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胞浆受体 E.核受体 39.α1受体激活后引起的离子跨膜流动改变为 A.K外流减少 B.K外流增加 C.Na内流增加 D.Na内流减少 E.Ca2+内流增加 40.α2受体激活后引起的跨膜离子流动改变为 A.K外流增加,Na内流减少 B.K外流减少,Na内流增加 C.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D.K+外流减少,Ca2内流增加 ENat内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41.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α受体介导的? A.瞳孔扩大 B.心率加快 C.支气管扩张 D.糖酵解加强 E.脂肪分解加强 42.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舒张? A.血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胃肠括约肌 E.小肠平滑肌 43.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β受体介导的? A.骨骼肌血管收缩 B.胃肠括约肌收缩C.膀胱逼尿肌收缩 D.竖毛肌收缩 E.糖酵解加强 44.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收缩或收缩加强? A.心房心室肌 B.子宫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血管平滑肌 E.支气管平滑肌 45.B3受体 A.分布于眼睫状体肌,激活后引起舒张 B.分布于心肌,激活后引起收缩力增强 C.分布于肾球旁细胞,激活后引起肾素分泌 D.分布于肝,激活后引起糖原分解 E.分布于脂肪组织,激活后引起脂肪分解 46.分布于眼虹膜辐射状肌,激活时可引起该肌收缩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a受体E.β受体 47.临床上用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治疗高血压是由于它能 A.抑制心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 C.舒张阻力血管
226 D. 胞浆受体 E. 核受体 39. α1 受体激活后引起的离子跨膜流动改变为 A. K+ 外流减少 B. K+ 外流增加 C. Na+ 内流增加 D. Na+ 内流减少 E. Ca2+内流增加 40. α2 受体激活后引起的跨膜离子流动改变为 A. K+ 外流增加,Na+ 内流减少 B. K+ 外流减少,Na+ 内流增加 C. K+ 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D. K+ 外流减少,Ca2+内流增加 E. Na+ 内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41. 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α受体介导的? A. 瞳孔扩大 B. 心率加快 C. 支气管扩张 D. 糖酵解加强 E. 脂肪分解加强 42.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舒张? A. 血管平滑肌 B. 子宫平滑肌 C. 虹膜辐射状肌 D. 胃肠括约肌 E. 小肠平滑肌 43. 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β受体介导的? A. 骨骼肌血管收缩 B. 胃肠括约肌收缩 C. 膀胱逼尿肌收缩 D. 竖毛肌收缩 E. 糖酵解加强 44.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收缩或收缩加强? A. 心房心室肌 B. 子宫平滑肌 C. 小肠平滑肌 D. 血管平滑肌 E. 支气管平滑肌 45. β3 受体 A. 分布于眼睫状体肌,激活后引起舒张 B. 分布于心肌,激活后引起收缩力增强 C. 分布于肾球旁细胞,激活后引起肾素分泌 D. 分布于肝,激活后引起糖原分解 E. 分布于脂肪组织,激活后引起脂肪分解 46. 分布于眼虹膜辐射状肌,激活时可引起该肌收缩的受体是 A. M 受体 B. N1 受体 C. N2 受体 D. α受体 E. β受体 47. 临床上用α2 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治疗高血压是由于它能 A. 抑制心肌收缩力 B. 减慢心率 C. 舒张阻力血管
D.增加肾排水量 E.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48.临床上曾用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后遭淘汰,原因是它 A.同时激活α1受体,引起血压升高 B.同时激活α2受体,引起血压降低 C.同时激活β1受体,引起心脏活动加强 D.激活β2受体作用过强,引起通气过度 E.同时激活β3受体,引起脂肪代谢紊乱 *49.对心绞痛伴有肺通气不畅的病人进行治疗,应选用 A.酚妥拉明B.育亨宾 C.普萘洛尔D.阿提洛尔E.丁氧胺 50.脑内多巴胺最主要的产生部位是 A.脊髓B.低位脑干C.中脑黑质D.纹状体 E.边缘前脑 51.脑内多巴胺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A.脑干网状结构B.中脑黑质C.下丘脑D.尾核E.大脑皮层 52.激活后能使cAMP水平升高的多巴胺受体是 A.D1和D2受体 B.D3和D4受体 C.D3和D1受体 D.D2和D3受体 E.D4和D受体 53.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 A.脊髓背角胶质区 B.低位脑干中缝核 C.中脑中央灰质 D.下丘脑弓状核 E.纹状体尾核 4.下列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可为突触前受体的是 A.5-HT1受体 B.5-HT2B受体 C.5-HT3受体 D.5-HT4受体 E.5-HIA受体 55.下列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的是 A.5-HT1受体 B.5-HT1受体 C.5-HT3受体 D.5-HT6受体 E.5-HT7受体 6.关于中枢内组胺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胺能神经元广泛分布与脑和脊髓内 B.组胺能纤维投射到中枢几乎所有部位 C.大多数H3受体为突触前受体且为离子通道 D.H1受体激活后能抑制磷脂酶C
227 D. 增加肾排水量 E.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48. 临床上曾用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后遭淘汰,原因是它 A. 同时激活α1 受体,引起血压升高 B. 同时激活α2 受体,引起血压降低 C. 同时激活β1 受体,引起心脏活动加强 D. 激活β2 受体作用过强,引起通气过度 E. 同时激活β3 受体,引起脂肪代谢紊乱 *49. 对心绞痛伴有肺通气不畅的病人进行治疗,应选用 A. 酚妥拉明 B. 育亨宾 C. 普萘洛尔 D. 阿提洛尔 E. 丁氧胺 50. 脑内多巴胺最主要的产生部位是 A. 脊髓 B. 低位脑干 C. 中脑黑质 D. 纹状体 E. 边缘前脑 51. 脑内多巴胺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A. 脑干网状结构 B. 中脑黑质 C. 下丘脑 D. 尾核 E. 大脑皮层 52. 激活后能使 cAMP 水平升高的多巴胺受体是 A. D1 和 D2 受体 B. D3 和 D4受体 C. D5 和 D1受体 D. D2和 D3 受体 E. D4 和 D5 受体 53. 中枢 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 A. 脊髓背角胶质区 B. 低位脑干中缝核 C. 中脑中央灰质 D. 下丘脑弓状核 E. 纹状体尾核 54. 下列 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可为突触前受体的是 A. 5-HT1A受体 B. 5-HT2B受体 C. 5-HT3 受体 D. 5-HT4 受体 E. 5-HT5A受体 55. 下列 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的是 A. 5-HT1E受体 B. 5-HT1F受体 C. 5-HT3 受体 D. 5-HT6 受体 E. 5-HT7 受体 56. 关于中枢内组胺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组胺能神经元广泛分布与脑和脊髓内 B. 组胺能纤维投射到中枢几乎所有部位 C. 大多数 H3 受体为突触前受体且为离子通道 D. H1 受体激活后能抑制磷脂酶 C
E.H2受体激活后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57.下列关于谷氨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广泛分布于脑内,但脊髓中没有分布 B.大部分促代谢型受体通过增加cAMP而起作用 C.所有促离子型受体均为阴离子通道 D.甘氨酸能结合NMDA受体而抑制其功能 E.所有受体激活后均可使突触后膜出现EPSP 58NMDA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Na+、K+和Cr,主要是Na+和K B.K+、C和Ca2+,主要是K+和Cr C.Na、Cr和Ca2+,主要是C和Ca2+DNa、K+和Ca2,主要是Na和Ca2 E.C和Ca2+,主要是Cr 59.AMPA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Na+和CIr,主要是Na B.K和CI,主要是K C.C和Ca2+,主要是Cr D.K和Ca2,主要是Ca E.Na和K+,主要是Na 60.大多数谷氨酸促代谢型受体激活后可使 A.cAMP升高,或P3和DG降低 B.cAMP升高,或cGMP降低 C.cGMP升高,或IP3和DG降低D.cAMP降低,或IP3和DG升高 E.cGMP降低,或IP3和DG升高 61.下列关于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脊髓内含量很高,脑内含量很低B. GABA受体是K通道 C. GABAB受体是Cr通道 D.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E.促离子型受体能被士的宁阻断 62 GABAB受体激活后可 A.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Na电导 B.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K+电导 C.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Na电导 D.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K电导 E.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Cr电导 63.甘氨酸
228 E. H2 受体激活后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57. 下列关于谷氨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广泛分布于脑内,但脊髓中没有分布 B. 大部分促代谢型受体通过增加 cAMP 而起作用 C. 所有促离子型受体均为阴离子通道 D. 甘氨酸能结合 NMDA 受体而抑制其功能 E. 所有受体激活后均可使突触后膜出现 EPSP 58. NMDA 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 Na+ 、K+ 和 Cl− ,主要是 Na+ 和 K+ B. K+ 、Cl− 和 Ca2+,主要是 K+ 和 Cl− C. Na+ 、Cl− 和 Ca2+,主要是 Cl− 和 Ca2+ D. Na+ 、K+ 和 Ca2+,主要是 Na+ 和 Ca2+ E. Cl− 和 Ca2+,主要是 Cl− 59. AMPA 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 Na+ 和 Cl− ,主要是 Na+ B. K+ 和 Cl− ,主要是 K+ C. Cl− 和 Ca2+,主要是 Cl− D. K+ 和 Ca2+,主要是 Ca2+ E. Na+ 和 K+ ,主要是 Na+ 60. 大多数谷氨酸促代谢型受体激活后可使 A. cAMP 升高,或 IP3 和 DG 降低 B. cAMP 升高,或 cGMP 降低 C. cGMP 升高,或 IP3 和 DG 降低 D. cAMP 降低,或 IP3 和 DG 升高 E. cGMP 降低,或 IP3 和 DG 升高 61. 下列关于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脊髓内含量很高,脑内含量很低 B. GABAA受体是 K+ 通道 C. GABAB受体是 Cl− 通道 D. 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E. 促离子型受体能被士的宁阻断 62. GABAB受体激活后可 A. 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 Na+ 电导 B. 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 K+ 电导 C. 通过 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 Na+ 电导 D. 通过 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 K+ 电导 E. 通过 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 Cl− 电导 63. 甘氨酸
A.在脑内含量很高,而脊髓内含量很低 B.受体有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C.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D.受体激活后可增加Cr电导而产生IPSP E.能与NMDA受体结合而抑制其功能 64.甘氨酸受体的阻断剂是 A.4-羟基喹啉酸 B.氯胺酮 C.荷包牡丹碱 D.士的宁 E.印防己毒素 *65.下列关于神经肽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储存于轴突末梢的小囊泡内 C.常与经典的神经递质共存 D.作用于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两类受体 E.释放后依靠末梢重摄取而被消除 66.P物质属于下列哪类递质? A.速激肽B阿片肽C.下丘脑调节肽D.单胺类E.嘌呤类 67.前阿黑皮素原分子中所含的阿片肽序列是 A.β-内啡肽B甲硫脑啡肽C.亮脑啡肽D强啡肽E.孤啡肽 68.下列关于下丘脑调节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B.仅存在于下丘脑的促垂体区 C.参与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入功能 D.参与神经系统的传出功能 E.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智能活动 69.下列关于脑内CCK及其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CCK4和CCK-8等递质 B.有CCKA和CCKB两种受体 C.CCK4仅作用于CCKB受体 DCCK8仅作用于CCK-A受体 E.脑内CCK具有抑制摄食行为等功能 70.嘌呤类递质 A.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主要包括腺苷、ATP和GTP C.腺苷是中枢内一种抑制性调质 D.受体均为G-蛋白耦联受体 E.第二信使有cAMP和cGMP两种 71.下列关于腺苷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229 A. 在脑内含量很高,而脊髓内含量很低 B. 受体有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C. 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D. 受体激活后可增加 Cl− 电导而产生 IPSP E. 能与 NMDA 受体结合而抑制其功能 64. 甘氨酸受体的阻断剂是 A. 4-羟基喹啉酸 B. 氯胺酮 C. 荷包牡丹碱 D. 士的宁 E. 印防己毒素 *65. 下列关于神经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 储存于轴突末梢的小囊泡内 C. 常与经典的神经递质共存 D. 作用于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两类受体 E. 释放后依靠末梢重摄取而被消除 66. P 物质属于下列哪类递质? A. 速激肽 B.阿片肽 C. 下丘脑调节肽 D. 单胺类 E. 嘌呤类 67. 前阿黑皮素原分子中所含的阿片肽序列是 A. β-内啡肽 B.甲硫脑啡肽 C. 亮脑啡肽 D.强啡肽 E. 孤啡肽 68. 下列关于下丘脑调节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B. 仅存在于下丘脑的促垂体区 C. 参与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入功能 D. 参与神经系统的传出功能 E. 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智能活动 69. 下列关于脑内 CCK 及其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 CCK-4 和 CCK-8 等递质 B. 有 CCK-A 和 CCK-B 两种受体 C. CCK-4 仅作用于 CCK-B 受体 D.CCK-8 仅作用于 CCK-A 受体 E. 脑内 CCK 具有抑制摄食行为等功能 70. 嘌呤类递质 A. 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 主要包括腺苷、ATP 和 GTP C. 腺苷是中枢内一种抑制性调质 D. 受体均为 G-蛋白耦联受体 E. 第二信使有 cAMP 和 cGMP 两种 71. 下列关于腺苷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B.A1受体激活后能增加P3和DG浓度 C.A2A受体激活后可增加cAMP浓度 D.A2受体激活后可降低cAMP浓度 E.A3受体激活后可降低IP3和DG浓度 72.有关与ATP结合的嘌呤能受体,正确的描述是 A.P2Y受体激活后cAMP增加 B.PU受体激活后cAMP减少 C.P2X受体激活后IP3和DG增加D.P2Z受体激活后IP3和DG减少 E.P2T受体是离子通道,可被ADP激活 73.一氧化氮发挥其递质传递作用是通过激活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 A.腺苷酸环化酶 B.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C.磷酸二酯酶 D.酪氨酸激酶受体 E.离子通道 74.在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能产生后发放效应的是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环式联系 75.局部回路神经元的 A.突起很不发达 B.数量极少 C.分布局限 D.进化程度低 E.突触形式多样 76.下列关于局部神经元回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回路越不发达 B.由于轴突短或无轴突,因而突触数量少 C.由于回路无极性,所以突触种类多 D.所有突触都是化学性突触 E.仅能在局部起调节作用 77.下列关于中枢兴奋传播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双向传布 B.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不衰减传递 D.兴奋节律不变E.不易疲劳 78.根据测定,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为 A.0.1~0.2ms B.0.3~0.5m C.0.7~10ms D.1.5~2.5ms E.3.0~50ms 79.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230 B. A1 受体激活后能增加 IP3 和 DG 浓度 C. A2A受体激活后可增加 cAMP 浓度 D. A2B受体激活后可降低 cAMP 浓度 E. A3 受体激活后可降低 IP3 和 DG 浓度 72. 有关与 ATP 结合的嘌呤能受体,正确的描述是 A. P2Y 受体激活后 cAMP 增加 B. P2U 受体激活后 cAMP 减少 C. P2X 受体激活后 IP3 和 DG 增加 D. P2Z 受体激活后 IP3 和 DG 减少 E. P2T 受体是离子通道,可被 ADP 激活 73. 一氧化氮发挥其递质传递作用是通过激活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 A. 腺苷酸环化酶 B.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C. 磷酸二酯酶 D. 酪氨酸激酶受体 E. 离子通道 74. 在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能产生后发放效应的是 A. 单线式联系 B. 辐散式联系 C. 聚合式联系 D. 链锁式联系 E. 环式联系 75. 局部回路神经元的 A. 突起很不发达 B. 数量极少 C. 分布局限 D. 进化程度低 E. 突触形式多样 76. 下列关于局部神经元回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动物越高等,回路越不发达 B. 由于轴突短或无轴突,因而突触数量少 C. 由于回路无极性,所以突触种类多 D. 所有突触都是化学性突触 E. 仅能在局部起调节作用 77. 下列关于中枢兴奋传播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双向传布 B.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 不衰减传递 D. 兴奋节律不变 E. 不易疲劳 78. 根据测定,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为 A. 0.1~0.2 ms B. 0.3~0.5 m C. 0.7~1.0 ms D. 1.5~2.5 ms E. 3.0~5.0 ms 79. 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