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验区) 语文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伴着诗文的墨香,我们与古代先贤共同徜徉于祖国的山水之间。 仁者爱山。“采菊东篱下, 表达了五柳先生归隐后的惬意; 潭影空人心”传达着唐人常建物我两忘的旨趣; 在乎山水之间也”彰显着六一居士在滁州时的心境;“会当凌绝顶 只缘身在最高层”折射出杜少陵登临东岳和王安石在飞来峰顶的胸怀. 智者乐水。 在水一方”坦露着古人爱情的真挚;“日月之 ;,若出其里”的诗句抒发出曹操东临碣石挥鞭沧海的豪 情;“孤山寺北贾亭西, 的西子湖畔留下了白居易踏青赏春的足迹;遭遇贬 谪,柳宗元踏访永州,“隔篁竹,闻水声, ,从中获得了些许快乐;登岳阳 楼,奔来眼底的是洞庭湖“衔还山, 横无际涯”的万千气象.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1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2~7题。(18分) 10万多年前,临汾丁村附近的陶寺人,就制造出了中国最古老的鼓。智慧的古人把树 桩镂空做鼓身,用鳄鱼皮做鼓面。从那时起,我们的先人就将文明的种子播入沃土,同时也 把喜怒哀乐揉进鼓点,奏响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乐章! 这第一乐章从奏响的那一天起,就再没有停止过。在荒僻的古道驿路上,在标着Y的 列车上,在画着的国际航班上,几乎都能看到陶寺鳄鱼皮鼓发明者后裔们的踪影,他们 裹xe着路风尘,把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威风锣鼓从远古敲打到了现在,从汾河岸边 敲打到了天安门广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 数百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伍,统着杏黄色短服,齐刷刷舞步旋跃,劲抖抖挥洒豪情
2007 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验区) 语 文 (满分 1 3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2 分) 伴着诗文的墨香,我们与古代先贤共同徜徉于祖国的山水之间。 仁者爱山。“采菊东篱下, ”表达了五柳先生归隐后的惬意; “ ,潭影空人心”传达着唐人常建物我两忘的旨趣;“ , 在乎山水之间也”彰显着六一居士在滁州时的心境;“会当凌绝顶, ” “ ,只缘身在最高层”折射出杜少陵登临东岳和王安石在飞来峰顶的胸怀…… 智者乐水。“ ,在水一方”坦露着古人爱情的真挚;“日月之 行, ; ,若出其里”的诗句抒发出曹操东临碣石挥鞭沧海的豪 情;“孤山寺北贾亭西, ”的西子湖畔留下了白居易踏青赏春的足迹;遭遇贬 谪,柳宗元踏访永州,“隔篁竹,闻水声, ”,从中获得了些许快乐;登岳阳 楼,奔来眼底的是洞庭湖“衔还山, , ,横无际涯”的万千气象……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1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 2~7 题。(18 分) 10 万多年前,临汾丁村附近的陶寺人,就制造出了中国最古老的鼓。智慧的古人把树 桩镂空做鼓身,用鳄鱼皮做鼓面。从那时起,我们的先人就将文明的种子播入沃土,同时也 把喜怒哀乐揉进鼓点,奏响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乐章! 这第一乐章从奏响的那一天起,就再没有停止过。在荒僻的古道驿路上,在标着 的 列车上,在画着 的国际航班上,几乎都能看到陶寺鳄鱼皮鼓发明者后裔们的踪影,他们 裹 xié着一路风尘,把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威风锣鼓从远古敲打到了现在,从汾河岸边 敲打到了天安门广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 数百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伍,统着杏黄色短服,齐刷刷舞步旋跃,劲抖抖挥洒豪情
唐唐哉宏伟磅礴,威威哉震天动地。鼓手们时而跳打,时而搓打,时而举打,时而骑打. 没有世事兴()的感慨,没有沧桑冷()的唏噓,没有身世浮沉的呻吟,但闻锣钹击节, 金鼓奏响,起落有致。鼓声如惊雷滚地,似银瓶乍裂,若飞瀑泻来,敲醉了山,敲酥了水. 当穿着各种服装、有着不同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人们,看到这令人荡魄摇魂的威风 锣鼓表演时,都明白了这熔铸着中华民族质朴而坚强、乐观而伟大的性格的威冈锣鼓,都惊 讶这些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们,身子里怎么包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驿路()裹xe() 3.抄写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齐刷刷舞步旋跃 4.按照“震天动地”的形式,补全下列成语。(写出两个得2分,多一个奖1分,至多 4分) 天地天地天地 天地 5.联系语境,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2分), 6.仿照文中厕曲线的句子,以“春风”开头,写一个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句子。(2 春风 7.文中的徽标都有象征意义。如铁路徽标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人”字的变形,意 为“人民”:下面是铁轨的横断面,组合起来即“人民铁路”。今年9月5日,汾河中学要庆 祝建校50周年,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你为50周年校庆设计一个徽标,并用简洁的语言 说明设计创意。(7分) (1)请在方框内没计一个徽标。(3分)(2)设计创意:(4分) 、阅读能力(共50分)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8~12题。(20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唐唐哉宏伟磅礴,威威哉震天动地。鼓手们时而跳打,时而搓打,时而举打,时而骑打…… 没有世事兴( )的感慨,没有沧桑冷( )的唏嘘,没有身世浮沉的呻吟,但闻锣钹击节, 金鼓奏响,起落有致。鼓声如惊雷滚地,似银瓶乍裂,若飞瀑泻来,敲醉了山,敲酥了水…… 当穿着各种服装、有着不同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人们,看到这令人荡魄摇魂的威风 锣鼓表演时,都明白了这熔铸着中华民族质朴而坚强、乐观而伟大的性格的威风锣鼓,都惊 讶这些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们,身子里怎么包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驿.路( ) 裹 xié ( ) 3.抄写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4.按照“震天动地”的形式,补全下列成语。(写出两个得 2 分,多一个奖 1 分,至多 4 分) 天 地 天 地 天 地 天 地 5.联系语境,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2 分) , 6.仿照文中厕曲线的句子,以“春风”开头,写一个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句子。(2 分) 春风 7.文中的徽标都有象征意义。如铁路徽标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人”字的变形,意 为“人民”;下面是铁轨的横断面,组合起来即“人民铁路”。今年 9 月 5 日,汾河中学要庆 祝建校 50 周年,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你为 50 周年校庆设计一个徽标,并用简洁的语言 说明设计创意。(7 分) (1)请在方框内没计一个徽标。(3 分) (2)设计创意:(4 分) 二、阅读能力(共 5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8~12 题。(20 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 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 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 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 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 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①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 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 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 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 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 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 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铘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 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②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 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 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
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 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 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 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 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 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①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 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 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 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 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 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 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 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②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 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着雪吹过来,5 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 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
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 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 默默地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③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 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 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 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 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结尾1: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但是,20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 底消逝。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毎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岀5元钱时,父亲20年前的叮嘱 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结尾2: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 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 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自2006年4月3日《语文报》,徐德新/文,有改动) 8.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2分) 父亲摸黑砍柴 9.揣摩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第①处画线句中的“冰凉”说的是雪花落在鼻尖上的感觉,“酸”人了“我”当时 怎样的一种感情?(2分) (2)第②处画线句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
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 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 默默地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③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 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 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 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 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结尾 1: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但是,20 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 底消逝。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每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出 5 元钱时,父亲 20 年前的叮嘱 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结尾 2: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 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 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自 2006 年 4 月 3 日《语文报》,徐德新/文,有改动) 8.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2 分) · 父亲摸黑砍柴 9.揣摩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第①处画线句中的“冰凉”说的是雪花落在鼻尖上的感觉,“酸”人了“我”当时 怎样的一种感情?(2 分) 答: (2)第②处画线句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
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2分) 答: (3)第③处画线句体现的是父亲对“我”未来前途的期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联系 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10.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例子 (1分) 效果 (2分) 11.本文提供了两个结尾,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点?说出你的理由。如果 把本文的标题改为“一担柴的故事”,请你另写一个结尾。(6分) 1)你认为好的结尾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2)另写的结尾: (3分) 12.本文与《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有哪些共同之处?请就 其中一处作点分析。(3分) 共同之处 (1分) 分析 (2分)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3~17题。(15分)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 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 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 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 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 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 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 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 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干锤百炼之作品
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2 分) 答: (3)第③处画线句体现的是父亲对“我”未来前途的期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联系 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2 分) 答: 10.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 分) 例子: (1 分) 效果: (2 分) 11.本文提供了两个结尾,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点?说出你的理由。如果 把本文的标题改为“一担柴的故事”,请你另写一个结尾。(6 分) (1)你认为好的结尾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3 分) ‘ 答: (2)另写的结尾: (3 分) 12.本文与《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有哪些共同之处?请就 其中一处作点分析。(3 分) 共同之处: (1 分) 分析::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 13~1 7 题。(1 5 分)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 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 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 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 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 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 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 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 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