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 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 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 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 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 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 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四、(25分) 12.(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 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 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 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 对即可。) (3)(6分)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地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 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 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路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 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 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 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 5分,答出3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 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辽宁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 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 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 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 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 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 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⑵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⑶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⑷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参考答案: 四、(25 分) 12.(25 分) ⑴(5 分)答 D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 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⑵(6 分)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 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 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意思答 对即可。) ⑶(6 分)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地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 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 ⑷(8 分)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 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路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 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 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 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5 分,答出 3 点给 8 分;给满 8 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 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辽宁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 分)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 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 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 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 万人居”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硏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 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 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岀,西方 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 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 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 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 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 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 ‘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冲突 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 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 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 境得以延续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 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 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 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 武汉、重庆求学;1940 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 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 万人居”理想。 ②1950 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 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 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 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 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 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 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 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 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 “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冲突, 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 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 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 境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