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惠山区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 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潋(lian)滟 轻妆( zhuang)淡抹 芥蒂 万籁(ldi)俱寂 C.暇(xia)疵 脍(hui)炙人口 D.濒(bin)危 相得益彰( zha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揭示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 B.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 C.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这在演艺界有口皆碑。 D.不要为自己树立高深莫测的目标,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心好意的刺激而陷入 怨自艾、自责自苦的泥潭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描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虽:虽然 B.指:指明 C.名:说出 D.股:大腿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 运送物资 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5.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 ①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 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 ②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 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③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
2012 年惠山区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 分为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潋.(liàn)滟 轻妆.(zhuāng)淡抹 B.芥蒂.(dì) 万籁.(lài )俱寂 C.暇.(xiá)疵 脍.(huì)炙人口 D.濒.(bīn)危 相得益彰.(zhā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我们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揭示..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 B.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 C.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这在演艺界有口皆碑 ....。 D.不要为自己树立高深莫测 ....的目标,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心好意的刺激而陷入 自怨自艾、自责自苦的泥潭!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虽:虽然 B.指:指明 C.名:说出 D.股:大腿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 运送物资; 。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 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5.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2 分) ( ) ①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 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 ②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 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③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
④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 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当 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后,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 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及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 我们无视。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 无暇。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虚荣。工业革命发生仅仅二百年 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A.幸福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物质基础越厚实,人就会越幸福 B.有些人会因为满足物质的需求而做一些不仁不义的事 C.我们往往会为了物质基础而丢失掉更美好的东西。 D.人类很有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阅读与赏析(49分) (一)(12分) 西溪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 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 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 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 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地丰厚”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④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 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当 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后,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 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及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 我们无视。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 无暇。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虚荣。工业革命发生仅仅二百年 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A.幸福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物质基础越厚实,人就会越幸福。 B.有些人会因为满足物质的需求而做一些不仁不义的事。 C.我们往往会为了物质基础而丢失掉更美好的东西。 D.人类很有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二、阅读与赏析(49 分) (一)(12 分) 西 溪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 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 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 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 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地丰厚”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何不试之以足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以中有足乐者 8.下列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西溪的名称最初是宋高宗命名的,后来人们都这样称呼 B.西溪有很多的古梅,这些古梅大的好像是黄山的松树 C.西溪有一处地方叫秋雪庵,长满芦花,到了晚上,在明月的照映下就像积雪 D.张岱认为西溪是避世的好地方,但他忙于世俗琐事,而没去那里避世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欲都之 都 ②后人遂以名名 ③招余同隐隐: ④至今犹有遗恨恨: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2分) 译 (2)当以西溪为最。(2分) 译 (二)(4分)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行,夜深干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①榆关:现在的山海关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 问题。(4分) (1)上阙“夜深千帐灯”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下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落入凡间的精灵(4分) ①无锡大剧院坐落在我国江南名城—无锡,隶属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大剧院占地面积 约676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米,高度超过50米。 ②俯瞰整个建筑给人以很强的动感,由八片巨大“树叶”构筑起的屋顶,犹如一双振翅 高飞的鸟的翅膀,形成了该建筑的主要形象。它们如一只戏水蜻蜓,静静停伏在蠡湖波澜不 惊的水面上,而从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又如八片巨大树叶,轻轻飘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
A.何不试之以.足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以.中有足乐者 8.下列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西溪的名称最初是宋高宗命名的,后来人们都这样称呼。 B.西溪有很多的古梅,这些古梅大的好像是黄山的松树。 C.西溪有一处地方叫秋雪庵,长满芦花,到了晚上,在明月的照映下就像积雪。 D.张岱认为西溪是避世的好地方,但他忙于世俗琐事,而没去那里避世。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欲都.之 都:__________ ②后人遂以名. 名: ③招余同隐. 隐: __________ ④至今犹有遗恨. 恨:____ 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2 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以西溪为最。(2 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 分)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①榆关:现在的山海关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 分) (1)上阙“夜深千帐灯”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三)落入凡间的精灵 (4 分 ) ①无锡大剧院坐落在我国江南名城──无锡,隶属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大剧院占地面积 约 6.76 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 7.8 万平米,高度超过 50 米。 ②俯瞰整个建筑给人以很强的动感,由八片巨大“树叶”构筑起的屋顶,犹如一双振翅 高飞的鸟的翅膀,形成了该建筑的主要形象。它们如一只戏水蜻蜓,静静停伏在蠡湖波澜不 惊的水面上,而从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又如八片巨大树叶,轻轻飘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
③无锡大剧院工程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与上海建筑 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整座建筑具有江南独有的亲水韵味,又与身旁造型别致的蠡湖大桥相 呼应。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对生态的关注及对能源的利 用都被纳入到了整体设计之中。比如,形似“树叶”或是“翅膀”的屋顶形态,暗示着 “绿色的思考”;最小化建筑的控温体积;使用附近湖水里的能量来为建筑制冷或制暖;利 用“树叶”屋顶为其所覆盖的建筑提供遮阳;智能化与节能的建筑外表皮设计等 ④无锡大剧院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堪与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相媲美。它的落成将 进一步加强无锡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提升和扩大无锡的国际影响。 12.请说说无锡大剧院“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2分) 13.请说说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四)(4分)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 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 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 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10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 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163首诗却被 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 他,可谓实至名归 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20来部从中国寄来的 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 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位作家”),但毎周有20多部长篇寄往瑞 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
③无锡大剧院工程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芬兰 PES 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与上海建筑 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整座建筑具有江南独有的亲水韵味,又与身旁造型别致的蠡湖大桥相 呼应。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遵循 “绿色设计”的理念,对生态的关注及对能源的利 用都被纳入到了整体设计之中。比如,形似“树叶”或是“翅膀”的屋顶形态,暗示着 “绿色的思考”;最小化建筑的控温体积;使用附近湖水里的能量来为建筑制冷或制暖;利 用“树叶”屋顶为其所覆盖的建筑提供遮阳;智能化与节能的建筑外表皮设计等。 ④无锡大剧院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堪与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相媲美。它的落成,将 进一步加强无锡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提升和扩大无锡的国际影响。 12.请说说无锡大剧院“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说说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4 分) ①2011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 80 岁的瑞典老人,过 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 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 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 10 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 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 163 首诗却被 译成 50 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 他,可谓实至名归。 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 20 来部从中国寄来的 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 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一位作家”),但每周有 20 多部长篇寄往瑞 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
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 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 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 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 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 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 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 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190年因脑出血 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 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 1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5.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五)在一片蛙声中失眠(15分) ()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 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 那么容易。 (2)我发现城里人的神经越来越敏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词里 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音。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 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3)中国的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
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 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 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 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 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 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 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 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 1990 年因脑出血 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 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 1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 在一片蛙声中失眠 (15 分) ⑴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 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 那么容易。 ⑵我发现城里人的神经越来越敏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词里 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音。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 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⑶中国的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