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1-7海水分折中的常用滤器經格 兀径〔μ Millipore HA 混合维素酯类 ~.45 Protonic Silver 银蹊 ~0,45 Gelman 硼硅玻璃纤维 0 Nuclepore 聚碳酸核膜 Selectron·BAs5 硝酸纤维 ~0.45 1-6常用干燥剂 (-)常用无机干燥剂 常用的无机干燥剂有无水CaCl2变色硅胶、P2O、MgO,A1O2和浓H3SO4等。干燥剂的 性能以能除去产品水份的效率来衡量。表1-8是一些无机干燥剂的种类及其相对效率。 装1-8某些干燥剂的相对效率 干燥剂种类 残余水(μg/L) Mg(C1O4)2 ~1,0 Ba0(96,2%) AlO2(无水) P? 3.5 分子筛5A( Linde) Lico4(无水〕 变色硅胶 70 NaoH91%)(碱石棉剂) Cac12(无水) 13T naoH ~500 Cao ①残余水是将湿的含N2气体,通到午燥剂上吸附以一定方法称重得到的结果 ④变色鞋胶是含CoCl2盐的二氡化硅凝胶其变色原理为: 90 12℃ CoCl8H,O \ CoC],2H,O- CoclyH,Oei CoCl2 粉红 烘干后可重复使用
(二)分子筛于燥剂 分子筛种类很多,目前作为商品出售和广泛应用的是A型、X型和Y型,见表1-9。 衰19各类分子筛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类 北学组成 吸附量(% A型:3A(钾A型) (,75K2O,0.23Na2O)+A:O3+2SiO2 A型:4A(钠A型 Na20+Al2O3+2SiO2 275 X型:13X(钠X型)10.0 Na2O+A12O2(2.50,5)S02 Y里 10.0 Na2O+A1203+(3-6)si0 用分子筛干燥后的气体中含水量一股小于10ppm。它还适合于许多气体(如空气、天然 气氢、氧、乙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和有机溶剂(如苯,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等)的 千燥。 §1-7实验室质量保近 监测的质量保证从大的方面可分为釆祥系统和测定系统两部分。实验室质量保证是测定 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是保证测量结果有 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室质量保证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实验室基础工作之上,以下讨论的 前提是假定实验室的各种条件和分析人员是符合一定要求的。 (-)实验案内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挖制的过程。一般通过分析和应用 质量控制图控制分祈质量。当发现某种偶然的异常现象随即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1.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 对经常性的分析项目常用控制图来控制质量。编制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每个分析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测定结果存在着变异;但在受控的条件下,数 据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按正态分布。若以一个控制样品,用一种方法,由一个分析人 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柝、累积一定数据,如这些数据达到规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即处于控制 状态),以其结果一分析次序编制控制图。在以后的经常分析过程中,取两份(或多份)平行 的控制样品与环境品一起分析。根据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推断环境样品分析质量。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见图1-2 预期值一—一即图中的中心线 目标值—一图中上下警告限之间区域; 实测值的可接受范围 图中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3 辅助线一上、下各一线,在中心线两侧与上、下警告限之间各一半处。 2。均数控制图(图) 控制样品的浓度和组成尽量与环境样品相似,用同一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例如每天分析一 次平行样)重复测定,至少累积20个数据(不可将20个重复实验同时进行,一次完成),按下 13
警告罩UWL) 上帼助线tAL) 心线(CL) -----下希助线(LAL 一下画告限LML) 下控制限(1 抽样演序 图1-2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 列公式计算总均值云、标准偏差S(此值不得大于标准分析方法中规定的相应浓度水平的标准 偏差值),平均极差E等。 ∑ (2)2 n-1 R=|x4-21| 以测定顺序为横坐标,相应的测定值纵坐标作图。同时作有关控制线。 中心线—一以总均数石估计 上、下控制限——按±3s值绘制; 上、下警告限——按士2s值绘制; 上下辅助线——按±S值绘制 在绘制控制图时,落在园±s范围内的点数应约占总点数的68%。若少于53%,则分不 合适,此图不可靠。若连续七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表示数据失控,此图不适用。 控制图绘制后,应标明绘制控制图的有关内容和条件,如测定项目、分衍方法、溶液浓度 温度、操作人员和绘制日期等。 均数控制图的使用方法:根据日常工作中该项目的分析频率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每间 隔适当时间,取两份平行的控制样品随环境样品同时测定,对操作技术较低的人员和测定频 率低的项目,每次都应同时测定控制样品,将控制样品测定的结果()依次点在控制图上,根据 下列规定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1)如此点在上、下警告限之间区限内,则测定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环境样品分析结果有 效 2)如此点超出上,下警告限但仍在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内,提示分析质量开始变 劣,可能存在“失控”倾向应进行初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3)若此点正、下控制限之外,表示测定过程“失控”,应立即检查原因,予以纠正。环 攏样品应重新定 (4)如遇有七点连续下降或上升时(虽然数值在控制范围之内),表示测定有失去控制倾 向,应即查明原闼,予以纠正。 (5)即使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尚可根据相邻几次测定值的分布趋势,对分析质量可能发生 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如出现趋向性变化很可能是由系统误差所引起的;如分散度变大则多 因实验参数的变化失控或其他人为因素所造成。 当控制样品测定次数累积更多以后,这些结果可以和原始结果一起重新计算总均值标准 偏差、再校正原来的控制图。 例:某一铜的控制水样,累积测定20个平行样,其结果见表1-10,试作挖制图 1-10钢控制水样测定结果 序号 x:(mg/L) 序 Fi(mg/L) Iimg/L) 0.25 8 0.290 15 02 023 0.263 0.229 13 D.260 4 0.800 20 0.250 解:总均值 0256(mg/L) 标准偏差 =0,020(mg/L) +S=0,276mg/L -s=0236mg 厉+2S=0.296mg/L 元+25=0,216mg/L 316 mg/L 花-35=0.196mg/ 根据以上数据作图1-3。 x UC. L x+25=0.296 UwL -→----UAL x x-35= ,⊥L、1LALA, 图1-3均数控制图
3.准确度悴似图 准硼度制图是直接以环境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值绘制而成。同理,在至少完成20份样 品和加标样品测定后,先计算出各次加标回收率P,再算出P和加标回收率标准偏差Sp,由于 加标回收率受加标量大小的影响,因此一般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相近;当样品 中待测物含緻小于测定下限时,按测定下限的量加标;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不得大于待测物 物含的3倍,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得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 :双腙法测定水中痕量汞,加标量为0,4gHg+/100mL,测得加标回收率如表1-11, 试作准确度挖制图。 液1-11双破踪法溅汞的加标回收率 序号回收)1序号同收%「序号收‰序号「同率(% 103,3 97.5 93.2 99.2 IT 93.1 t0.8 13 14 9了.5 00.0 13 解:根据监测方法规定相应含派量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应为89%-11%,上表数值全部合 整。平均加标回收率 ∑P =100.1% 加标回收率标准偏差SP=3,34% 上、下辅助线P±Sp分别为103,4%和96.8% 上、下警告限P±2SpP分别为1068%和93,4% 上、下控制限P±3Sp分别为1101%和901%。 以此画成控制图落在P土Sp范围内的点是15个,占总数75%。故此控制图合格。准确度控 制图使用方法与前同。 (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找出误差来源,提高监测水 平 1。误差测验 为检查实验室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它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对分析结果的可比性是否有显 著影响,可以不定期地对有关实验室进行误差测验。 误差测验的方法是将两个浓度不同(分别为x4,两者相差约±5%)组分相似的样品阿 时分发给各个实验室,分别对其作单次测定。并在规定的日期内上报测定结果x和%40计算每 浓度的均值z和y,在方格坐标纸上画出E值的垂直线和值的水平线。后将各实验室 的测定结果(x、y)点于图中。此图称为双样图,可根据图形判断实验室存在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