中第③段中的划线句运用 了 和 的说 明方法,其作用 是 (3分) 2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3.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 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24-27题。(7分) 《一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 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 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 3000 多岁了,直到今 天还果实累累。 ④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⑤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 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 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 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 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 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⑥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 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 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 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 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 很高的观赏性。 19.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主要介绍了它 的 和 两个方面,其说明顺序 是从主要到次要 的 。(2 分) 20.为什么说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1 分) 21。文中第③段中的划线句运用 了 和 的说 明方法,其作用 是 。(3 分) 2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经大约 1 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3.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 最想选择哪 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24—27 题。(7 分) 《一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 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 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 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 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 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 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 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 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 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 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 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 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 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 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 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 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 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 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 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24.这篇选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5.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1分) 26.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2分) 27.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四.作文(共50分)28.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目,写一篇作 文。要求:①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立意正确,有真情实感,不 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否则扣分。 语文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 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 ——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 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 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 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 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 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 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 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 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 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 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 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 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 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 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 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24.这篇选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25.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1 分) 26.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2 分) 27.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 分) 四.作文(共 50 分)28.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目,写一篇作 文。要求:①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立意 正确,有真情实感,不 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否则扣分。 语文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