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荀子·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 光可也”) 李密《陈情表》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韩愈《师 说》 杜牧《阿房宫赋》 苏洵《六国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苏轼《前 赤壁赋》 (二)诗词曲(30首) 《诗经·卫风·氓》 屈原《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曹操《短歌行》 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王维《山居秋暝》 李白《蜀道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蜀 相》 杜甫《客至》 杜甫《登高》 杜甫《登岳阳 楼》 刘禹锡《石头城》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李贺《李凭箜篌引》 杜 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 灭) 李商隐《锦瑟》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了) 柳永《雨霖铃》(寒 蝉凄切)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 目) 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 巧) 李清照《 声慢》(寻寻觅觅) 陆游《书 愤》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 篇) 《荀子•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 光可也”) 李密《陈情表》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韩愈《师 说》 杜牧《阿房宫赋》 苏洵《六国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苏轼《前 赤壁赋》 (二)诗词曲(30 首) 《诗经•卫风•氓》 屈原《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曹操《短歌行》 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王维《山居秋暝》 李白《蜀道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蜀 相》 杜甫《客至》 杜甫《登高》 杜甫《登岳阳 楼》 刘禹锡《石头城》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杜 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 灭) 李商隐《锦瑟》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了) 柳永《雨霖铃》(寒 蝉凄切)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 目) 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 巧) 李清照《声 声慢》(寻寻觅觅) 陆游《书 愤》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王实甫《西厢 记》(节选:【正宫】【端正好】) 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 者和任课老师推荐。 (一)古文(10篇) ★《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 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平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 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 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积十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 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王实甫《西厢 记》(节选:【正宫】【端正好】) 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 者和任课老师推荐。 (一)古文(10 篇) ★《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 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 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 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 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 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 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 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 世之滋垢,皤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李密《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 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 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 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 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 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衠庐。襟三江而带五淛,控蛮荆 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 文新州之懿范,譫帷暂驻。士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髙朋淸座。腾蛟起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 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 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 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 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李密《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 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 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 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 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 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 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 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
凤,孟学十之词宗,紫申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 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图 流丹,下临无地。鹤江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 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自云遏。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 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且 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髙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 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 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 白首之心?穷目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晩。孟尝髙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 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 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 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 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瞽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 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
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 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 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 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 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 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 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 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 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 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 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 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 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 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
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 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髙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 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髙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 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 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 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 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 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 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人也。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 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 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 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 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 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 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 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 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人也。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