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1、 本次课认真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活动。 后 2、 本次课在通过视频进行新课的引入,效果很好。 总 3、 本次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有利资源,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结 授课日期 月 日 本课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 班 级 第二节 (章、节) 1、总路线 目 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新民主主义 的 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 容和意义 求 重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 新课导入: 教学方法: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 教学法、视频赏析法等 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2个:第一,中国 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 时间安排: 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 导入部分:10分钟 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 的。 课堂互动:15分钟 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 视频赏析:10分钟 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 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 案例讲解:10分钟 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一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但国家 主权遭到破坏,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 控制: 半封建:是指一方面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
课 后 总 结 1、 本次课认真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活动。 2、 本次课在通过视频进行新课的引入,效果很好。 3、 本次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有利资源,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授课日期 月 日 本课课题 (章、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1、总路线 班 级 目 的 要 求 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 容和意义 重 点 难 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内容与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 年 8 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 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 2 个:第一,中国 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 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 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 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 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 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但国家 主权遭到破坏,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 控制; 半封建 :是指一方面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 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 教学法、视频赏析法等 时间安排: 导入部分:10 分钟 课堂互动:15 分钟 视频赏析:10 分钟 案例讲解:10 分钟
位,另一方面社会己经逐步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 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 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讲授:35分钟 在政治上:从1840年起,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迫使 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和台湾省,掠取了中国的海关、司法、领海和外交主权。他们 在中国设立40多个租界,成为“国中之国”。他们还强迫中 国开放108个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了主权的完整和政治的独 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 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有3个条约对中国伤 害最深,这就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通过勒 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开办银行,施行有条件借 款等手段来实现。《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北京 条约》对英、法各赔款8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美、英、 法、德等11国赔款9820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 约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航运、海关、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 和财政。《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对中国 进行超量的经济掠夺。《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一个特点,就是纷纷在中国抢建铁路。分布在中国东西南北 中的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铁路象是扎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将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回列强本土。 视频:被无形瓜分的中国。 在思想文化上: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 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麻醉中国人的精神,培养为他们直接 服务的买办文人。鸦片战争前,与鸦片同时输入中国的,还有 帝国主义国家的传教士,最早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是法国,其 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向中国派出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建教 堂,通过传教、办学、办报,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侵略,以实 现它们从思想上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四个阶段:开端加速演变大大加深完全沦为
位,另一方面社会已经逐步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 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 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在政治上:从 1840 年起,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迫使 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和台湾省,掠取了中国的海关、司法、领海和外交主权。他们 在中国设立 40 多个租界,成为“国中之国”。他们还强迫中 国开放 108 个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了主权的完整和政治的独 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 1000 多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有 3 个条约对中国伤 害最深,这就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通过勒 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开办银行,施行有条件借 款等手段来实现。《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北京 条约》对英、法各赔款 800 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美、英、 法、德等 11 国赔款 98200 万两白银。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 约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航运、海关、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 和财政。《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对中国 进行超量的经济掠夺。《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一个特点,就是纷纷在中国抢建铁路。分布在中国东西南北 中的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铁路象是扎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将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回列强本土。 视频:被无形瓜分的中国。 在思想文化上: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 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麻醉中国人的精神,培养为他们直接 服务的买办文人。鸦片战争前,与鸦片同时输入中国的,还有 帝国主义国家的传教士,最早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是法国,其 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向中国派出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建教 堂,通过传教、办学、办报,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侵略,以实 现它们从思想上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四个阶段:开端 加速演变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讲授:35 分钟
四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一1860甲午战争1894一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901 四次主要条约:1842《南京条约》1857《北京条约》1895 《马关条约》1901《辛丑条约》 视频资料: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课堂讨论:侵略有功论 教师点评: 侵略有功论属于彻底的谬论,是帝国主义给自己曾经的滔 天罪行找一个完全站不住脚的借口。 (1)侵略目的:(2)侵略的过程:(3)侵略的结果: 可见,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中国 人民欲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先推翻帝国主义的在华统 治。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始终。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近代中国杜会的主要矛盾 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 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 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 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民族革命: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 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主革命: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 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是民 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四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甲午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 四次主要条约:1842《南京条约》1857《北京条约》1895 《马关条约》 1901《辛丑条约》 视频资料: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课堂讨论:侵略有功论 教师点评: 侵略有功论属于彻底的谬论,是帝国主义给自己曾经的滔 天罪行找一个完全站不住脚的借口。 (1)侵略目的:(2)侵略的过程:(3)侵略的结果: 可见,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中国 人民欲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先推翻帝国主义的在华统 治。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始终。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 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 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 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民族革命: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 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主革命: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 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是民 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经过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 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 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理 论和道路,并不适应中国革命的现实国情,无法为近代中国革 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莫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 基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 命战争的兴起和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的两次历 史性转变的经验教训,继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 艰辛的探索。 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 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 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 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重要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 的思想、概括全局,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根据 每一个历史阶段特点和党的任务制定党的总路线,是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党人领导革命的重要方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经过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 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 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理 论和道路,并不适应中国革命的现实国情,无法为近代中国革 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 基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 命战争的兴起和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的两次历 史性转变的经验教训,继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 艰辛的探索。 1927 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 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 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 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重要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 的思想、概括全局,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根据 每一个历史阶段特点和党的任务制定党的总路线,是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党人领导革命的重要方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因为帝国主义的侵 略、压迫和操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直接阻碍了中 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推翻其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的前提。 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封建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因为封建剥削制 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 3.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是外国帝国主义同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 农密切配合,依靠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特征,严重束缚着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 说的“人民大众”,是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庞大群体,其中,工人和农民是根 本的动力。 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是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深受本国资产阶级和外国 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革命彻底:与大生产密切联系,具有很 强的纪律性:相对集中于大城市,便于组织。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 盟军。 3.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 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核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 党来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 标志。 问题: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50页)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因为帝国主义的侵 略、压迫和操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直接阻碍了中 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推翻其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的前提。 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封建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因为封建剥削制 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 3.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是外国帝国主义同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 农密切配合,依靠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特征,严重束缚着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 说的“人民大众”,是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庞大群体,其中,工人和农民是根 本的动力。 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是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深受本国资产阶级和外国 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革命彻底;与大生产密切联系,具有很 强的纪律性;相对集中于大城市,便于组织。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 盟军。 3.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 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核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 党来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 标志。 问题: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