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11月 -1-
- 1 - 土力学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2012 年 11 月
实验1细粒土分类定名和状态评价实验 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日期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步骤 .2
- 2 - 实验 1 细粒土分类定名和状态评价实验 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日期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步骤
1.3实验数据 1.3.1已知数据 实验土体的天然含水量=30% 1.3.2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 实验实测数据记录在表1.1中,计算数据整理在表1.1中。 表1.1液、塑限实验数据表(联合测定法) 土样编号 落锥下沉深度 (emm) 实验次数 盒号 盒加湿土质量 (g) 盒加干土质量 (g)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量(率)% 平均含水量(率) % 塑限w% 10mm液限,(%) 17mm液限M% 备注 -3
- 3 - 1.3 实验数据 1.3.1 已知数据 实验土体的天然含水量 w=30 % 1.3.2 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 实验实测数据记录在表 1.1 中,计算数据整理在表 1.1 中。 表 1.1 液、塑限实验数据表(联合测定法) 土样编号
1.4实验结果图与分析 1.4.1计算表1.1中的各平均含水量,由计算结果绘双对数坐标图1.1, 并由图确定塑限、10mm液限和17mm液限,填入表1.1中: 100.0 10.0 10 10 100 含水量w(%) 图1.1落锥下沉深度与含水量关系图 1.4.2计算塑性指数1。并分别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 2011和水电部《土工试验规程》SL237一1999进行土的分类定名, .4
- 4 - 1.4 实验结果图与分析 1.4.1 计算表 1.1 中的各平均含水量,由计算结果绘双对数坐标图 1.1, 并由图确定塑限、10mm 液限和 17mm 液限,填入表 1.1 中; 图 1.1 落锥下沉深度与含水量关系图 1.4.2 计算塑性指数 Ip 并分别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11 和水电部《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 进行土的分类定名, 10 100 含水量 ω(%) 1.0 10.0 100.0 落锥下沉深度 (m m ) 含水量 w(%)
并对比定名差异。 1.4.3当含水率w己知的条件下时,计算液性指数,并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判别土的稠度状态。 -5-
- 5 - 并对比定名差异。 1.4.3 当含水率 w 已知的条件下时,计算液性指数 IL,并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判别土的稠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