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砂石基本性能实验 (表观密度松堆密度空隙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 料的构造特征,便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 二、实验仪器 1、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 勺、浅盘、滴管等。 2、石子的表观密度 (1)广口瓶法:广口瓶、玻璃片、天平、浅盘、毛巾、电子秤等。 (2)液体比重天平法:静水天平、配套器具、烘箱等。 3、砂松堆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4、石松堆密度:标准容器、小铲、台秤等。 三、实验操作
试验一砂石基本性能实验 (表观密度 松堆密度 空隙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 料的构造特征,便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 二、实验仪器 1、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 勺、浅盘、滴管等。 2、石子的表观密度 (1)广口瓶法:广口瓶、玻璃片、天平、浅盘、毛巾、电子秤等。 (2)液体比重天平法:静水天平、配套器具、烘箱等。 3、砂松堆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4、石松堆密度:标准容器、小铲、台秤等。 三、实验操作
(一)砂表观密度 1、称取烘干砂300g(G,): 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 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将300g砂全装 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G.) 否将容量面 的颗粒冲洗到瓶中 造液面高座) (二)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 1、称取烘干石(G0);
(一)砂表观密度 1、称取烘干砂 300g( ); 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 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 1/3。将 300g 砂全装 入容量瓶,倾斜约 45 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 ) (二)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 1、称取烘干石( );
2、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G.): 3、倒出广口瓶内水约1/2,倾斜放置广口瓶,将石装入其中。然后注 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再静置一 段时间,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 量(G)。 (三)石子的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 1、称取烘干石(G0): 2、将干石装入吊篮,并浸入生水容器,同时上下升降吊篮排除气泡。 3、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及石子在水中的质量(G)。 4、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在水中的质量(G)。 5、测量水温
2、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 ); 3、倒出广口瓶内水约 1/2,倾斜放置广口瓶,将石装入其中。然后注 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再静置一 段时间,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 量( )。 (三)石子的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 1、称取烘干石( ); 2、将干石装入吊篮,并浸入生水容器,同时上下升降吊篮排除气泡。 3、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及石子在水中的质量( )。 4、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在水中的质量( )。 5、测量水温
+0948 (四)堆积密度实验 1、砂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G),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W)。将标准容器置于 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 (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 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
(四)堆积密度实验 1、砂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 ),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将标准容器置于 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 (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 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
(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 (G)。 2、石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G)及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W): (2)取一份试样,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上方50mm处加入,至容器上部试样呈 锥体且四周溢满时: (3)使表面凸起部分体积和凹陷部分体积大致相等。称取总质量(G)。 四、数据处理
(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 ( )。 2、石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 )及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V); (2)取一份试样,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上方 50mm 处加入,至容器上部试样呈 锥体且四周溢满时; (3)使表面凸起部分体积和凹陷部分体积大致相等。称取总质量( )。 四、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