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是经济学家争论异常激烈的问题 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特性以及政府应当通过其政策在经 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从来就是众说纷纭。在本章中, 我们把争论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宏观经济政 策应该采取主动姿态,还是被动姿态(是否需要干预); 第二、政策制定者是自由地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相机行 事,还是应当遵循某些既定的规则(怎样干预) 第一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原则:主动性政策 和被动性政策;第二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则问题; 第三节讨论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些新进展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是经济学家争论异常激烈的问题。 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特性以及政府应当通过其政策在经 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从来就是众说纷纭。在本章中, 我们把争论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宏观经济政 策应该采取主动姿态,还是被动姿态(是否需要干预); 第二、政策制定者是自由地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相机行 事,还是应当遵循某些既定的规则(怎样干预)。 ❖ 第一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原则:主动性政策 和被动性政策;第二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则问题; 第三节讨论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些新进展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第一节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 无论哪种制度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或多或少 地都会利用经济政策去调节经济运行。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国 家的政府无一不将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 所谓主动性政策就是政府运用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工具,逆 N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以使经济平稳发展。 而被动性政策则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稳 定性,政府的干预常常会造成和加剧经济波动,所以应尽可能 的少干预,无为而治。其理由是 政策效果滞后 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政策 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滞后于实际经济运行,因而政策常常带 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时滞有三种:识别时滞、行动时滞和生效 时滞
第一节 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 ❖ 无论哪种制度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或多或少 地都会利用经济政策去调节经济运行。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国 家的政府无一不将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 ❖ 所谓主动性政策就是政府运用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工具,逆 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以使经济平稳发展。 ❖ 而被动性政策则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稳 定性,政府的干预常常会造成和加剧经济波动,所以应尽可能 的少干预,无为而治。其理由是: ❖ 一、政策效果滞后 ❖ 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政策 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滞后于实际经济运行,因而政策常常带 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时滞有三种:识别时滞、行动时滞和生效 时滞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加在一起,合称内部时滞,它是一国 政府机构内部形成一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时间。就财政政策而 言,行动时滞尤其漫长,长达一两年以上是常有的事。生效 时滞又称外部时滞,是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对经济活动 产生影响所用的时间。生效时滞更显著的揭示出货币政策的 弱点,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生效时滞至少六个月以上。 被动性政策的拥护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济稳定 政策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实际上,稳定经济的努力经常成 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对经济的稳定产生副作用,有时是火 士浇油,有时是落井下石 “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备种制度规定本 身可以自动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如累进收入税、失业救济 金。“自动稳定器”可以被看作不存在内部时滞的宏观经济 政策
❖ 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加在一起,合称内部时滞,它是一国 政府机构内部形成一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时间。就财政政策而 言,行动时滞尤其漫长,长达一两年以上是常有的事。生效 时滞又称外部时滞,是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对经济活动 产生影响所用的时间。生效时滞更显著的揭示出货币政策的 弱点,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生效时滞至少六个月以上。 ❖ 被动性政策的拥护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济稳定 政策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实际上,稳定经济的努力经常成 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对经济的稳定产生副作用,有时是火 上浇油,有时是落井下石。 ❖ “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 身可以自动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如累进收入税、失业救济 金。“自动稳定器”可以被看作不存在内部时滞的宏观经济 政策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这就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能够精确 的预测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不幸的是,尽管经济学家为提 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想尽了办法,运用一系列的领先 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但经济运行的趋势依然难以准确的 预测。因此人们试图通过经济预测以消除政策时滞的努力是 徒劳的,主动性政策的弊端无从避免 卢卡斯批判( Lucas critique) 令1981年,卢卡斯发表《关于使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政策评估 的批判》的论文,提出理性预期理论,对稳定经济政策进行 了批评。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关键特点第一,它强调预期的 作用,特别是理性预期的作用。经济当事人无法确知未来, 因而不得不根据他们对未来的预测或预期,来制定计划,进 行决策。如果这些预期是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当事人就会尽 可能好的利用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得出可能是最好的预测。 第二,它坚持市场立即出清
❖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 由于时滞的存在,这就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能够精确 的预测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不幸的是,尽管经济学家为提 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想尽了办法,运用一系列的领先 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但经济运行的趋势依然难以准确的 预测。因此人们试图通过经济预测以消除政策时滞的努力是 徒劳的,主动性政策的弊端无从避免。 ❖ 三、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 ❖ 1981年,卢卡斯发表《关于使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政策评估 的批判》的论文,提出理性预期理论,对稳定经济政策进行 了批评。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关键特点:第一,它强调预期的 作用,特别是理性预期的作用。经济当事人无法确知未来, 因而不得不根据他们对未来的预测或预期,来制定计划,进 行决策。如果这些预期是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当事人就会尽 可能好的利用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得出可能是最好的预测。 第二,它坚持市场立即出清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与古典理论的不同,理性预期理论的中心含义在于: 人们的预期不可能总是正确,但他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卢卡斯模型与古典模型都预言了政策无关性( policy irrelevance),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在长期内都不 影响均衡的收入水平。但卢卡斯模型容许短暂的偏离充分 就业。但是这种偏离是预期错误的结果,它的持续时间和 错误持续的时间一样长,而预期错误总是不会持续太久。 理性预期理论也暗含了这样的结论:政策要想起作用必须 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但长此以往,大们对政策反应就成 为了问题,进而造成经济混乱
❖ 与古典理论的不同,理性预期理论的中心含义在于: 人们的预期不可能总是正确,但他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卢卡斯模型与古典模型都预言了政策无关性(policy irrlevance),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在长期内都不 影响均衡的收入水平。但卢卡斯模型容许短暂的偏离充分 就业。但是这种偏离是预期错误的结果,它的持续时间和 错误持续的时间一样长,而预期错误总是不会持续太久。 理性预期理论也暗含了这样的结论:政策要想起作用必须 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但长此以往,人们对政策反应就成 为了问题,进而造成经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