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基因的获取 scFv
2.1、基因的获取 VH VL CL CH1CH2 CH3 Fv Fv VH VL scFv VH VL
2.1抗体可变区基因的获得 ·基因来源:杂交瘤细胞、免疫 脾细胞、淋巴结细胞、外围血 淋巴细胞、甚至体外免疫的细 0 胞 Cell Gene Phagemid ·获得可变区基因的途径: VHH Lib. ScFv Lib. Fab Lib. (1)从基因文库中钓取可 变区基因 (2)用PCR法扩增Ig的VH和 VL基因
2.1 抗体可变区基因的获得 • 基因来源:杂交瘤细胞、免疫 脾细胞、淋巴结细胞、外围血 淋巴细胞、甚至体外免疫的细 胞 • 获得可变区基因的途径 : (1)从基因文库中钓取可 变区基因 (2)用PCR法扩增Ig的VH和 VL基因
“通用引物”的设计 要求: ·一是得到的产物必须是正确的目的基因,要有可靠性: ·二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种类的目的基因,即有多样性; ·三是要求能够结合各种H及VL基因片段中的任何一个,即引物的通用性
“通用引物”的设计 要求: • 一是得到的产物必须是正确的目的基因,要有可靠性; • 二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种类的目的基因,即有多样性; • 三是要求能够结合各种VH及VL基因片段中的任何一个,即引物的通用性
Hybridoma or B Cell LSAM MwAAMA Heavy chain mRNA 抗体可变区基因的获得 mRNA Purification 06R浴A + First-strand cDNA Synthesis Reverse Transcriptase M¥ CDNA 端 PCR Amplification Assembly of ScEv Encoding DNA(PCR)
抗体可变区基因的获得
2.2载体及表达系统的改进 ·根据所用噬菌体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丝状噬菌体(M13,fd,f1)展示系 统、入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T7噬菌体展示系统等。 9M(与wm2, <10 nm ■丝状噬菌体 T4噬菌体 ■λ噬菌体
2.2 载体及表达系统的改进 • 根据所用噬菌体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丝状噬菌体(M13,fd,f1)展示系 统、λ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T7噬菌体展示系统等。 n丝状噬菌体 nT4噬菌体 nλ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