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3.赵新等:《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4.张斌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版; 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 3.赵新等:《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 4.张斌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
第一课 古胡同文化一、教学目的通过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的学习,掌握课文主要生词及其用法,理解词语说明部分的语言知识点,掌握语法提示部分的递进复句和可能补语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教学时间:10学时三、教学重点1.掌握“以”“大”“甚至”“不禁”等词的用法2.同义词“行业-职业”,“方式-方法”,“满足-满意”,“理解了解”的辨析与运用。3.递进复句和可能补语的用法四、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简要介绍作家汪曾祺及其代表作品:2.用幻灯片展示北京四合院及胡同;(二)生词学习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2.重点生词讲解(1)冷眼旁观:以冷淡的眼光在一旁观看;例:北京人对学生运动总是冷眼旁观
第一课 胡同文化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的学习,掌握课文主要生词及其用 法,理解词语说明部分的语言知识点,掌握语法提示部分的递进复句和可能补语 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时间: 10 学时 三、教学重点 1.掌握“以”“大”“甚至”“不禁”等词的用法 2.同义词“行业-职业”,“方式-方法”, “满足-满意”,“理解-了解”的辨析与运 用。 3.递进复句和可能补语的用法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简要介绍作家汪曾祺及其代表作品; 2.用幻灯片展示北京四合院及胡同; (二)生词学习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2.重点生词讲解 (1)冷眼旁观:以冷淡的眼光在一旁观看; 例:北京人对学生运动总是冷眼旁观
(2)安分守已: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也比喻保持自身的规矩:例:杨老师一辈子安分守已。(3)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含贬义)。例:老杨头是个老实人,什么事情都是逆来顺受。(4)奉公守法:奉公行事,遵守法令。例: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奉公守法的。(5)无可奈何:形容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例:这个事情你硬是不愿做,他也无可奈何,(三)课文串讲课文第一部分:1.请阅读课文第1段,然后回答问题(1)北京城总体特征是什么?(2)这种特征有什么影响?2.重点词语、语法(1)以:文言虚词,可译作“用来,来”等例:我现在身体不好,只能以茶代酒,祝大家新年快乐。当时代改变时,我们不得不调整自已以适应这种变化。“以”构成固定词组:全力以赴,梦以求,严以律己课文第二部分:1.请阅读第2到4段,然后回答问题(1)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哪些?(2)北京胡同的特色是什么?2.重点词语、语法(1)行业-职业都是名词,指社会工作,但语义层次不同:职业一一用来谋生的工作,个人角度而言;
(2)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也比喻保持自身的规矩; 例:杨老师一辈子安分守己。 (3)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含贬义)。 例:老杨头是个老实人,什么事情都是逆来顺受。 (4)奉公守法:奉公行事,遵守法令。 例: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奉公守法的。 (5)无可奈何:形容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 例:这个事情你硬是不愿做,他也无可奈何。 (三)课文串讲 课文第一部分: 1.请阅读课文第 1 段,然后回答问题 (1)北京城总体特征是什么? (2)这种特征有什么影响? 2.重点词语、语法 (1)以:文言虚词,可译作“用来,来”等 例: 我现在身体不好,只能以茶代酒,祝大家新年快乐。 当时代改变时,我们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 “以”构成固定词组: 全力以赴,梦寐以求,严以律己 课文第二部分: 1.请阅读第 2 到 4 段,然后回答问题 (1)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哪些? (2)北京胡同的特色是什么? 2.重点词语、语法 (1)行业-职业 都是名词,指社会工作,但语义层次不同: 职业——用来谋生的工作,个人角度而言;
行业一一职业类别,如服务行业,建筑行业,机械行业;职业: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属性,是“专业的”意思,跟“业余”相对。例:他是个职业运动员。汪峰是职业歌手,不是业余歌手。成龙(JackieChan)是职业演员。职业一一职业病,职业学校,职业教育课文第三部分1.请阅读第5到12段,然后回答问题(1)胡同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作者是从哪些例子来说明的?(2)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对市民思想有什么影响?2.重点词语、语法(1)方式-方法都可做名词,指进行工作、处理问题的手段,可互换,但侧重点不同:方式一一侧重表示形式(做事情采用的形式手段)方法一一侧重表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例:学习汉语有两种主要方法,即多读书,多交流。你说话的方式要好好改一改。(2)大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深,有强调意味。被修饰的词一般为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例:天还没大亮,上班的人们就出门了。为了一点小事,两人大吵了一顿。“不大”修饰某些动词及动词短语时,表示次数不多,不常发生。例:兰州冬天不大下雨。搬迁以后,两家就不大走动了
行业——职业类别,如服务行业,建筑行业,机械行业; 职业: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属性,是“专业的”意思,跟“业余”相对。 例: 他是个职业运动员。 汪峰是职业歌手,不是业余歌手。 成龙(Jackie Chan)是职业演员。 职业——职业病,职业学校,职业教育 课文第三部分 1.请阅读第 5 到 12 段,然后回答问题 (1)胡同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作者是从哪些例子来说明的? (2)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对市民思想有什么影响? 2.重点词语、语法 (1)方式-方法 都可做名词,指进行工作、处理问题的手段,可互换,但侧重点不同: 方式——侧重表示形式(做事情采用的形式手段) 方法——侧重表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例: 学习汉语有两种主要方法,即多读书,多交流。 你说话的方式要好好改一改。 (2)大 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深,有强调意味。被修饰的词一般为单音节 动词或形容词。 例: 天还没大亮,上班的人们就出门了。 为了一点小事,两人大吵了一顿。 “不大”修饰某些动词及动词短语时,表示次数不多,不常发生。 例: 兰州冬天不大下雨。 搬迁以后,两家就不大走动了
(3)满足-满意动词,都表示称心如意,侧重点不同,满意一一着眼于心愿的角度,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满足一一着眼于需要的角度,指自己感到足够,常有固定搭配“满足于”“以…为满足”,“对感到满足”;例: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届留学生。兰州人对生活要求不高,有牛肉面吃就满足了。(4)理解-了解都是动词,都有懂得知道的意思,语义轻重不同。理解一一通过思考领会含义,明白原因,宾语是人时,隐指懂得某人行为的原因,语义重。了解一一知道人或事的一般情况,语义轻。我理解王兵的为人,但不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理解鲁迅的小说是必不可少的。课文第四部分1.阅读13到15段,回答问题:(1)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和态度?2.重点词语、语法(1)甚至连词,强调某事所达到的程度,有时用在并列事例中,突出其中的一个。例:海龟的寿命大多可以达到80岁,甚至可以超过100岁。他们从没忘记同学时的种种趣事,甚至一个玩笑都还记得。(2)不禁副词,指人抑制不住而产生某种感情或出现某种举动。例:想到孩子即将远赴中国留学,母亲不禁伤心起来。看看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
(3)满足-满意 动词,都表示称心如意,侧重点不同, 满意——着眼于心愿的角度,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 满足——着眼于需要的角度,指自己感到足够,常有固定搭配:“满足于.”,“以. 为满足”,“对.感到满足”; 例: 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届留学生。 兰州人对生活要求不高,有牛肉面吃就满足了。 (4)理解-了解 都是动词,都有懂得知道的意思,语义轻重不同。 理解——通过思考领会含义,明白原因,宾语是人时,隐指懂得某人行为的原因, 语义重。 了解——知道人或事的一般情况,语义轻。 我理解王兵的为人,但不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理解鲁迅的小说是必不可少的。 课文第四部分 1.阅读 13 到 15 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和态度? 2. 重点词语、语法 (1)甚至 连词,强调某事所达到的程度,有时用在并列事例中,突出其中的一个。 例: 海龟的寿命大多可以达到 80 岁,甚至可以超过 100 岁。 他们从没忘记同学时的种种趣事,甚至一个玩笑都还记得。 (2)不禁 副词,指人抑制不住而产生某种感情或出现某种举动。 例: 想到孩子即将远赴中国留学,母亲不禁伤心起来。 看看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