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 利用重力置换的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 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全部 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 品达到灭菌。 当压力在102.97kPa~137.30kPa时,温度 可达121℃~126℃,15~30min即可灭菌;当 压力在205.8kPa时,温度可达132 ℃,5 ~ 10min,即可灭菌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 利用重力置换的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 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全部 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 品达到灭菌。 当压力在102.97kPa~137.30kPa时,温度 可达121℃~126℃,15~30min即可灭菌;当 压力在205.8kPa时,温度可达132 ℃,5 ~ 10min,即可灭菌
安全阀 压力式指针温度计 压力调节器众 压力真空表 0一压力表 蒸汽控制阀 网架车 木柄 放气阀 压力表、 放气软管 安全阀 盖 紧固螺旋 生体 排气口 搬运车 拎环 消毒桶 底架
注意事项 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包装 不宜过大、过紧,体积不超过30cm×30cm×30cm 盛装物品的容器有孔,必要时将容器盖打开以利于 蒸汽进入; 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以便于蒸汽 流通、渗入包裹中央,排气时蒸汽迅速排除,保持 物品干燥; 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以免蒸汽遇 冷凝集成水珠,使包布受潮,影响灭菌效果; 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 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包装 不宜过大、过紧,体积不超过30cm×30cm×30cm 盛装物品的容器有孔,必要时将容器盖打开以利于 蒸汽进入; 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以便于蒸汽 流通、渗入包裹中央,排气时蒸汽迅速排除,保持 物品干燥; 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以免蒸汽遇 冷凝集成水珠,使包布受潮,影响灭菌效果; 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法:用150℃或200℃的硫碘温度计。使用前将 温度计汞柱甩至50℃以下,放入包裹内,灭菌后,检查其读 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 化学监测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指示剂的化学反映,灭菌后 呈现的颜色变化来辨别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化学指示胶带法、 化学指示卡,在121℃、20分钟或132℃、4分钟后会改变颜 色,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来判断灭菌效果; 生物监测法: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使用时将10片菌片分别放于灭菌器四角 及中央,待灭菌完毕,用无菌镊取出,再放入培养基内,在 56℃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一周,若全部菌片均无细菌生长 则表示灭菌合格
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法:用150℃或200℃的硫碘温度计。使用前将 温度计汞柱甩至50℃以下,放入包裹内,灭菌后,检查其读 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 化学监测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指示剂的化学反映,灭菌后 呈现的颜色变化来辨别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化学指示胶带法、 化学指示卡,在121℃、20分钟或132℃、4分钟后会改变颜 色,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来判断灭菌效果; 生物监测法: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使用时将10片菌片分别放于灭菌器四角 及中央,待灭菌完毕,用无菌镊取出,再放入培养基内,在 56℃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一周,若全部菌片均无细菌生长 则表示灭菌合格
二二二二二 消毒前 消毒后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