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192学时。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课程概述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任务一听力(支撑课程目标1,2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能够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25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任务二口语(支撑课程目标1,2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口语表达。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课程应知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应会具体授课建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25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内容要求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任务三阅读(支撑课程目标1,23,4)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恰当结论。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80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任务四写作(支撑课程目标1,23,4)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28
28 课程概述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 192 学时。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 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 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 本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 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 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 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 听力 (支撑课程目标 1,2,3,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 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 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 能够 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 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 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 25 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 任务二 口语 (支撑课程目标 1,2,3,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 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 关的口语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 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 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 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 授课建 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 25 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 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 任务三 阅读 (支撑课程目标 1,2,3,4) 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 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 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 恰当结论。 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 过总词数 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70 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 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 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 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 80 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 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任务四 写作 (支撑课程目标 1,2,3,4) 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 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120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40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任务五翻译(支撑课程目标1,2,3,4)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5%的实用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250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22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能力。专职教师要求:1.政治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帅德品质高尚。2.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4.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师资标准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5.当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内容。兼职教师要求:1.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2.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1.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选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英语教材。参考教材: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4502-72017年出版教材选用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标准社978-7-5446-4508-92017年出版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4686-42017年出版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4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4688-82017年出版2.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章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评价与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考核标准40%1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29
29 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 30 分钟内写出 120 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 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 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 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 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 40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 任务五 翻译 (支撑课程目标 1,2,3,4) 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 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 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 5%的实用 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 250 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 语言的表达习惯。 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 22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英汉互译能力。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 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3.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4. 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5. 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 当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内容。 兼职教师要求: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 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 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 教材选用 标准 1. 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 选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 材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 英语教材。 参考教材: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1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978-7-5446-4502-7 2017 年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2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978-7-5446-4508-9 2017 年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3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978-7-5446-4686-4 2017 年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4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978-7-5446-4688-8 2017 年出版 2. 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章 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 评价与 考核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 100 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 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40%。 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 100 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
验、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25%具体细则考核如下:考勤部分:满分100分,缺勤一次扣10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0分;测验部分:满分100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绩;课堂表现:满分100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作业部分:满分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题(翻译、写作)和客观题(听力、词汇、阅读)构成。撰写人:范传刚系(教研室)主任:张强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时间:2023年8月23日30
30 验、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 100 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 25%, 具体细则考核如下: 考勤部分:满分 100 分,缺勤一次扣 10 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 0 分; 测验部分:满分 100 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 绩; 课堂表现:满分 100 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 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 作业部分:满分 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 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 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 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 100 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 题(翻译、写作)和客观题(听力、词汇、阅读)构成。 撰写人:范传刚 系(教研室)主任:张强 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 时间:2023 年 8 月 23 日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010101课程编号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课程学分1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学时总学时:160:其中理论学时:160实验实践学时:0上机学时:0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52121.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应用于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理解一元函数极限的基本概念,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掌握求导的基本公式,掌握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掌握函数的极值、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定积分的积分方法,理解反常积分及其在概率论中的应用,掌握定积分在物理学、力学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各类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0.50.30.20.2握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实际应用:理解多元课程目标函数(以二元函数为例)极限、连续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元及与毕业函数的求导法则和基本公式,掌握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要求的对学、方向导数与梯度、极值与最值等理论中的应用:理解重应关系积分的定义,会计算重积分,掌握重积分在质心坐标、转动惯量、万有引力等问题中的应用;了解曲线、曲面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曲线、曲面积分;了解级数的概念,会判断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会计算幂级数的收敛域,了解函数展开成幕级数和傅里叶级数的方法。2.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核心内涵。0.2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专业中的高等数学问题,具有0.20.20.4较强的运用高等数学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3.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按照科学原理,了解相关常用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0.40.200.231
31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英文名称 Higher Mathematics 课程编号 010101 开课学期 第一、二学期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10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学时 总学时:160; 其中理论学时:160 实验实践学时:0 上机学时:0 开课单位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系(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无 后续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原理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2 5 12 1. 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应用于工程基础和 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 理解一元函数极限的基本概念,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掌握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掌握求导的基本公式,掌握一元函 数微分学的应用,掌握函数的极值、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定积分的积分方法, 理解反常积分及其在概率论中的应用,掌握定积分在物理 学、力学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各类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 握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实际应用;理解多元 函数(以二元函数为例)极限、连续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元 函数的求导法则和基本公式,掌握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 学、方向导数与梯度、极值与最值等理论中的应用;理解重 积分的定义,会计算重积分,掌握重积分在质心坐标、转动 惯量、万有引力等问题中的应用;了解曲线、曲面积分的概 念,会计算简单的曲线、曲面积分;了解级数的概念,会判 断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会计算幂级数的收敛域,了解函数 展开成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的方法。 0.5 0.3 0.2 0.2 2.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 电气工程问题的核心内涵。 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专业中的高等数学问题,具有 较强的运用高等数学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创 新思想和创业能力。 0.2 0.4 0.2 0.2 3. 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按照科学原理,了解相关常用现 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 0.2 0.2 0.4 0.2
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高等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借助于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入高等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通过对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0.10.20.40.1突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结合国内时事相关高等数学材料的学习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趣。《高等数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一学生。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160学时,学分为10学分,旨在讲授数列、极限、函数、微分、积分以及一些基础数学思想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课程概述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家国情怀。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高等数学知识,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任务一:函数与极限(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知识要点:函数定义和性质,极限定义和性质、极限的求解方法,连续的定义和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2)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极限运算法则;3)3.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授课建议:18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任务二:一元函数微分学(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课程应知知识要点:导数定义和性质,导数计算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微分定义和简应会具体单应用、中值定理的理解与证明、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极值、内容要求单调性、凹凸性和最值。学习目标: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导数表示一些物理量: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和复合函数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3)掌握初等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4)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并掌握用微分计算函数增量、函数近似值方法:5)了解微分中值定理,会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6)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32
32 方法和适用条件。 掌握高等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借助于高等数学知识解 决工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 入高等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 仰。 通过对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 突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 观和人生价值观。结合国内时事相关高等数学材料的学习, 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趣。 0.1 0.1 0.2 0.4 课程概述 《高等数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一学生。 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 160 学时,学分为 10 学分,旨在讲授数列、极限、函数、微分、 积分以及一些基础数学思想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提 升家国情怀。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 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高等数学知识,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函数与极限(目标 1,目标 2,目标 3,目标 4) 知识要点:函数定义和性质,极限定义和性质、极限的求解方法,连续的定义 和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学习目标: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2)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极限运算法则; 3) 3.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 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 授课建议:18 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任务二:一元函数微分学(目标 1,目标 2,目标 3,目标 4) 知识要点:导数定义和性质,导数计算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微分定义和简 单应用、中值定理的理解与证明、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极值、 单调性、凹凸性和最值。 学习目标:1) 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导数表示一些物理量; 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和复合函数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导 数公式; 3) 掌握初等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导数及二 阶导数; 4) 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并掌握用微分计算函数增量、函 数近似值方法; 5) 了解微分中值定理,会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 6) 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