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本期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如何在完工产 教学目的 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教学重点: 第五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 间的归集和分配 的分配原理、分配方法。 在产品的核算 2、约当产量法 教学内容 二、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 敦学难点: 及教学重点 分配 1、约当产量法。 难点 三、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2、定额比例法。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知道本期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就全部汇集在基本生产 成本账户的借方,然后就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先给学生介绍分 教学方案 的原理,然后介绍六种分配的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按其年初 设计 固定数计算法、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注意比较六种方法 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该课程教学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方法 作业:①见教材307-311页②自编习题 作业思考题 思考愿: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其适用条件? (过论题) 阅读材料 2、简述约当产量法的分配程序。如何确定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 阅读材料:①崔国萍的《成本管理会计》②教材相关内容 1.学生课背纪律:好口 一般口差口 2.学生考勤:全勤口 病假:人 事假:人 旷课:人 题后记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口未完成口(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加课堂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2016 年 9 月 22 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本期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如何在完工产 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教学内容 及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五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在产品的核算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 分配 三、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教学重点: 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原理、分配方法。 2、约当产量法 教学难点: 1、约当产量法。 2、定额比例法。 教学方案 设计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知道本期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就全部汇集在基本生产 成本账户的借方,然后就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先给学生介绍分配 的原理,然后介绍六种分配的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按其年初 固定数计算法、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注意比较六种方法 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该课程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①见教材 307-311 页 ②自编习题 思考题: 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其适用条件? 2、简述约当产量法的分配程序。如何确定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 阅读材料:①崔国萍的《成本管理会计》 ②教材相关内容 题后记 1.学生课堂纪律:好□ 一般□ 差 □ 2.学生考勤:全勤□ 病假: 人 事假: 人 旷课: 人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加课堂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2016年9月26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对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 掌握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研讨题: 1、原来企业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 1、老师要组织好课堂讨论,特别 产费用,这种分配方法是否合适?有什么优 是时间管理,并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 缺占? 性,组织好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2、新增加了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是否需 2、及时反馈。老师对学生提出研 及教学重点 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进行改变? 讨性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沟通,保 难点 3、若需要改变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证课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请提供几种方案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 供领导决策时选择。 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信总发布、成果交 流与共享。 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讨论和思考 教学方案 比较分析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深入理解和阐述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设计 分配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及运用。并对上述案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予以解答。由大家 推荐同学代表发言,同时可进行提问和辩论。 该课程教学 学生研讨、举例、比较、教师总结 方法 作业:各小组按要求的格式提交相关的研讨成果材料。 作业思考思 思考题: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及运用。 (讨论题)》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①乐艳芬的《成本管理会计》②教材相关内容 1.学生课堂纪律:好口 一般口 差口 2.学生考勤:全勤口 病假:人 事假:人 旷课:人 题后记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口未完成口(原因): 4.教学体会:研讨课要注意对课堂的组织,尤其要锻炼学生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 团队协作,时间的把握,教师要多肯定、多鼓励,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 参与热情
2016 年 9 月 26 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对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 识,掌握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 教学内容 及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研讨题: 1、原来企业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 产费用,这种分配方法是否合适?有什么优 缺点? 2、新增加了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是否需要 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进行改变? 3、若需要改变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请提供几种方案 供领导决策时选择。 1、老师要组织好课堂讨论,特别 是时间管理,并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 性,组织好课堂讨论。 2、及时反馈。老师对学生提出研 讨性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沟通,保 证课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 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发布、成果交 流与共享。 教学方案 设计 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讨论和思考, 比较分析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深入理解和阐述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及运用。并对上述案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予以解答。由大家 推荐同学代表发言,同时可进行提问和辩论。 该课程教学 方法 学生研讨、举例、比较、教师总结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各小组按要求的格式提交相关的研讨成果材料。 思考题: 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及运用。 阅读材料:①乐艳芬的《成本管理会计》 ②教材相关内容 题后记 1.学生课堂纪律:好□ 一般□ 差 □ 2.学生考勤:全勤□ 病假: 人 事假: 人 旷课: 人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原因): 4.教学体会:研讨课要注意对课堂的组织,尤其要锻炼学生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 团队协作,时间的把握,教师要多肯定、多鼓励,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热情
2016年10月10日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方法,并能 教学目的 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了解企业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 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音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里点: 教学内容 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第 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 二节品种法 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及教学重点 一、品种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2、品种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及程序 难点 二、品种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三、品种法成本计算的程序 1、品种法的具体应用。 四、品种法成本计算举例 首先引入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 产,而且产品品种较少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以及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 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然后从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 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方面分析品种法的特点,用图示说明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最 教学方案 后举例讲述品种法的具体应用。 设计 该课程教学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方法 作业:①见教材316页的业务题1②教材314-316页的相关练习题 作业思考题 思考题:1、产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题) 阅读材料 2、说明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及其成本计算程序。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②教材相关内容 1.学生课堂纪律:好口一般口差口 2.学生考勤:全勤口病假:人事假:人旷课:人 题后记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口未完成口(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
2016 年 10 月 10 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方法,并能 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了解企业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 响。 教学内容 及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章 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第二节 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二、品种法的特点 三、品种法成本计算的程序 四、品种法成本计算举例 教学重点: 1、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 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2、品种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及程序 教学难点: 1、品种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方案 设计 首先引入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 产,而且产品品种较少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以及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 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然后从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 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方面分析品种法的特点,用图示说明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最 后举例讲述品种法的具体应用。 该课程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①见教材 316 页的业务题 1 ②教材 314-316 页的相关练习题 思考题: 1、产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说明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及其成本计算程序。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 ②教材相关内容 题后记 1.学生课堂纪律:好□ 一般□ 差 □ 2.学生考勤:全勤□ 病假: 人 事假: 人 旷课: 人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
2016年10月13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 方法,并能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了解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章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第三节分批法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及程序。 教学内容 一、分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2、与一般的分批法的相比较简化的分 一、分批法的持占 批法其应用的条件 及教学重点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程序 学难点 难点 四、典型的分批法成本计算举例 1、分批法的具体应用。 五、简化分批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及 2、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法的核算。 举例、应用条件 复习前次课的内 首先引入分批法 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则 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通过与品种法比较说明分批法主要适用的范围 教学方案 然后从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方面 设计 分析分批法的特点,用图示说明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最后举例讲述一般分批法的 具体应用以及简化的分批法的应用。 该课程教学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方法 作业:①见教材317页的业务题2②教材314-316页的相关练习题 作业思考题 思考题:1、说明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及其成本计算程序。 (讨论题)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②教材相关内容 1.学生课堂纪律:好口 一般口差口 2.学生考勤:全勤口病假:人事假:人 旷课:人 趣后记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口未完成口(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的、 开放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2016 年 10 月 13 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 方法,并能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了解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 教学内容 及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章 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分批法 一、分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二、分批法的特点 三、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程序 四、典型的分批法成本计算举例 五、简化分批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及 举例、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及程序。 2、与一般的分批法的相比较简化的分 批法其应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分批法的具体应用。 2、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法的核算。 教学方案 设计 复习前次课的内容。 首先引入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 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通过与品种法比较说明分批法主要适用的范围。 然后从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方面 分析分批法的特点,用图示说明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最后举例讲述一般分批法的 具体应用以及简化的分批法的应用。 该课程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①见教材 317 页的业务题 2 ②教材 314-316 页的相关练习题 思考题: 1、说明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及其成本计算程序。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 ②教材相关内容 题后记 1.学生课堂纪律:好□ 一般□ 差 □ 2.学生考勤:全勤□ 病假: 人 事假: 人 旷课: 人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的、 开放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2016年10月17日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 教学目的 方法。 还不能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掌握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以及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章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第三节分步法 1、综合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一、分步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计算程序及应用,以及成本还原。 教学内容 ,分步法的特点、分类 2、分项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及教学重点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程序、应用举例 难点 计算程序及应用。 教学雅点: 1、分步法的具体应用。 2、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复习前次课的内容 首先引入分步 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 种方法。通过与品种法、分批法的比较说明分步法主要适用 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并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然后从成 教学方案 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各步骤之间成 设计 本的结转等方面分析分步法的特点,用图示比较说明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如何进行成本还原。最后举例讲述名 种分步法的具体应用。 该课程教学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方法 作业:①见教材318-21页的业务题3、4②教材314-316页的相关练习题 作业思考恩 思考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中各种不同的结转方法有哪些特点及适用范围? (讨论题 阅读材料 2、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如何进行成本还原?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②教材相关内容 1.学生课堂纪律:好口 一般口差口 2.学生考勤:全勤口病假:人事假:人旷课:人 思后记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口未完成口(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将有关知识融会贳通起来,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的、 开放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2016 年 10 月 17 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 方法,并能进行相应的成本计算。掌握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以及如何进 行成本还原。 教学内容 及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四章 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二、分步法的特点、分类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程序、应用举例 教学重点: 1、综合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计算程序及应用,以及成本还原。 2、分项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计算程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分步法的具体应用。 2、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教学方案 设计 复习前次课的内容。 首先引入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通过与品种法、分批法的比较说明分步法主要适用 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并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然后从成 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各步骤之间成 本的结转等方面分析分步法的特点,用图示比较说明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如何进行成本还原。最后举例讲述各 种分步法的具体应用。 该课程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举例、比较,图示列表。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①见教材 318-21 页的业务题 3、4 ②教材 314-316 页的相关练习题 思考题: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中各种不同的结转方法有哪些特点及适用范围? 2、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如何进行成本还原? 阅读材料:①于福生、黎来芳的《成本会计学》 ②教材相关内容 题后记 1.学生课堂纪律:好□ 一般□ 差 □ 2.学生考勤:全勤□ 病假: 人 事假: 人 旷课: 人 3.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原因): 4.教学体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启发 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的、 开放的、严谨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