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试卷(三)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内生能力与经济发展 欧阳嶢 所谓“大国内生能力”,指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 的优势而具备的一种内生的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 市场可以较好地推动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看,资源和需求是基本的驱动因素,也是影响增长模式的 基本要素。资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需求要素则包括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一般来说,任何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既要利用国内的资 源和市场,又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即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但是,不同类 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国往往采取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模式,即内生増长模式;小国往往采取以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増长模式, 即外生增长模式。 事实上,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的主要 因素,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 推动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消费需求旺盛和市 场广阔的大国,应该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大国的自然资源、人力 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大的特征,决定了它通常采取内生型模式。这种 内生型模式,依靠大国的国内资源构建产业体系和形成规模经济,依靠大国的国 内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基于“大国内生能力”的大国 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美国 嬴得了长期的持续发展,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 新兴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 机制。 我们在分析大国发展战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考问:中国和印度等大国曾 经有“文明古国”的荣耀,也有过古代的经济繁荣,但近代以后却在经济上落伍 了,这是为什么?“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具有解释这个难题的逻辑能力:在封闭 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大国的资源和市场可以形成推动经济繁荣的内在机制;但是, 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小国可以通过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来弥补自身的缺 陷,如果大国仍然采取闭关锁国战略则会丧失自身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国际 上的封锁迫使我们实行内向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后,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 开放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逐渐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从而给中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赢得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过分依赖出口导向战略,使得贸易条 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和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这种 情况下,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在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政策前提下,要相应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那便是,要更加注重依靠大国的资 源禀赋培育重点产业,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培育产业竞争力和自主生产体系。为 此,应当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和战略转变,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 行结构转换,使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体现
安徽省 2014 年高考仿真模拟试卷(三)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大国内生能力与经济发展 欧阳嶢 所谓“大国内生能力”,指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 的优势而具备的一种内生的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 市场可以较好地推动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看,资源和需求是基本的驱动因素,也是影响增长模式的 基本要素。资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需求要素则包括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一般来说,任何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既要利用国内的资 源和市场,又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即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但是,不同类 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国往往采取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模式,即内生增长模式;小国往往采取以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即外生增长模式。 事实上,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的主要 因素,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 推动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消费需求旺盛和市 场广阔的大国,应该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大国的自然资源、人力 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大的特征,决定了它通常采取内生型模式。这种 内生型模式,依靠大国的国内资源构建产业体系和形成规模经济,依靠大国的国 内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基于“大国内生能力”的大国 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美国 赢得了长期的持续发展,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 新兴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 机制。 我们在分析大国发展战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考问:中国和印度等大国曾 经有“文明古国”的荣耀,也有过古代的经济繁荣,但近代以后却在经济上落伍 了,这是为什么?“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具有解释这个难题的逻辑能力:在封闭 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大国的资源和市场可以形成推动经济繁荣的内在机制;但是, 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小国可以通过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来弥补自身的缺 陷,如果大国仍然采取闭关锁国战略则会丧失自身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国际 上的封锁迫使我们实行内向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后,从 1978 年开始的改革 开放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逐渐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从而给中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赢得了 30 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过分依赖出口导向战略,使得贸易条 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和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这种 情况下,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在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政策前提下,要相应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那便是,要更加注重依靠大国的资 源禀赋培育重点产业,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培育产业竞争力和自主生产体系。为 此,应当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和战略转变,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 行结构转换,使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体现
1.下列关于“大国内生能力”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国内生能力”是指一些超大规模的国家依靠国内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 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发展能力。 B.“大国内生能力”在经济体系中具有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种发展模式,不 同类型的国家应根据本国实际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C.“大国内生能力”能够促使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来构建产业体系、 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 D.“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的经济为什么在古代能够 取得繁荣,到近代以后却落伍 2.下列对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之一,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 B.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基本驱动因素,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 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C.在封闭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一个国家的国内资源丰富程度和市场广阔程度决 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适当利用国外资源和市 场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美国选择内生型模式,使经济得到了长期的持续发展,新兴大国应该以此为 借鉴,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B.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其中大国因为自己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 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较大,就要采取内生型发展模式 C.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 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 D.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 构转换是我国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唯一出路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 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 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归为母 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 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 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 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 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 祖善之
1.下列关于“大国内生能力”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大国内生能力”是指一些超大规模的国家依靠国内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 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发展能力。 B.“大国内生能力”在经济体系中具有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种发展模式,不 同类型的国家应根据本国实际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C.“大国内生能力”能够促使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来构建产业体系、 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 D.“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的经济为什么在古代能够 取得繁荣,到近代以后却落伍。 2.下列对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之一,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 B.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基本驱动因素,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 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C.在封闭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一个国家的国内资源丰富程度和市场广阔程度决 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适当利用国外资源和市 场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美国选择内生型模式,使经济得到了长期的持续发展,新兴大国应该以此为 借鉴,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B.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其中大国因为自己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 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较大,就要采取内生型发展模式。 C.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 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 D.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 构转换是我国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唯一出路。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 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 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归为母 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 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 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 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 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 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 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遺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 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 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 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 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选自《宋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B.有谮于帝者,帝怒谮:诬陷 C.开宝四年被疾被:遭受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就:于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其间旦暮闻何物 D.令府吏封署而去吾尝豉而望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 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 7.把原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分) 译文: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分) 译文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 [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蟹。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 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分)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 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 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 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 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 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选自《宋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 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间旦暮闻何物 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跂而望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 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 7.把原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秋 日 [明]高 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 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 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分) 答 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①②③④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⑤对酒当歌, (曹操《短歌行》 ⑥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乙①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②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③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⑥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 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 乱不乱,纽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 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 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 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 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晳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丛别的地方飘来的 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可能是她的影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 ①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②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③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④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⑤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⑥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乙: ①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②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③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⑥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 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 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 乱不乱,纽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 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 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 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 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 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可能是她的影像
霍金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 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宇宙的影子了。 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朦胧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 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 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覆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 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镜子也不能幸免 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 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 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 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我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 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说话又嗲声嗲气,确 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他喜欢的是 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 愣的。 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他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 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 我也顺势推舟,对对,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 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 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 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 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5分 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 胜出的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他表扬了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 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有朝我看一眼。 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 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 击太大了。 14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 翻开本子的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一一我 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上面。还有 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 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 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 爱的快乐,荡漾在心头 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 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 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 以后,就很难得了。 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
霍金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 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宇宙的影子了。 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朦胧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 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 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覆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 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镜子也不能幸免。 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 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 一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 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我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 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说话又嗲声嗲气,确 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他喜欢的是 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一 愣的。 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他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 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 我也顺势推舟,对对,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 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 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 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 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 5 分。 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 胜出的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他表扬了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 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有朝我看一眼。 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 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 击太大了。 14 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 翻开本子的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我 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上面。还有 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 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 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 爱的快乐,荡漾在心头。 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 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 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 以后,就很难得了。 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