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混响声场 自由程:在室内声场中,声浪每相邻两次反射 所经过的路程。 平均自由程:声浪经过相邻两次反射距离的平 均值(d)。 由理论和实验均证实不论空间形状如何,均有 其中:V为房间体积,S为房间总表面积
2、混响声场 自由程:在室内声场中,声波每相邻两次反射 所经过的路程。 平均自由程:声波经过相邻两次反射距离的平 均值(d)。 由理论和实验均证实不论空间形状如何,均有: S V d 4 = 其中:V为房间体积,S为房间总表面积
设声音在1秒钟内传播的距离为c米,则1 秒钟内的平均反射次数为 d 4y 设声源单位时间发出的声功率为W,则当声浪 被房间壁面部分吸收后剩余的声能量为 W(1-a) 亦即:声源提供的混响声能量。 设混响声平均声能密度为D则单位时间被 吸收的声能量为 Drva 4
设声音在1秒钟内传播的距离为c米,则1 秒钟内的平均反射次数为: V cS d c n 4 = = 设声源单位时间发出的声功率为W,则当声波 被房间壁面部分吸收后剩余的声能量为: W (1−) 设混响声平均声能密度为 ,则单位时间被 吸收的声能量为: 亦即:声源提供的混响声能量。 Dr V cS Dr V 4
当单位时间内声源贡献的混响声能与被吸 收的混响声能相等时,体系达到稳定状态 即: W(1-a)=D,/acs 所以,室内混响声场平均声能密度为: 4W1- cSa 设 R S C R:房间常数,m2
当单位时间内声源贡献的混响声能与被吸 收的混响声能相等时,体系达到稳定状态, 即: 所以,室内混响声场平均声能密度为: 设: − = 1 S R V cS W Dr V 4 (1−) = ( ) cS W Dr − = 4 1 R:房间常数,m2
则混响声场平均声能密度为:=4W cR 3)总声场 把直达声场和混响声场叠加形成总声场。 Qw 又由于直达声声能平均密度为:Dd4m2 当室内存在混响时,室内某点的平均声能密 度应等于直达声和混响声能密度之和,即: wo 4W W(Q,4 + 4 nrC CR c、4m2R
则混响声场平均声能密度为: 又由于直达声声能平均密度为: 当室内存在混响时,室内某点的平均声能密 度应等于直达声和混响声能密度之和,即: = + = + = + r R Q c W cR W r c WQ D Dd Dr 4 4 4 4 2 2 r c QW Dd 2 4 = cR W Dr 4 = 3)总声场 把直达声场和混响声场叠加形成总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