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畜牧各论课程涉及的各种家畜体尺测量、生产指标的测定,以本能力单元畜体结构知识为基 础,不熟悉畜体分区、分部,将在专业课程体尺测量等技术学习时“无从下尺”。 4、与相关课程的连接:本单元内容的细胞学知识与《动物微生物》课程中细菌代谢知 识有一定联系,与《兽医基础》课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等知识相关。本能力单元 中动物体内基本的组织是《兽医临床诊断》、《动物普通病》、《动物流行病》、《动物性食品卫 生检验》、《动物防疫与检疫》等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结】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大小不一,但是具有共同的结构,在光镜下均分为细胞膜、 细胞质核细胞核三部分。动物体内基本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根据其形态核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三大类;结缔组织 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一种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 血液;肌组织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 胶质细胞构成。 能力单元二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熟知脊柱、副鼻窦、骨盆腔、胸腔等的概念;以牛为例全身骨骼的名称、形态 和分布;以滑膜关节为例的关节的构造。掌握骨骼的分类;长骨的构造及骨的成分。了解颈 静脉注射的部位。熟知腹股沟管、筋膜、膈肌等的概念;以牛为例全身肌肉的名称、形态和 分布;掌握肌肉的分类及成分;了解参与呼吸肌肉的种类与位置。 【素质教育渗透点】在关节讲授过程中,利用多种关节种类,抓住学生对“纤维联结”“软 骨联结”的兴趣,联系班集体建设,类比在维护集体利益时班级同学之间要像“纤维联结” 一样紧密团结,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像“软骨联结”一样张弛有度,在处理生活事务时要像 “滑膜联结”一样灵活自如。通过对畜体全身大大小小数百块肌肉结构和功能的讲解,使学 生明确各处肌肉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和作用,无数发挥微小力量的肌肉集合起来使
26 畜牧各论课程涉及的各种家畜体尺测量、生产指标的测定,以本能力单元畜体结构知识为基 础,不熟悉畜体分区、分部,将在专业课程体尺测量等技术学习时“无从下尺”。 4、与相关课程的连接:本单元内容的细胞学知识与《动物微生物》课程中细菌代谢知 识有一定联系,与《兽医基础》课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等知识相关。本能力单元 中动物体内基本的组织是《兽医临床诊断》、《动物普通病》、《动物流行病》、《动物性食品卫 生检验》、《动物防疫与检疫》等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结】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大小不一,但是具有共同的结构,在光镜下均分为细胞膜、 细胞质核细胞核三部分。动物体内基本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根据其形态核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三大类;结缔组织 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一种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 血液;肌组织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 胶质细胞构成。 能力单元二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熟知脊柱、副鼻窦、骨盆腔、胸腔等的概念;以牛为例全身骨骼的名称、形态 和分布;以滑膜关节为例的关节的构造。掌握骨骼的分类;长骨的构造及骨的成分。了解颈 静脉注射的部位。熟知腹股沟管、筋膜、膈肌等的概念;以牛为例全身肌肉的名称、形态和 分布;掌握肌肉的分类及成分;了解参与呼吸肌肉的种类与位置。 【素质教育渗透点】在关节讲授过程中,利用多种关节种类,抓住学生对“纤维联结”“软 骨联结”的兴趣,联系班集体建设,类比在维护集体利益时班级同学之间要像“纤维联结” 一样紧密团结,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像“软骨联结”一样张弛有度,在处理生活事务时要像 “滑膜联结”一样灵活自如。通过对畜体全身大大小小数百块肌肉结构和功能的讲解,使学 生明确各处肌肉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和作用,无数发挥微小力量的肌肉集合起来使
27 家畜活动自如,同样班级每一位学生要建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局部服从整体的纪律意识, 形成巨大的合力。 家畜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骼构成畜体的坚固支架维持体形, 保护脏器,支持体重,是运动的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骨连结(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 2-1 骨骼 一、 骨与骨连结总论 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有一定的形态和动能,具备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且 还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骨骼起到杠杆和保护的作用外,还是有机体钙、磷代谢,维持血钙 平衡。骨髓还有造血的功能。 (一) 骨的类型,全身的骨骼因位置和机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扁骨、短骨 和不规则骨四种。长骨:一般分布于四肢,呈现园柱状,两端膨大称骨端,中部较细称为骨 干。骨干内具骨髓腔。扁骨:一般为板状骨,如颅骨、肋骨、肩胛骨等,起保护作用和附着 大量肌肉。短骨:多成群分布于四肢的长骨之间,如腕骨、跗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如椎骨,蝶骨。 (二) 骨的构造:由骨膜、骨质、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 (1)骨膜 被覆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淡粉红色,富有血管神经,深浅两 层:浅层为纤维层,富有血管和神经,具有营养、保护作用。深层:为成骨层,富有细胞成 分,参与骨的生成和修复。 (2) 骨质:构成骨的基本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 长骨的骨干和骨的表面。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由许多骨小板和骨针交织呈现海棉状, 这些骨针的骨小板的排列方式与该骨的所承受的压力和强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种组合,既 加强了骨的坚固性,又减轻了骨的重量。 (3)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及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是 重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有贮存营养的作用。 (4)血管神经 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骨膜,骨髓均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骨是由有机质和无机盐两种化学成分组织的。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占 1/3,30~40%, 它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无机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等,占骨的 2/3,60%~ 70%,决定骨的坚固性,硬度。有机质和无机盐的比例随年龄和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很大变 化。幼——有机质多。老——无机盐多。 (四)骨连结总论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主要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根据骨连结的方式及其 运动不同分为两类: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1、直接连结 两骨相对面或相对缘之间借结缔组织直接相连,其间无腔隙,基本不能 活动,或仅有小范围内的活动。直接连结根据其连结组织的不同又分为: (1)纤维连结:两骨相对面或缘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连结比较牢固,一般无活 动性。如头骨缝间的缝韧带,桡骨和尺骨的韧带连合,这种连结大部分是暂时性的,老龄时 逐渐变成骨性连合。 (2)软骨连结,两骨相对之间借软骨相连,有轻微活动。如长骨的干与骨骺之间的骨 骺软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等。 (3)骨性结合,骨性连结常由软骨连结骨化而成
27 家畜活动自如,同样班级每一位学生要建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局部服从整体的纪律意识, 形成巨大的合力。 家畜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骼构成畜体的坚固支架维持体形, 保护脏器,支持体重,是运动的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骨连结(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 2-1 骨骼 一、 骨与骨连结总论 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有一定的形态和动能,具备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且 还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骨骼起到杠杆和保护的作用外,还是有机体钙、磷代谢,维持血钙 平衡。骨髓还有造血的功能。 (一) 骨的类型,全身的骨骼因位置和机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扁骨、短骨 和不规则骨四种。长骨:一般分布于四肢,呈现园柱状,两端膨大称骨端,中部较细称为骨 干。骨干内具骨髓腔。扁骨:一般为板状骨,如颅骨、肋骨、肩胛骨等,起保护作用和附着 大量肌肉。短骨:多成群分布于四肢的长骨之间,如腕骨、跗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如椎骨,蝶骨。 (二) 骨的构造:由骨膜、骨质、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 (1)骨膜 被覆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淡粉红色,富有血管神经,深浅两 层:浅层为纤维层,富有血管和神经,具有营养、保护作用。深层:为成骨层,富有细胞成 分,参与骨的生成和修复。 (2) 骨质:构成骨的基本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 长骨的骨干和骨的表面。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由许多骨小板和骨针交织呈现海棉状, 这些骨针的骨小板的排列方式与该骨的所承受的压力和强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种组合,既 加强了骨的坚固性,又减轻了骨的重量。 (3)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及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是 重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有贮存营养的作用。 (4)血管神经 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骨膜,骨髓均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骨是由有机质和无机盐两种化学成分组织的。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占 1/3,30~40%, 它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无机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等,占骨的 2/3,60%~ 70%,决定骨的坚固性,硬度。有机质和无机盐的比例随年龄和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很大变 化。幼——有机质多。老——无机盐多。 (四)骨连结总论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主要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根据骨连结的方式及其 运动不同分为两类: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1、直接连结 两骨相对面或相对缘之间借结缔组织直接相连,其间无腔隙,基本不能 活动,或仅有小范围内的活动。直接连结根据其连结组织的不同又分为: (1)纤维连结:两骨相对面或缘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连结比较牢固,一般无活 动性。如头骨缝间的缝韧带,桡骨和尺骨的韧带连合,这种连结大部分是暂时性的,老龄时 逐渐变成骨性连合。 (2)软骨连结,两骨相对之间借软骨相连,有轻微活动。如长骨的干与骨骺之间的骨 骺软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等。 (3)骨性结合,骨性连结常由软骨连结骨化而成
28 2、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是骨连结中较普遍的一种连结方式。两骨相对的面存在腔隙, 周围由能够分泌滑液的滑膜相连,可作灵活运动,因而又称滑膜连结或动连结,简称关节。 (五)关节的构造 1、关节基本的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四部分。关节面:骨 与骨彼此相接触的光滑面,骨质致密、光滑,彼此吻合。在关节面上覆一层透明软骨称为关 节软骨,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有减少磨擦和缓冲震动的作用。关节囊:是围绕在 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及附近的骨上,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是 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润,由上皮组织构 成,能分泌透明粘稠的滑液,有营养软骨和滑润关节的作用。关节腔:为滑膜和关节软骨共 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滑液。 2、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韧带:存在于大多数关节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于 韧带具有不可伸缩性,因而韧带的存在限制关节的活动,韧带的位置决定关节的活动。 ② 关节盘:是垫于两类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如股胫关节的半月板,其周缘附着于关节囊, 把关节腔分为上下两半,使关节更加吻合一致。③关节唇:为附着于关节周围的纤维软骨环, 可加深关节窝,扩大关节面并有防止边缘破裂的作用。 关节的血管和神经 神经和血管主要来自附近血管的分支,在关节周围形成网状分 支到关节囊。 3、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作用下,可作各种运动,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A、屈伸运动:关节角度变小为屈,反之增大为伸,四肢关节多为屈伸。B、内收和外展,关 节沿纵轴运动,向正中矢状面移动靠拢为内收,相反远离为外展。C、旋转运动:骨环绕垂 直轴运动时称旋转运动,向前内侧转动的称为旋内,向后外侧转动的称为旋外,D 滑动:是 指两个扁平关节面之间的相互运动,如颈椎关节突之间的运动。 (六)关节的类型: ①按构成关节的骨的数目:分为单关节、复关节、 ②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单轴关节,一般由 具有中间嵴的滑车关节面构成的关节构成。由于嵴的限制,只能沿横轴在矢状面上作伸屈运 动。双轴关节能在横轴和纵轴上作屈伸左右摆动,如寰枕关节。多轴关节是由半球形的关节 头,和相应的关节窝构成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小范围的旋转 运动。通常,关节的韧带也限制关节的运动,单轴关节具有发达的侧副韧带,多轴关节则无 侧副韧带。 二、头骨及其连结 (一)头骨 位于身体的最前端,由枕骨与环椎相连,主要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头骨包括颅骨、 面骨。 1、颅骨:构成颅腔保护脑,包括:位于正中线上的单骨:枕骨,顶间骨、蝶骨和筛骨。 位于正中线两侧的对骨:顶骨,额骨和颞骨。 (1)枕骨:单骨,位颅腔的后部,构成颅腔的后壁和底壁。后下方有一大圆孔叫枕骨 大孔,两侧有枕髁,与环椎成关节。枕髁的外侧有颈突。基部向前伸延,和蝶骨相接形成颅 腔的底壁。项面粗糙有明显的枕外隆起供项韧节和肌肉附着。 (2)顶骨:对骨,枕骨之前额骨之后,除牛外构成颅腔的顶壁。 (3)顶间骨,单骨,很小,位于枕骨和顶骨之间,常与枕、顶骨愈合,在颅腔内面有 枕内隆凸,即枕内结节。 (4)额骨:对骨构成颅腔的顶壁,向外伸出颧突,构成眼眶的上界,伸出角突。颧突 的基部有眶上孔
28 2、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是骨连结中较普遍的一种连结方式。两骨相对的面存在腔隙, 周围由能够分泌滑液的滑膜相连,可作灵活运动,因而又称滑膜连结或动连结,简称关节。 (五)关节的构造 1、关节基本的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四部分。关节面:骨 与骨彼此相接触的光滑面,骨质致密、光滑,彼此吻合。在关节面上覆一层透明软骨称为关 节软骨,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有减少磨擦和缓冲震动的作用。关节囊:是围绕在 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及附近的骨上,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是 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润,由上皮组织构 成,能分泌透明粘稠的滑液,有营养软骨和滑润关节的作用。关节腔:为滑膜和关节软骨共 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滑液。 2、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韧带:存在于大多数关节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于 韧带具有不可伸缩性,因而韧带的存在限制关节的活动,韧带的位置决定关节的活动。 ② 关节盘:是垫于两类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如股胫关节的半月板,其周缘附着于关节囊, 把关节腔分为上下两半,使关节更加吻合一致。③关节唇:为附着于关节周围的纤维软骨环, 可加深关节窝,扩大关节面并有防止边缘破裂的作用。 关节的血管和神经 神经和血管主要来自附近血管的分支,在关节周围形成网状分 支到关节囊。 3、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作用下,可作各种运动,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A、屈伸运动:关节角度变小为屈,反之增大为伸,四肢关节多为屈伸。B、内收和外展,关 节沿纵轴运动,向正中矢状面移动靠拢为内收,相反远离为外展。C、旋转运动:骨环绕垂 直轴运动时称旋转运动,向前内侧转动的称为旋内,向后外侧转动的称为旋外,D 滑动:是 指两个扁平关节面之间的相互运动,如颈椎关节突之间的运动。 (六)关节的类型: ①按构成关节的骨的数目:分为单关节、复关节、 ②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单轴关节,一般由 具有中间嵴的滑车关节面构成的关节构成。由于嵴的限制,只能沿横轴在矢状面上作伸屈运 动。双轴关节能在横轴和纵轴上作屈伸左右摆动,如寰枕关节。多轴关节是由半球形的关节 头,和相应的关节窝构成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小范围的旋转 运动。通常,关节的韧带也限制关节的运动,单轴关节具有发达的侧副韧带,多轴关节则无 侧副韧带。 二、头骨及其连结 (一)头骨 位于身体的最前端,由枕骨与环椎相连,主要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头骨包括颅骨、 面骨。 1、颅骨:构成颅腔保护脑,包括:位于正中线上的单骨:枕骨,顶间骨、蝶骨和筛骨。 位于正中线两侧的对骨:顶骨,额骨和颞骨。 (1)枕骨:单骨,位颅腔的后部,构成颅腔的后壁和底壁。后下方有一大圆孔叫枕骨 大孔,两侧有枕髁,与环椎成关节。枕髁的外侧有颈突。基部向前伸延,和蝶骨相接形成颅 腔的底壁。项面粗糙有明显的枕外隆起供项韧节和肌肉附着。 (2)顶骨:对骨,枕骨之前额骨之后,除牛外构成颅腔的顶壁。 (3)顶间骨,单骨,很小,位于枕骨和顶骨之间,常与枕、顶骨愈合,在颅腔内面有 枕内隆凸,即枕内结节。 (4)额骨:对骨构成颅腔的顶壁,向外伸出颧突,构成眼眶的上界,伸出角突。颧突 的基部有眶上孔
29 (5)颞骨:对骨,位于枕骨的前方,顶骨的下方,构成颅腔的侧壁。分为鳞部、岩部、 鼓部。鳞部与额骨、顶骨和蝶骨相接,向外伸出颞骨的颧突,参与形成颧弓。在颧突的腹侧 有关节结节与下颌骨成关节。岩部位于鳞部与枕骨之间,岩部腹侧有连接舌骨的基突。鼓部 位于岩部的腹外侧,外侧有骨性外耳道,向内通鼓室(中耳),鼓室在腹侧形成突向腹外侧 的鼓泡。 (6)蝶骨:单骨,位于颅腔的底壁,形像蝴蝶(眶翼和颞翼),分为蝶骨体、两对翼 (眶翼和颞翼)、一对翼突。前方与筛骨、腭骨、翼骨和犁骨相连,侧面与颞骨相接,后部 与枕骨基部相接,在眶翼的基部有视神经孔,下后方有眶孔,下方为圆孔,是血管、神经的 通路。 (7)筛骨:单骨,位颅腔的前壁,包括筛板,隔在鼻腔卢颅腔之间筛骨窝容纳嗅球, 垂直板,一对筛骨侧块。筛板,脑面形成筛骨窝,容纳嗅球,垂直板,形成鼻中隔的后部, 筛骨侧块(迷路),由许多薄骨片卷曲形成,支持嗅粘膜。 2、面骨:形成口腔和鼻腔的支架参与围成眼眶,包括位于正中线两侧的鼻骨、上颌骨、 泪骨、颧骨、切齿骨、腭骨、翼骨、鼻甲骨、下颌骨。位于正中线上的单骨有犁骨和舌骨。 (1)鼻骨:对骨,构成鼻腔的顶壁,外接泪骨后接额骨。 (2)上颌骨:对骨,构成鼻腔的侧壁底壁和口腔的上壁,外侧面上有孔叫眶下孔。水 平的板状腭突隔开口腔和鼻腔。腹缘有臼齿槽。内外骨板形成发达的上颌窦。 (3)泪骨:对骨,漏斗状的泪窝,为骨性泪骨的入口。 (4)颧骨:对骨,泪骨的下方,构成眼眶的下壁,并向后伸出颞突和颞骨的颧突结合 形成颧弓。 (5)切齿骨,在上颌骨的前方(颌前骨)。除反刍兽外有切齿槽,骨体伸出腭突和鼻 突。 (6)腭骨:在上颌骨腭突的后方,分水平部和垂直部,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并围成鼻 后孔。 (7)翼骨:对狭窄而小的小骨板,附于蝶骨翼突的内侧,参与围成鼻后孔。 (8)犁骨:单骨,蝶骨体前方,沿鼻腔底壁中线向前伸延,构成鼻中隔,将鼻后孔分 为对称的两半。 (9)鼻甲骨:位于鼻腔内,是两对卷曲的薄骨片,附着于鼻腔的两侧壁上,——背鼻 甲骨,——腹鼻甲骨,分鼻腔为上、中、下、总四个鼻道。 (10)下颌骨:单骨,是面骨中最大的骨。分左、右两半,每半分下颌骨体、下颌骨体 前方有孔——颏孔,下颌骨支上端的后方与颞骨成关节的关节面,即颞髁,关节面后方有较 高的突起——冠状突,供肌肉附着。 (11)舌骨:单骨,位于下颌间隙后部,由数块小骨组成,支持舌根、咽及喉。分为舌 骨体(短柱状)、舌突、甲状软骨及茎舌骨。 (二)头骨的连结: 大部分为不动连结,主要形成缝,有的形成软骨连结,颞下颌关节:由颞骨的关节结节 与下颌髁构成,两关节面有椭圆形的关节盘,关节囊,有外侧韧带。 三、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构成, 构成畜体的中轴。 1、椎骨的一般构造;由三部分组成:椎体、椎弓、突起。椎体:位于椎骨的腹侧, 前面略突称椎头,后面稍凹为椎窝。椎弓: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体与椎弓之间形成椎孔。 所有椎孔连续形成椎管,内容脊髓,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椎邻椎弓的切迹围成
29 (5)颞骨:对骨,位于枕骨的前方,顶骨的下方,构成颅腔的侧壁。分为鳞部、岩部、 鼓部。鳞部与额骨、顶骨和蝶骨相接,向外伸出颞骨的颧突,参与形成颧弓。在颧突的腹侧 有关节结节与下颌骨成关节。岩部位于鳞部与枕骨之间,岩部腹侧有连接舌骨的基突。鼓部 位于岩部的腹外侧,外侧有骨性外耳道,向内通鼓室(中耳),鼓室在腹侧形成突向腹外侧 的鼓泡。 (6)蝶骨:单骨,位于颅腔的底壁,形像蝴蝶(眶翼和颞翼),分为蝶骨体、两对翼 (眶翼和颞翼)、一对翼突。前方与筛骨、腭骨、翼骨和犁骨相连,侧面与颞骨相接,后部 与枕骨基部相接,在眶翼的基部有视神经孔,下后方有眶孔,下方为圆孔,是血管、神经的 通路。 (7)筛骨:单骨,位颅腔的前壁,包括筛板,隔在鼻腔卢颅腔之间筛骨窝容纳嗅球, 垂直板,一对筛骨侧块。筛板,脑面形成筛骨窝,容纳嗅球,垂直板,形成鼻中隔的后部, 筛骨侧块(迷路),由许多薄骨片卷曲形成,支持嗅粘膜。 2、面骨:形成口腔和鼻腔的支架参与围成眼眶,包括位于正中线两侧的鼻骨、上颌骨、 泪骨、颧骨、切齿骨、腭骨、翼骨、鼻甲骨、下颌骨。位于正中线上的单骨有犁骨和舌骨。 (1)鼻骨:对骨,构成鼻腔的顶壁,外接泪骨后接额骨。 (2)上颌骨:对骨,构成鼻腔的侧壁底壁和口腔的上壁,外侧面上有孔叫眶下孔。水 平的板状腭突隔开口腔和鼻腔。腹缘有臼齿槽。内外骨板形成发达的上颌窦。 (3)泪骨:对骨,漏斗状的泪窝,为骨性泪骨的入口。 (4)颧骨:对骨,泪骨的下方,构成眼眶的下壁,并向后伸出颞突和颞骨的颧突结合 形成颧弓。 (5)切齿骨,在上颌骨的前方(颌前骨)。除反刍兽外有切齿槽,骨体伸出腭突和鼻 突。 (6)腭骨:在上颌骨腭突的后方,分水平部和垂直部,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并围成鼻 后孔。 (7)翼骨:对狭窄而小的小骨板,附于蝶骨翼突的内侧,参与围成鼻后孔。 (8)犁骨:单骨,蝶骨体前方,沿鼻腔底壁中线向前伸延,构成鼻中隔,将鼻后孔分 为对称的两半。 (9)鼻甲骨:位于鼻腔内,是两对卷曲的薄骨片,附着于鼻腔的两侧壁上,——背鼻 甲骨,——腹鼻甲骨,分鼻腔为上、中、下、总四个鼻道。 (10)下颌骨:单骨,是面骨中最大的骨。分左、右两半,每半分下颌骨体、下颌骨体 前方有孔——颏孔,下颌骨支上端的后方与颞骨成关节的关节面,即颞髁,关节面后方有较 高的突起——冠状突,供肌肉附着。 (11)舌骨:单骨,位于下颌间隙后部,由数块小骨组成,支持舌根、咽及喉。分为舌 骨体(短柱状)、舌突、甲状软骨及茎舌骨。 (二)头骨的连结: 大部分为不动连结,主要形成缝,有的形成软骨连结,颞下颌关节:由颞骨的关节结节 与下颌髁构成,两关节面有椭圆形的关节盘,关节囊,有外侧韧带。 三、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构成, 构成畜体的中轴。 1、椎骨的一般构造;由三部分组成:椎体、椎弓、突起。椎体:位于椎骨的腹侧, 前面略突称椎头,后面稍凹为椎窝。椎弓: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体与椎弓之间形成椎孔。 所有椎孔连续形成椎管,内容脊髓,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椎邻椎弓的切迹围成
30 椎间孔。 突起: 棘突 横突,棘突和横突是肌肉和韧带附着处。椎弓的背侧缘前 后各伸出一对突起称关节前突和关节后突。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突成关节。 2、脊柱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①颈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颈椎都由 7 枚组成。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前面有与枕骨 髁或关节的关节窝。后面有一对鞍状关节面与第二颈椎成关节。寰椎翼、翼孔、横突孔,椎 外侧孔。第二颈椎:又叫枢椎。前面为发达的齿突代替了椎头。与寰椎的鞍状关节面成关节。 无节前突,第 3~6 颈椎,椎体发达,椎体明显,前、后关节突发达,棘突不发达。横突分 前后两支,基部有横突孔,各颈椎横突孔连成横突管。第 7 颈椎,短而宽,椎窝两侧有一对 肋窝与第一肋骨成关节,棘突较明显。是颈椎向胸椎的过渡类型。 ②胸椎:马 18 枚,牛 13,猪 14~15,人 12 个。椎体短,棘突长,横突短。椎头与椎 窝的两侧均有与肋骨头成关节的肋凹,分别称为前、后肋凹。横突上有小关节面,称为横突 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关节。牛的 2~6、马的 3~5 胸椎棘突最高,构成耆甲的骨质基 础。关节突小。 ③腰椎:构成腰部的基础。马、牛 6 个,猪羊 6~7,人 5。棘突较短,与后位胸椎棘突 相近。横突长,呈现上下压扁的板状,扩大了腹腔顶壁的横径,承受腹腔的重量,草食家畜 明显。 ④荐骨:牛马荐椎均为 5 个。人 5,猪羊 4 个。成年时荐椎合成一整体,称荐骨。荐骨 前部宽并向两侧突出称为荐骨翼。翼的背外侧而有粗糙的耳状关节面,与髂骨成关节。第一 荐骨椎椎头腹侧缘较突出,称荐骨岬,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⑤尾椎:数目变化较大,牛 18~20,马 14~21,骆驼 15~20 枚,羊 3~24,猪 20~23, 前几个仍具有椎弓,棘突横突,向后逐渐退化,仅保留棒状椎体并逐渐变细。 3、肋和胸骨 (1)肋 构成胸廓侧壁,左右成对,包括肋骨,在背侧近端前方有肋骨小头与相邻 胸椎的肋凹成关节。肋骨小头外方有肋结节与横突肋凹成关节,远侧端与肋软骨相连,后缘 有血管神经通过的肋沟。肋软骨:前几对直接与胸骨相连,这种肋称真肋(或胸骨肋),其 余则由结缔组织顺次连接成肋弓,这种肋称假肋或弓肋。有的肋的肋软骨游离称浮肋。牛羊 13 对,其中真肋 8 对,假 5 对;马 18 对,真 8 对,假 10 对,猪 14~15 对,真肋 7 对,其 余为假肋。 (2)胸骨:位于腹侧,骨性胸廓的下壁,由 6~8 个胸骨节片和软骨组成,前部为胸骨 柄,中部为胸骨体,在胸骨体的有与肋软骨成关节的肋凹,后端呈上下扁圆形,称剑状软骨。 4、骨性胸廓 由胸椎,肋和胸骨构成,构成胸腔,容纳和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并且是执行呼吸运 动的主要结构。前部肋较短,直接与胸骨相连,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小,适应保护胸腔内器 官,并连接前肢。后部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形成呼吸运动的杠杆。胸廓前口较窄,由第 一胸椎、第一对肋骨和胸骨柄组成。后口较宽大,由最后胸椎、最后一对肋骨、肋弓及剑状 软骨围成。 (二)躯干骨的连结 1、脊柱的连结 包括椎体的连结,椎弓的连结,脊柱总韧带。 (1)椎体的连结,是指相邻两椎骨的椎头和椎窝借纤维软骨构成的椎间盘的连结,椎 间盘的外围是纤维环,中央的软骨软(髓核——脊索的遗迹),既牢固又允许小范围的活动。 (2)椎弓的连结:是指相邻椎骨的关节突构成的关节,有关节囊,颈部的关节突发达, 关节囊宽松,活动范围较大。 (3)脊柱总韧带:包括①棘上韧带,附着于棘突顶端,枕骨—荐骨。颈部的发达, 称项韧带,弹性组织多而呈黄色,其构造分为板状部和索状部。索状部,呈园索状,起于枕
30 椎间孔。 突起: 棘突 横突,棘突和横突是肌肉和韧带附着处。椎弓的背侧缘前 后各伸出一对突起称关节前突和关节后突。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突成关节。 2、脊柱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①颈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颈椎都由 7 枚组成。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前面有与枕骨 髁或关节的关节窝。后面有一对鞍状关节面与第二颈椎成关节。寰椎翼、翼孔、横突孔,椎 外侧孔。第二颈椎:又叫枢椎。前面为发达的齿突代替了椎头。与寰椎的鞍状关节面成关节。 无节前突,第 3~6 颈椎,椎体发达,椎体明显,前、后关节突发达,棘突不发达。横突分 前后两支,基部有横突孔,各颈椎横突孔连成横突管。第 7 颈椎,短而宽,椎窝两侧有一对 肋窝与第一肋骨成关节,棘突较明显。是颈椎向胸椎的过渡类型。 ②胸椎:马 18 枚,牛 13,猪 14~15,人 12 个。椎体短,棘突长,横突短。椎头与椎 窝的两侧均有与肋骨头成关节的肋凹,分别称为前、后肋凹。横突上有小关节面,称为横突 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关节。牛的 2~6、马的 3~5 胸椎棘突最高,构成耆甲的骨质基 础。关节突小。 ③腰椎:构成腰部的基础。马、牛 6 个,猪羊 6~7,人 5。棘突较短,与后位胸椎棘突 相近。横突长,呈现上下压扁的板状,扩大了腹腔顶壁的横径,承受腹腔的重量,草食家畜 明显。 ④荐骨:牛马荐椎均为 5 个。人 5,猪羊 4 个。成年时荐椎合成一整体,称荐骨。荐骨 前部宽并向两侧突出称为荐骨翼。翼的背外侧而有粗糙的耳状关节面,与髂骨成关节。第一 荐骨椎椎头腹侧缘较突出,称荐骨岬,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⑤尾椎:数目变化较大,牛 18~20,马 14~21,骆驼 15~20 枚,羊 3~24,猪 20~23, 前几个仍具有椎弓,棘突横突,向后逐渐退化,仅保留棒状椎体并逐渐变细。 3、肋和胸骨 (1)肋 构成胸廓侧壁,左右成对,包括肋骨,在背侧近端前方有肋骨小头与相邻 胸椎的肋凹成关节。肋骨小头外方有肋结节与横突肋凹成关节,远侧端与肋软骨相连,后缘 有血管神经通过的肋沟。肋软骨:前几对直接与胸骨相连,这种肋称真肋(或胸骨肋),其 余则由结缔组织顺次连接成肋弓,这种肋称假肋或弓肋。有的肋的肋软骨游离称浮肋。牛羊 13 对,其中真肋 8 对,假 5 对;马 18 对,真 8 对,假 10 对,猪 14~15 对,真肋 7 对,其 余为假肋。 (2)胸骨:位于腹侧,骨性胸廓的下壁,由 6~8 个胸骨节片和软骨组成,前部为胸骨 柄,中部为胸骨体,在胸骨体的有与肋软骨成关节的肋凹,后端呈上下扁圆形,称剑状软骨。 4、骨性胸廓 由胸椎,肋和胸骨构成,构成胸腔,容纳和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并且是执行呼吸运 动的主要结构。前部肋较短,直接与胸骨相连,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小,适应保护胸腔内器 官,并连接前肢。后部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形成呼吸运动的杠杆。胸廓前口较窄,由第 一胸椎、第一对肋骨和胸骨柄组成。后口较宽大,由最后胸椎、最后一对肋骨、肋弓及剑状 软骨围成。 (二)躯干骨的连结 1、脊柱的连结 包括椎体的连结,椎弓的连结,脊柱总韧带。 (1)椎体的连结,是指相邻两椎骨的椎头和椎窝借纤维软骨构成的椎间盘的连结,椎 间盘的外围是纤维环,中央的软骨软(髓核——脊索的遗迹),既牢固又允许小范围的活动。 (2)椎弓的连结:是指相邻椎骨的关节突构成的关节,有关节囊,颈部的关节突发达, 关节囊宽松,活动范围较大。 (3)脊柱总韧带:包括①棘上韧带,附着于棘突顶端,枕骨—荐骨。颈部的发达, 称项韧带,弹性组织多而呈黄色,其构造分为板状部和索状部。索状部,呈园索状,起于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