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士学位论文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The mixed operation, which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of Chinese finance trades 学生姓名:陈圣广 专业班级:国际贸易9801班 指导教师:金巧兰 二0O二年六月
扬州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士学位论文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The mixed operation, which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of Chinese finance trades 学生姓名:陈圣广 专业班级:国际贸易 9801 班 指导教师:金巧兰 二ОО二年六月
目录: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二、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分析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二)实行分业经营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选择混业经营是满足我国经济对金融多样化的需要; (四)实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 要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改革步骤 (一)、维持金融分业经营总体格局,用好、用足现有的法律和政 策 (二)、边规范边放松管制,对原先业务范围过窄的要适度放松, 对相对风险较小、绩效明显的业务交叉或混业优先考虑。 (三)、最终过渡到近似美国的混业经营模式
目录: 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二、 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分析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二)实行分业经营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选择混业经营是满足我国经济对金融多样化的需要; (四)实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 要。 三、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改革步骤 (一)、维持金融分业经营总体格局,用好、用足现有的法律和政 策。 (二)、边规范边放松管制,对原先业务范围过窄的要适度放松, 对相对风险较小、绩效明显的业务交叉或混业优先考虑。 (三)、最终过渡到近似美国的混业经营模式
摘要: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 转变,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好似分业 经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金融业现状之后,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之后,随着外国金融集团的不断介入界入,竞争也将日趋激烈,选择 混业经营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但就目前来看,金融业的分 业经营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且混业经营在我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会有几年的过渡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加强风险控 制和增强国内金融业竞争力着手,完善法律体系,做好实施混业经营 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 Abstract: At present, a very important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ircles is changing to the mixed operation from divided operation, which will becom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finance trades. But our country has enforced divided operation. After analysing the current finance situation of China, the article believe that after China entry into WTO,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come to China gradually,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shaper.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mixed operation for China, but nowadays divided operation is fit for our country conditions, and we can t reach the goal in one step,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a few years yet. We should fully utilize limited time to set about enhancing the risk controls and strengthen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circles,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doing well the preparation managed of mixed operation Key words: mixed operation China Finance trades divided operation
摘要: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 转变,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好似分业 经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金融业现状之后,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之后,随着外国金融集团的不断介入界入,竞争也将日趋激烈,选择 混业经营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但就目前来看,金融业的分 业经营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且混业经营在我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会有几年的过渡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加强风险控 制和增强国内金融业竞争力着手,完善法律体系,做好实施混业经营 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混业经营 中国金融业 分业经营 Abstract: At present, a very important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ircles is changing to the mixed operation from divided operation, which will becom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finance trades. But our country has enforced divided operation. After analysing the current finance situation of China, the article believe that after China entry into WTO,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come to China gradually,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shaper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mixed operation for China, but nowadays divided operation is fit for our country conditions, and we can't reach the goal in one step,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a few years yet. We should fully utilize limited time to set about enhancing the risk controls and strengthen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circles,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doing well the preparation managed of mixed operation. Key words:mixed operation China Finance trades divided operation
引言: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信息处理和传输 手段的不断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允许金融机构实行混业 经营。面对金融业的这一发展大趋势,我国业内人士对“金融业是否 可以实行混业经营”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金 融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能否实行混业经营,要看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 影响及其特定的国情。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混业经营 对提高金融竞争力、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是有利的。我们也注意到 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付这些挑战,国际 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在进行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资 借鉴 西方金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目前,金融界关于“混业经营”的概念界定尚未定论,但关于混 业经营的框架性概念似乎已成共识。狭义上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 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广义上的理解 是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 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目前多数国家转向广义的混业 经营,通常讨论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也是基于广义理解之上的。 20世纪30年代以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实行金融混业 经营制度。1929年爆发了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 仅美国就有5000多家银行倒闭,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对此起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西方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由此受到质疑。为了防止灾难的重 演,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汀格尔法》,该法案规 定:商业银行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资的,可以经纪的身分,在美国债 券市场活动,但禁止参与包销、证券买卖及集团证券业务:商业银行不 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员工不得在各种证券机构 兼职。其后,美国国会又先后颁布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 司法》、《1%68年威斯法》等一系列法案,逐步形成了金融分业经营制 度的基本框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
引言: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信息处理和传输 手段的不断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允许金融机构实行混业 经营。面对金融业的这一发展大趋势,我国业内人士对“金融业是否 可以实行混业经营”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金 融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能否实行混业经营,要看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 影响及其特定的国情。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混业经营 对提高金融竞争力、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是有利的。我们也注意到 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付这些挑战,国际 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在进行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资 借鉴。 一、 西方金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目前,金融界关于“混业经营”的概念界定尚未定论,但关于混 业经营的框架性概念似乎已成共识。狭义上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 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广义上的理解 是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 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目前多数国家转向广义的混业 经营,通常讨论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也是基于广义理解之上的。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实行金融混业 经营制度。1929 年爆发了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 , 仅美国就有 5000 多家银行倒闭 ,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对此起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西方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由此受到质疑。为了防止灾难的重 演 ,美国国会 1933 年通过了《格拉斯———斯汀格尔法》 ,该法案规 定 :商业银行 ,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资的 ,可以经纪的身分 ,在美国债 券市场活动 ,但禁止参与包销、证券买卖及集团证券业务 ;商业银行不 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 ;商业银行员工不得在各种证券机构 兼职。其后 ,美国国会又先后颁布了《1934 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 司法》、《1968 年威斯法》等一系列法案 ,逐步形成了金融分业经营制 度的基本框架。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
从二战之后的高速增长开始转入“滞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使企业 对资金需求相对减少,客观上要求银行重新配置资源,寻求新利润增 长点。同时,企业更愿意发行股票和债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传统银行 业受到证券及投资银行业的强烈挑战。因此,金融服务一体化、金融自 由化就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于 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实行的西方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开始动摇。英国 最早对此做出反映,于1986年完成“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允许银行 兼营证券业务,形成多元化综合金融企业集团。在金融监管方面,则将 原有银行、保险、住房贷款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合为一体,设立新的 单一巨大的金融监管机构FSA,以集中权限,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灵 活性并降低监管成本。日本经济的高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开始放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减弱,而国内储蓄则大幅增长,剩余资金 急需出路。同时,随着日本企业向海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金融联系不 断增强,客观上要求改变长期封闭、禁令诸多的日本金融体系。1985 年5月,日本大藏省发表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报告标志着 日本金融自由化正式启动。1997年至1998年,桥本政府开始实施“金 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案”改革,该法案由证券交易、银行法、投资信托 法、保险法等20多个相关法律组成,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 融业务。美国国内要求改变传统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呼声,进入80年 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愈来愈高,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初通过了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新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互相跨行业经营 及竞争。 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轨迹是 “混业——分业——混业”,之所以出现此种世界性发展趋势,其中最 重要的原因是出于金融业竞争的需要。因为随着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 国内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混业经营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 服务,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同时,科技 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运用,不仅使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
从二战之后的高速增长开始转入“滞胀” ,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使企业 对资金需求相对减少 ,客观上要求银行重新配置资源 ,寻求新利润增 长点。同时 ,企业更愿意发行股票和债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 ,传统银行 业受到证券及投资银行业的强烈挑战。因此 ,金融服务一体化、金融自 由化就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 ,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于 2 0 世纪 3 0 年代起开始实行的西方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开始动摇。英国 最早对此做出反映 ,于 1 986 年完成“大爆炸”式金融改革 ,允许银行 兼营证券业务 ,形成多元化综合金融企业集团。在金融监管方面 ,则将 原有银行、保险、住房贷款等 9 个金融监管机构合为一体 ,设立新的 单一巨大的金融监管机构FSA ,以集中权限 ,加大监管力度 ,提高灵 活性并降低监管成本。日本经济的高增长自 2 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 开始放缓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减弱 ,而国内储蓄则大幅增长 ,剩余资金 急需出路。同时 ,随着日本企业向海外发展 ,与世界各国的金融联系不 断增强 ,客观上要求改变长期封闭、禁令诸多的日本金融体系。 1985 年 5 月 ,日本大藏省发表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报告标志着 日本金融自由化正式启动。1997 年至 1998 年 ,桥本政府开始实施“金 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案”改革 ,该法案由证券交易、银行法、投资信托 法、保险法等 20 多个相关法律组成,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 融业务。美国国内要求改变传统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呼声 ,进入 80 年 代后期特别是 90 年代愈来愈高 , 美国国会于 1999 年 11 月初通过了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新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互相跨行业经营 及竞争。 二、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20 世纪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轨迹是 “混业——分业——混业” ,之所以出现此种世界性发展趋势 ,其中最 重要的原因是出于金融业竞争的需要。因为随着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 , 国内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混业经营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 服务 ,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 。同时 ,科技 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运用 ,不仅使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