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婺城区初中学业考试调研考试试题 说明 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语文积累及运用(19分,另有附加题4分) 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9分) 千里冰封,万里雪漂。但这已不仅仅发生在“北国”,也不仅仅( cheng)_①现为 “风光”。在2008年1月间,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肆(nue)②大半个中国,从来没有 见到过雪的南方地区,_▲_(居然突然猛然)也出现了飘飘洒洒的雪花。面对“落地为 白银,着树成梨花”的美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奔到雪地里给自己留下难 得的(qin)③。影,堆雪人、打雪仗,雪花飞舞之中』▲_(飘荡传播飞扬)着孩子们 的笑声 这样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风雪,已是一场浩劫。经过大范思的隆震。使19个省受灾,上 亿的中鳳人奔波在思乡路上但是,暴雪无情人有情,2800多万的救助物资,见证着大爱 无疆。回家路上的一幕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众老乡▲(细 微细致仔细)的照顾;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同志们悉心的照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 叔叔们诚挚的叮咛 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处处谱写着爱的篇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③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居然传播细微B.突然飘荡细致 C.居然飞扬细致 D.猛然飞扬仔细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说明应怎样修改。(1分) (5)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2分) 2.古诗词名句默写。(5分,另有附加题4分) (1)根据积累,完成下面古诗文填空。(5分) 春天如诗如画,美丽动人。春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清新 春是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的嬉闹;春是陶渊明“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芬芳;春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柔润;春是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意蕴。 (2)附加题。(4分) ①金华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峰、洞、瀑、湖一应俱全,是我国江南的游览胜地之 一。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在《题八咏楼》中,以满腔的爱国主义激情,留下了意境深邃,气势 纵横的名句“水通南国三千里, ”,使八咏楼更加扬名于世;现代诗人 郭沫若在《冰壶洞》中,以敬畏山水之情,描绘出冰壶泂气势磅礴的佳句“ 道是龙宫信是巫”,使冰壶洞名闻遐迩。 ②方岩人杰地灵,楹联佳句众多,所选的是《“浙东第一山”亭》的一副对联,请填写 完整 上联:江山留胜迹,▲,方岩人间奇境
2008 年婺城区初中学业考试调研考试试题 说明: 1.全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4 分。测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19 分,另有附加题 4 分) 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9 分) 千里冰封,万里雪漂。但这已不仅仅发生在“北国”,也不仅仅(chéng) ① 现为 “风光”。在 2008 年 1 月间,50 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肆(nüè) ② 大半个中国,从来没有 见到过雪的南方地区, ▲ (居然 突然 猛然)也出现了飘飘洒洒的雪花。面对“落地为 白银,着树成梨花”的美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奔到雪地里给自己留下难 得的(qiàn)③ 影,堆雪人、打雪仗,雪花飞舞之中 ▲ (飘荡 传播 飞扬)着孩子们 的笑声…… 这样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风雪,已是一场浩劫。经过大范围的降雪,使 19 个省受灾,上 亿的中国人奔波在回乡路上。但是,暴雪无情人有情,2800 多万的救助物资,见证着大爱 无疆。回家路上的一幕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众老乡 ▲ (细 微 细致 仔细)的照顾;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同志们悉心的照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有 叔叔们诚挚的叮咛;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处处谱写着爱的篇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① ▲ ② ▲ ③ ▲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 分) “ ▲ ”改为“ ▲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居然 传播 细微 B.突然 飘荡 细致 C.居然 飞扬 细致 D.猛然 飞扬 仔细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说明应怎样修改。(1 分) ▲ (5)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2 分) ▲ 2.古诗词名句默写。(5 分,另有附加题 4 分) ⑴根据积累,完成下面古诗文填空。(5 分) 春天如诗如画,美丽动人。春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 ▲ ”的清新; 春是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 ”的嬉闹;春是陶渊明“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的芬芳;春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 ”的柔润;春是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 ”的意蕴。 ⑵附加题。(4 分) ①金华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峰、洞、瀑、湖一应俱全,是我国江南的游览胜地之 一。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在《题八咏楼》中,以满腔的爱国主义激情,留下了意境深邃,气势 纵横的名句“水通南国三千里, ▲ ”, 使八咏楼更加扬名于世;现代诗人 郭沫若在《冰壶洞》中,以敬畏山水之情,描绘出冰壶洞气势磅礴的佳句“ ▲ , 道是龙宫信是巫”,使冰壶洞名闻遐迩。 ②方岩人杰地灵,楹联佳句众多,所选的是《“浙东第一山”亭》的一副对联,请填写 完整。 上联:江山留胜迹, ▲ ,方岩人间奇境;
下联:往来成古今,地灵人杰 3.综合性学习。(5分) 2008年8月8日~24日,第29界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 弘扬奧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华美中学学生会决定开展“奥运进校园”活动。作为学生会 宣传干部,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活动一:读新闻,拟标题。乐乐同学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一则新闻材料,请你用 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分 新华网平壤4月28日电(记者高浩荣张滨阳)搭载着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当地时间 日凌晨零时28分(北京时间27日23时28分)平安抵达平壤顺安国际机场。按照 计划,奥运火炬将从当天上午10时(北京时间9时)开始在平壤市内进行传递 (2)活动二:读图画,话设计。下图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你说出它设计的妙 (2分) (3)活动三:诉衷情,表欢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面八方的海外宾客纷纷前来祝贺并 观看,作为东道主的你如何欢迎他们呢?请将你的欢迎词写在下面。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4-8题。 他在等你说谢谢 夏红星 那是2006年初的第一场大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在学校已经 放寒假了,哈哈,单等早晨和弟弟一起看雪景了 第二天,我领着弟弟站在阳台上看雪景,那真叫美啊。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的,路面的 雪已被压实,显得很滑,偶尔过一辆汽车,就像小蜗 在缓慢爬行;胆大的小伙子,倔 强地把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扭着扭着就扭倒了;步行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但还是会有人 个不注意,摔倒在地上… 我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眼前的景物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弟弟已经跑到楼下了,忽然大声 地喊我:“姐姐,快来看,交通事故!” 口气跑到积有一尺来深雪的马路边,只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的轿车,个个伸长脖 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个身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哪位小朋友能 帮我爬进车底下拧一下螺丝呀 原来他的车漏油了,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浸染在白雪上。这附近也没有加油 站和修车部,难怪他那么着急 他身旁那个打扮入时的女人说:“看把你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 张百元大钞:“谁能帮我一下,这钱就是他的了!” 我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动了一下,却被一个阿姨拉住了:“别去,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走了过去,说:“让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弟弟在那个穿着貂皮大衣的男人的指挥下,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弟弟从
下联:往来成古今,地灵人杰, ▲ 。 3. 综合性学习。(5 分) 2008 年 8 月 8 日~24 日,第 29 界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迎接 2008 年的奥运会, 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华美中学学生会决定开展“奥运进校园”活动。作为学生会 宣传干部,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活动一:读新闻,拟标题。乐乐同学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一则新闻材料,请你用一 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 分) 新华网平壤4月28日电(记者高浩荣 张滨阳)搭载着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当地时间 28日凌晨零时28分(北京时间27日23时28分)平安抵达平壤顺安国际机场。按照 计划,奥运火炬将从当天上午10时(北京时间9时)开始在平壤市内进行传递。 ▲ (2)活动二:读图画,话设计。下图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你说出它设计的妙 处。(2 分) ▲ (3)活动三:诉衷情,表欢迎。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四面八方的海外宾客纷纷前来祝贺并 观看,作为东道主的你如何欢迎他们呢?请将你的欢迎词写在下面。 ▲ 二、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 4-8 题。 他在等你说谢谢 夏红星 那是 2006 年初的第一场大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在学校已经 放寒假了,哈哈,单等早晨和弟弟一起看雪景了。 第二天,我领着弟弟站在阳台上看雪景,那真叫美啊。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的,路面的 雪已被压实,显得很滑,偶尔过一辆汽车,就像小蜗牛一样在缓慢爬行;胆大的小伙子,倔 强地把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扭着扭着就扭倒了;步行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但还是会有人一 个不注意,摔倒在地上…… 我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眼前的景物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弟弟已经跑到楼下了,忽然大声 地喊我:“姐姐,快来看,交通事故!” 一口气跑到积有一尺来深雪的马路边,只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的轿车,个个伸长脖 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个身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哪位小朋友能 帮我爬进车底下拧一下螺丝呀?” 原来他的车漏油了,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浸染在白雪上。这附近也没有加油 站和修车部,难怪他那么着急。 他身旁那个打扮入时的女人说:“看把你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 一张百元大钞:“谁能帮我一下,这钱就是他的了!” 我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动了一下,却被一个阿姨拉住了:“别去,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走了过去,说:“让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弟弟在那个穿着貂皮大衣的男人的指挥下,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弟弟从
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见那男人把钱递过来,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 还真打算给他100呀,我看给他5块就已经够多了。”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弟弟,弟弟摇了摇头。我听见人群中的唏嘘声,男人又加 了5块。弟弟还是摇了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这10块也不给你了!” “不是,我没嫌少,我们老师说过,帮助别人是不应该要报酬的!” 那女人一副不屑的表情:“那你还站那等什么啊?还不走?” 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 4.“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弟 弟在“期待”钱吗?说说理由?(3分) 第二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夺”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7.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 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意义?(3分) 8.2008年5月4日,某报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诚信意识,要求网友对这篇文章中 的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和“弟弟”两人分别说一句话。你也是广大青少年中的一员,你将 怎样对他们说?(4分) (1)对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说: (2)对文中的“弟弟”说 (二)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9-12题。 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 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 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 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 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 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社会在进步,时代 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 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淸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 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 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 滴。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 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 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緊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
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见那男人把钱递过来,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 还真打算给他 100 呀,我看给他 5 块就已经够多了。”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弟弟,弟弟摇了摇头。我听见人群中的唏嘘声,男人又加 了 5 块。弟弟还是摇了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这 10 块也不给你了!” “不是,我没嫌少,我们老师说过,帮助别人是不应该要报酬的!” 那女人一副不屑的表情:“那你还站那等什么啊?还不走?” 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 …… 4.“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 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弟 弟在“期待”钱吗?说说理由?(3 分) ▲ 5.第二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3 分) ▲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夺”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 7.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 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意义?(3 分) ▲ 8.2008 年 5 月 4 日,某报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诚信意识,要求网友对这篇文章中 的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和“弟弟”两人分别说一句话。你也是广大青少年中的一员,你将 怎样对他们说?(4 分) (1)对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说: ▲ (2)对文中的“弟弟”说: ▲ (二)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 9-12 题。 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 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 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 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 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 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社会在进步,时代 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 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 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 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 1 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 1 滴。我国又是世界上 12 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 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
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 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古人有言:“ 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里I 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今 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 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9.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3分) 10.文章④-⑥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3分) 11.文章第⑥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用与该段划线句 子相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山坡羊·潼关怀古(4分)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听觉角度,概括地写出了潼关内外 的什么特点?(2分) 1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二)(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句中加点字,再写出一个含有该字并且其意思没发生变化的成语。(2分) (1)晴初霜旦(旦:▲)成语: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成语:▲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 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古人有言:“一粥一 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里的 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今 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 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9.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3 分) ▲ 10.文章④-⑥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3 分) ▲ 11.文章第⑥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12.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用与该段划线句 子相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 (3 分) ▲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山坡羊·潼关怀古(4 分)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听觉角度,概括地写出了潼关内外 的什么特点?(2 分) ▲ 1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 分) ▲ (二)(8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句中加点字,再写出一个含有该字并且其意思没发生变化的成语。(2 分) (1)晴初霜旦.(旦:▲ ) 成语: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成语: ▲ 16.翻译下面句子。(2 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
17.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2 分)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8.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 者歌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三)(8分) 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侵京师,掠牛马。邓攸 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 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2)妻涕如雨(▲)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邓攸挈妻子亡 21.写出文章中表明邓攸弃儿保侄的原因的句子。(2分) 22.邓攸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里,面对儿子和侄儿的两难选择时,放 弃了亲生儿子,保全了侄儿,可谓人间大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为邓攸写一则 颁奖词。(2分) 示例: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 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 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 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 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传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展转传送的意思。思想、情感可 以传递,信息、话语可以传递,精神、态度可以传递,技艺、经验可以传递,奥运圣火,民 族文化可以传递… 传递信息,可以丰富思想:传递思想,可以陶冶性情:传递经验,可以收获成功:传递 爱心,可以播种幸福…… 传递使社会更和谐,传递使人类更文明。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
17.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2 分)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 , ▲ 18.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 者歌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2 分) ▲ (三)(8 分) 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侵京师,掠牛马。邓攸 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 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 ▲ ) (2)妻涕.如雨( ▲ )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 分) 邓攸挈妻子亡。 ▲ 21.写出文章中表明邓攸弃儿保侄的原因的句子。(2 分) ▲ 22.邓攸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里,面对儿子和侄儿的两难选择时,放 弃了亲生儿子,保全了侄儿,可谓人间大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为邓攸写一则 颁奖词。(2 分) 示例:2007 年 11 月 30 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 一名轻生女青年从 10 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 水救人。10 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 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 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 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 四、作文(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传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展转传送的意思。思想、情感可 以传递,信息、话语可以传递,精神、态度可以传递,技艺、经验可以传递,奥运圣火,民 族文化可以传递…… 传递信息,可以丰富思想;传递思想,可以陶冶性情;传递经验,可以收获成功;传递 爱心,可以播种幸福…… 传递使社会更和谐,传递使人类更文明。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