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二、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三、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五、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11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一、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二、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三、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四、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五、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代表样式汉赋 文学样式 叙事散文大发展 五言、七言诗的酝酿、产生 一、初创期:高祖一景帝 文学分期 二、全盛期:武帝—宣帝 中兴期:元帝一东汉和帝 转变期:安帝一灵帝 12
12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文 学 样 式 代表样式 汉赋 叙事散文大发展 五言、七言诗的酝酿、产生 文 学 分 期 一、初创期:高祖—景帝 二、全盛期:武帝—宣帝 三、中兴期:元帝—东汉和帝 四、转变期:安帝—灵帝
第一章秦及西汉前期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 ※第二节血李斯的散文 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 第节《《谁南子》及其他散文
13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散文 ※ 第一节 《吕氏春秋》 ※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秦文学概述 政治背景: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及历法。 二、文化背景 1、“焚书”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 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2、“坑儒” 曾一举坑杀了儒生460多人
14 秦 文 学 概 述 一、政治背景: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及历法。 二、文化背景: 1、“焚书”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 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2、“坑儒” 曾一举坑杀了儒生460多人
秦始皇(前259前210) 姓赢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从小和母亲在赵国作人质,13 岁回国继承王位,22岁独立 执政,清除孆寡( lao ai)壳羽, 免去吕不韦相职。在李斯等 协助下,用了十年时间吞并 六国,前221年成为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的 君主,号为始皇帝。即位不 久便开始出游寻找长生不老 之方。前210年,病死在沙丘 (今河北省),神仙梦告破
15 秦始皇(前259—前210) 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从小和母亲在赵国作人质,13 岁回国继承王位,22岁独立 执政,清除嫪毐(lao ai)党羽, 免去吕不韦相职。在李斯等 协助下,用了十年时间吞并 六国,前221年成为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的 君主,号为始皇帝。即位不 久便开始出游寻找长生不老 之方。前210年,病死在沙丘 (今河北省),神仙梦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