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网 Eyenet.com.cn 眼型格氏病(图)
眼型格氏病(图)
眼和眼眶肿瘤 ·视神经胶质瘤 ·神经鞘瘤
眼和眼眶肿瘤 ⚫ 视神经胶质瘤 ⚫ 神经鞘瘤
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是发生于视神 经内神经胶质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均为星形细 胞肿瘤,两侧同时发生者罕见。 ·该瘤占眶内肿瘤的1%一6%,占原发视神经肿瘤的80%。 ●3 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发生于成人者恶性度较高,女 性多于男性。本病伴发神经纤维瘤病者达15%一50%
视神经胶质瘤 ⚫ 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是发生于视神 经内神经胶质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均为星形细 胞肿瘤,两侧同时发生者罕见。 ⚫ 该瘤占眶内肿瘤的1%〜6%,占原发视神经肿瘤的80%。 ⚫ 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发生于成人者恶性度较高,女 性多于男性。本病伴发神经纤维瘤病者达15%〜50%
·最早症状是视野内出现盲点。95%患者以视力减退就 诊,视力丧失者也不少见。另一常见症状为眼球突出, 眼底检查为视盘水肿或萎缩。 ·病理上视神经增粗,表面光滑,硬脑膜完整,瘤细胞 沿视神经纵轴蔓延。镜下为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 病理上多为I、Ⅱ级,属低度恶性,预后良好
⚫ 最早症状 是视野内出现盲点。95%患者以视力减退就 诊,视力丧失者也不少见。另一常见症状为眼球突出, 眼底检查为视盘水肿或萎缩。 ⚫ 病理上视神经增粗,表面光滑,硬脑膜完整,瘤细胞 沿视神经纵轴蔓延。镜下为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 病理上多为Ⅰ、Ⅱ级,属低度恶性,预后良好
CT表现 1.视神经条形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 值在40一60HU之间; 2.肿瘤累及眶尖时致其脂肪消失; 3.轻度均匀强化,有时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 4.增强检查:侵及管内段而引起视神经管扩大;侵及 颅内段及视交叉则在鞍上池内形成肿块。 5.无钙化表现
CT表现 1.视神经条形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 值在40〜60HU之间; 2. 肿瘤累及眶尖时致其脂肪消失; 3. 轻度均匀强化,有时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 4. 增强检查:侵及管内段而引起视神经管扩大;侵及 颅内段及视交叉则在鞍上池内形成肿块。 5. 无钙化表现