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5103003 C语言程序设计 编号 名称 学分/学时 3学分/64学时 开课时间 第1学期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无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15%、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70%) 课程基 本情况 课程负责人 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一一C语言程序设计》(2018 版),主编:田淑清,参编:周海燕、孙甲松、叶海建,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7年。 教材及 参考书目: 参考书 ①《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②《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第二版),[美]K.N.King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 课程 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等诸多课程的基础。C语 简介 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 运行。 学习目标1: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C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思想: 学习目标2:掌握变量、常量、表达式、字符、字符串、语句、数组、函数、指针等 课程学习 内容。 目标 学习目标3:面对实际问题,可利用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29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5103003 课程 名称 C 语言程序设计 课 程 基 本 情 况 学分/学时 3 学分/64 学时 开课时间 第 1 学期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无 考核方式 考 试(平时 15%、期中考试 15%、期末考试 70%) 课程负责人 教材及 参考书 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 语言程序设计》(2018 版),主编:田淑清,参编:周海燕、孙甲松、叶海建,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7 年。 参考书目: ①《C 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②《C 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第二版),[美]K. N. King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年; 课 程 简 介 C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C 语言程序设计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 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等诸多课程的基础。C 语 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 运行。 课程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 C 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思想; 学习目标 2:掌握变量、常量、表达式、字符、字符串、语句、数组、函数、指针等 内容。 学习目标 3:面对实际问题,可利用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29
专业毕业要求 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C语言中的变量、常量、表达式、数组、函数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编 程语言的基本思想方法,具有分析问题、选择算法、解决实际 2.4教学能力 问题等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并能获得较强的逻辑 课程学习目标1、2、3 推理能力,具备教材和课程的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 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具备独立教研的能力。 掌握VC环境的调试和运行程序的基本功能,具备分析和应用 其他类似编程软件的能力:具备资料查询、文件检索获取知识 2.5技术融合 和教学资源的能力:具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平台等现代 课程学习目标1、3 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各要素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及达成度分析 (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C程序和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运行的基本步骤: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征:掌握结 构化程序的三种结构及流程图的画法。 2.教学内容 第1.1节程序和程序设计 第12节算法 第1.3节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模块化结构 3.重点: 程序执行的基本步骤: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结构化程序的三种结构及流程图的画法: 4.难点:算法的概念及特征 5.参考习题: 习题一 计算矩形面积 输出两个整型数的最大值 求1+2+3+…+100 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第二章C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2、3) 30
专业毕业要求 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 2.4 教学能力 深入理解 C 语言中的变量、常量、表达式、数组、函数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编 程语言的基本思想方法,具有分析问题、选择算法、解决实际 问题等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并能获得较强的逻辑 推理能力,具备教材和课程的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 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具备独立教研的能力。 课程学习目标 1、2、3 2.5 技术融合 掌握 VC 环境的调试和运行程序的基本功能,具备分析和应用 其他类似编程软件的能力;具备资料查询、文件检索获取知识 和教学资源的能力;具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平台等现代 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的能力。 课程学习目标 1、3 三、课程各要素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及达成度分析 (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 C 程序和 C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运行的基本步骤;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征;掌握结 构化程序的三种结构及流程图的画法。 2 . 教学内容 第 1.1 节 程序和程序设计 第 1.2 节 算法 第 1.3 节 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模块化结构 3 . 重点: 程序执行的基本步骤;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结构化程序的三种结构及流程图的画法; 4 . 难点:算法的概念及特征 5 . 参考习题: 习题一 计算矩形面积 输出两个整型数的最大值 求 1+2+3+……+100 6 . 学时:理论 4 学时 实践 2 学时 第二章 C 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2、3) 30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C程序的基本格式:明确标识符、常量、变量的基本概念并正确使用:掌握整型数据和实型数 据的不同表示形式和存储形式:掌握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的应用。 2.教学内容 第2.1节 简单C语言程序的构成和格式 第2.2节标识符、常量和变量 第2.3节 新 整型数据 第2.4节实型数据 第2.5节算术表达式 第2.6节赋值表达式 3.重点: C程序的基本格式:标识符的定义规则:常量和变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整型数据的存储及不同表 示形式:实型数据的存储及不同表示形式:算术运算符及算术表达式的应用:强制类型转换:赋值运算 符及赋值表达式的应用:算术运算、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自加自减运算符及应用:逗号运算符及表 达式的应用。 4.难点: 标识符、常量和变量的正确使用:整型数据和实型数据的存储:算术表达式、赋值表达式的灵活应 用:强制类型转换的灵活应用:算术运算、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自加自减运算符灵活应用:逗号运 算符及表达式的灵活应用。 5.参考习题: 习题二2.1一—2.8 例2.1计算矩形面积 例2.2计算圆面积 分解某三位整型,分别输出该整型数的百位、十位、个位数 求1+2+3+…+100 6.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第三章顺序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赋值语句的构成和运算规律:正确应用赋值语句:掌握数据输入输出的基本格式:了解符合语 句的概念和构成特点:了解空语句的构成及作用。 2.教学内容 第3.1节赋值语句 第3.2节数据输出 31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C 程序的基本格式;明确标识符、常量、变量的基本概念并正确使用;掌握整型数据和实型数 据的不同表示形式和存储形式;掌握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的应用。 2 . 教学内容 第 2.1 节 简单 C 语言程序的构成和格式 第 2.2 节 标识符、常量和变量 第 2.3 节 整型数据 第 2.4 节 实型数据 第 2.5 节 算术表达式 第 2.6 节 赋值表达式 3 . 重点: C 程序的基本格式;标识符的定义规则;常量和变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整型数据的存储及不同表 示形式;实型数据的存储及不同表示形式;算术运算符及算术表达式的应用;强制类型转换;赋值运算 符及赋值表达式的应用;算术运算、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自加自减运算符及应用;逗号运算符及表 达式的应用。 4 . 难点: 标识符、常量和变量的正确使用;整型数据和实型数据的存储;算术表达式、赋值表达式的灵活应 用;强制类型转换的灵活应用;算术运算、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自加自减运算符灵活应用;逗号运 算符及表达式的灵活应用。 5 . 参考习题: 习题二 2.1——2.8 例 2.1 计算矩形面积 例 2.2 计算圆面积 分解某三位整型,分别输出该整型数的百位、十位、个位数 求 1+2+3+……+100 6 . 学时:理论 2 学时 实践 2 学时 第三章 顺序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赋值语句的构成和运算规律;正确应用赋值语句;掌握数据输入输出的基本格式;了解符合语 句的概念和构成特点;了解空语句的构成及作用。 2 . 教学内容 第 3.1 节 赋值语句 第 3.2 节 数据输出 31
第33节数据输入 第3.4节复合语句和空语句 3.重点: 数据输入scanf)函数的基本格式:数据输出printfO函数的基本格式:赋值语句、复合语句、空语 句的特征。 4.难点: scanf()和printf)函数的正确使用。 5.参考习题: 习题三3.16 例3.1 例3.2 交换两个整型变量 6.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 第四章选择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逻辑值”的含义并能正确表示:掌握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的用法:理解并熟练应用 if-else和switch语句:理解并掌握break在switch中的用法:熟练应用条件表达式。 2.教学内容 第4.1节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第4.2节f语句和用if语句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4.3节条件表达式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4.4节switch语句以及用switch语句和break语句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4.5节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 3.重点: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及两种表达式的正确使用:if、if-else、switch语句的基 本格式:if-esle的嵌套规则:break语句在switch语句中的作用:条件表达式的基本格式及正确应用。 4.难点: 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的灵活应用:if-else的嵌套及灵活应用:switch语句的灵活应用:灵活应 用条件表达式表示分支结构。 5.参考习题: 习题四4.84.20 例4.2 32
第 3.3 节 数据输入 第 3.4 节 复合语句和空语句 3 . 重点: 数据输入 scanf()函数的基本格式;数据输出 printf()函数的基本格式;赋值语句、复合语句、空语 句的特征。 4 . 难点: scanf()和 printf()函数的正确使用。 5 . 参考习题: 习题三 3.16 例 3.1 例 3.2 交换两个整型变量 6 . 学时:理论 2 学时 实践 4 学时 第四章 选择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逻辑值”的含义并能正确表示;掌握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的用法;理解并熟练应用 if-else 和 switch 语句;理解并掌握 break 在 switch 中的用法;熟练应用条件表达式。 2 . 教学内容 第 4.1 节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第 4.2 节 if 语句和用 if 语句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 4.3 节 条件表达式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 4.4 节 switch 语句以及用 switch 语句和 break 语句构成的选择结构 第 4.5 节 语句标号和 goto 语句 3 . 重点: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及两种表达式的正确使用;if、if-else、switch 语句的基 本格式;if-esle 的嵌套规则;break 语句在 switch 语句中的作用;条件表达式的基本格式及正确应用。 4 . 难点: 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的灵活应用;if-else 的嵌套及灵活应用;switch 语句的灵活应用;灵活应 用条件表达式表示分支结构。 5 . 参考习题: 习题四 4.8 4.20 例 4.2 32
例4.5 例4.6 闰年的判断 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4学时 第五章循环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while、do-while、for循环结构:掌握循环嵌套;掌握break和continue在循环语句中的使用。 2.教学内容 第5.1节while语句和用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第5.2节do-while语句和用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第5.3节for语句和用for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条件 第5.4节循环结构的嵌套 第5.5节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在循环体的作用 3.重点: while、do-while、.for循环的基本结构和执行过程;break和continue在循环中的作用。循环嵌套的 执行过程及作用。 4.难点: while、do-while、for循环的正确应用;break和continue在循环中正确使用:循环嵌套的正确应用。 5.参考习题: 习题五5.195.20 求1+2+3++100的三种循环结构 例5.2 例5.4 例5.7 判断某数是否是素数 6.学时:理论5学时实践4学时 第六章字符型数据(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字符常量的特征:掌握字符常量的正确表示:掌握字符变量的应用:掌握字符数据的基本运算 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格式:了解字符数据的基本函数。 2.教学内容 第6.1节字符型常量 33
例 4.5 例 4.6 闰年的判断 6 . 学时:理论 4 学时 实践 4 学时 第五章 循环结构(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while、do-while、for 循环结构;掌握循环嵌套;掌握 break 和 continue 在循环语句中的使用。 2 . 教学内容 第 5.1 节 while 语句和用 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第 5.2 节 do-while 语句和用 do-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第 5.3 节 for 语句和用 for 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条件 第 5.4 节 循环结构的嵌套 第 5.5 节 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在循环体的作用 3 . 重点: while、do-while、for 循环的基本结构和执行过程;break 和 continue 在循环中的作用。循环嵌套的 执行过程及作用。 4 . 难点: while、do-while、for 循环的正确应用;break 和 continue 在循环中正确使用;循环嵌套的正确应用。 5 . 参考习题: 习题五 5.19 5.20 求 1+2+3+……+100 的三种循环结构 例 5.2 例 5.4 例 5.7 判断某数是否是素数 6 . 学时:理论 5 学时 实践 4 学时 第六章 字符型数据(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字符常量的特征;掌握字符常量的正确表示;掌握字符变量的应用;掌握字符数据的基本运算 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格式;了解字符数据的基本函数。 2 . 教学内容 第 6.1 节 字符型常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